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楊德昌與魏德聖

上個月,《賽德克.巴萊》下集《彩虹橋》上演,商周同仁前往觀賞的時候,我們特別請導演魏德聖到了現場,在片子開演前,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拍片的辛酸苦辣。

我在放映廳外先恭喜他,寫下了一個大家原本不看好的歷史。談話間,我用手拍了一下他肩膀,意思是祝賀、保重;接觸到他肩膀的那一剎那,我明顯感覺到他是如此瘦小,我的手掌透過他身穿的白色T恤,直接可以碰到他肩膀上的骨頭。

之前採訪他,《賽》片還沒上演,只能從他的談話中認識電影;當看完電影,感受到那股澎湃的氣勢,再和他瘦小的身軀對比,才真正震懾住,是什麼樣的能量,才能駕馭這樣的史詩級電影?

魏德聖曾經當過楊德昌導演《麻將》中的副導演,對他今天拍出這樣的巨片有深遠的影響;楊德昌過世之後,魏德聖有一次藉著在美國洛杉磯的活動,一個人去墓園裡看楊德昌,和他說說話。

當時他甚至有念頭想要把《海角七號》的DVD拿到墓園,一個人默默的和楊德昌一塊欣賞;到了墓園,魏德聖當時心裡有點酸,他心目中的導師,台灣電影大師級的導演,「終點就只是一塊墓碑」。

魏德聖認為,楊德昌之於自己的意義在於,讓他確定電影是美好的,是他要堅持的工作。我們在採訪中沒有問他,那塊墓碑對他的衝擊,是否就是他動力來源之一,要拍出讓生命更精彩的電影,來和楊德昌分享?

楊德昌的精神,魏德聖相信了,所以敢用這麼小的身軀、用早上醒來,不知拍片錢在哪裡的條件,硬是把片子拍出來了。

以往,我們在談傳承,會以為那是一種技藝,或是祖傳即將絕後的秘方;如果以楊德昌與魏德聖為例,楊導哪裡有傳授魏導如何出草、砍下人頭;如何在縱谷中奔跑的運鏡技巧?如果以楊導的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恐佈份子》、《獨立時代》,這類電影的表演模式,也很難跟《賽德克.巴萊》的風格連結上。

其實,真正的接點是那種冥冥蒼天下,想要掙脫束縛、跳脫傳統經驗思維,躍然而起的那股力量;這個傳承接住了,所謂的技藝、絕招,都不再是關鍵。人都有不安,對現況不安,對傳統限制不安,對別人勸你千萬別做的事不安。

這期封面故事裡的案例,都是充滿不安的蠢動,才會有一個個活得精彩的人生,他們的際遇,不見得都能讓你親身一試,但可以先認識生命的各種可能,欣賞精彩。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