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降評引爆全球股災,太超過嗎?

四大解讀重點 破除信評迷思

八月五日標普調降美國評等,攪亂了全球金融市場,讓全球股市信心潰堤,信評機構到底是開第一槍?還是補上最後一槍?投資人到底該如何看待信評的變化?

八月五日,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史無前例的將美國評等調降,由最高等級的AAA降為AA+,展望為負向。在歐債風暴之後,這個事件成為壓垮市場信心最後一根稻草,標普降等後率先開盤的亞股急瀉,台股在降等後第一個交易日跌掉了三百點,跌幅三.八%,緊接著開盤的歐美股市更是重災區,其中道瓊工業指數下殺超過六百點,跌幅五.五%,一天內市值蒸發了一兆美元。

標普擔心美國國會和政府達成的財政計畫共識,無法穩定美國中期的債務動態,但調降評等的消息一出,立刻面臨各方質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就質疑,直到二○○八年次貸問題爆發後,才接連調降次貸金融商品評等的信評機構,怎有能力做為美國財政政策的裁決者?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