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邦交數字的迷思

假如台灣沒有邦交國

在確立外交方向後,外交部應該做的就是針對重點國家,努力提升雙邊關係。

胡志強就任外交部長時,幽默地說:「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長是全世界最難做的官。」的確,世界各國立國原則,很少像我國這樣由漢賊不兩立到敵來我不走,到今天相互不擇手段互挖牆角。

從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以來,我國的外交政策一直陷入邦交國數字的迷思之中。為了美化「帳面數字」,決策上便用盡各種手段去建立和台灣相隔重洋、遠在千里的「小朋友」國家,這些國家,對台灣、東南亞局勢、兩岸關係,一點實質影響力都沒有。但長年來,我們的人力、財力,卻不斷地投注在這上面,想要挪出來做些實際、有用的工作,卻不可得。

台灣的外交要振衰起敝,首先一定要打破邦交數字的迷思,上自決策者,下至人民,都應該體認到,就算是一個邦交國都沒有,我們仍能屹立存在於世,有如此的決心,才能把外交資源做出合理的重分配。只有在外交資源合理化分配後,外交工作才能步入正軌。以我國的地理位置和今日國際局勢,台灣的外交重點應該是美國、日本、東南亞、俄羅斯、南韓和歐洲等經濟大國。但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各地我們都投注不足的人力物力,反倒是在世界上無足輕重的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我們下了無法估算的功夫,去創造邦交數目字。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