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九個月的雨季傳奇

三月初開始,是喀麥隆西南高原的雨季開端。每年的這個時候,色彩如貓眼石般變化萬千的雷積雲,翻山越嶺,洶湧而出;名為「莫泰莫泰」(Mote-mote,塵埃之意)的小蟲子,成群如雲的旋飛在潮濕的空氣中;一片又一片的象草,沿紅土路邊切面肆意蔓延,隨著時日的經過,似乎長得更高、更旺盛了。

此處高原至今仍由幾個傳統部落王國統治。豐沛的雨水會帶來繁榮,因此村民將希 望寄予在當地酋長——當地人稱為「豐」(Fon)的身上,據說豐擁有神奇的祈求力量。在諸多王國中,巴福特王國(Fondom of Bafut)或許是歷史最久的王國。接近雨季時,一群群的村民便會手持彎刀前往鄉間地區割取象草,然後把新的一層象草鋪在十五世紀就興建的亞臣(Achum)神廟的屋頂上。「雨季後接下來兩週,大家會帶來一捆捆的象草,鋪在屋頂上。」康斯坦絲酋長夫人(Queen Constance)如此表示。「鋪屋頂工作結束後,部落的人會聚集在宮殿廣場大肆慶祝……。」巴福特王國每年一度的割草儀式,並非唯一的古老部落盛大慶典。喀麥隆的族群多達兩百三十五個以上,泛靈(即萬物皆有靈)信仰深入民間,人民與土地的關係緊密。

就連喀麥隆這個名字,也是源自於該國岸邊的繁多生物。一四七二年,接近雨季末時,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保(Ferdinand Po)沿著幾內亞灣的海岸航行,詫異的看見無數大蝦湧向伍里河(Wouri River)河口——如今此處已是喀麥隆的杜阿拉(Douala)海港。於是,費迪南將該河命名為Rio dos Camaroes,意思是大蝦河,這個別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誤傳為 Cameroon(喀麥隆)。「即使是今天,經過數百年的撈捕後,還是能看見一堆大蝦湧向河口,真的很不可思議。」載著我們的司機喬瑟夫說。「大家都聚在一起撈大蝦,慶祝雨季的結束。你要知道,大蝦只在十一月出現,看見牠們,就表示這一年的雨已經下完了,陽光就要出來,再度照耀在我們的身上。」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