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老書純樸味
二○一一年金鼎獎得主李志銘,用豐富筆觸和社會觀察者角度,完成《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一書,述說台灣書裝設計所走過的動人故事。其收錄台灣自一九四○到一九九○年超過三百幅書封作品,有不少是曾被列為禁書者。透過此書,台灣現代出版設計有了可供品味的脈絡。面對現在書店中快速更迭的潮流書封,思懷過去出版者細細琢磨出一本好書的用心與良苦。(文.陳乃菁)
清末藏書家繆荃孫有言:「得暇即搜看舊書」,乃為一種鍾愛古書的深刻情結。人們尋求「復古」的社會心理,尤其反映在某些懷舊物品樣式的癡迷依戀。做為古代中華文明象徵的線裝書籍,其裝幀形制始於明代中葉、盛行於清代而臻至完善。晚清時期隨著西方石印與鉛印技術的傳入,一度出現線裝書和平裝書並存的短暫現象。為防止書籍內部本體受到摩擦而損壞,中國古代經書最初便以「帙」包裹卷軸,並以「函」裝盛書冊,卷軸在內、而帙在外,如同人的衣服,故又稱作「書衣」,意指書的衣飾,其作用在於保護書籍,俗稱「書皮」。
有些時候,因受個人喜好或某個時代社會氛圍所影響,就像五○年代郎靜山在台出版生平攝影作品彙編的《淡江影集》一書,創作者對於過去線裝古籍的歷史遺產仍是多少深懷敬意的。換言之,儘管今之線裝古籍在現代書籍生產工業體制下已死,但其隱含的美學章法卻未曾消亡。茲以「文星書店」於一九六三年首度發行並掀起四十開文庫本熱潮的「文星叢刊」為例,該書系個別裝幀僅用單色——主要有黃、紅、青、藍、灰等不一而足,每一部冊除書名之外全無其他文字或圖案裝飾,封底書眉位置則固定配有作者肖像與簡歷。當年「文星叢刊」平均每月維持出書五種以上,在此快速量產卻不曾粗製濫造的出版條件底下,從印刷用色到版面比例,設計者龍思良均能在西方現代平裝形式當中保有傳統線裝書籍簡潔素淨的淳樸古味。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