緬甸金融業「蛙跳」寄望手機普及

今年中起,緬甸民眾終於可用1.5美元的低價買手機晶片卡。

今年中起,緬甸民眾終於可用1.5美元的低價買手機晶片卡。(來源.達志影像)

九月底,美國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評論亞洲市場:印度不用看,緬甸、北韓有機會成為淘金地。正當緬甸以十倍速開放力道追趕全球經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建議:行動時代,緬甸金融業的希望在手機。

羅傑斯的立論基礎是:緬甸、北韓正從「遺世獨立的王國」,重回國際懷抱,因此「積極作為正在發生」。但由於九月中緬甸才因融資困難、治安不靖,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評為「十大全球最糟經濟體」之一,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追蹤報導時都語帶保留。

單看融資困難這一點,在軍事統治的五十多年間,金融業深受破壞,早在一九六○年代外資銀行就已絕跡;一九九○年代又受西方制裁,整個體系幾乎瓦解。如今的緬甸就像多數非洲國家一樣重度缺乏實體建設,而且,儘管開放兩年多以來已有三十家外資銀行設立代表處、據點,就近研究市場,但法規還跟不上業者急切的腳步。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