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一千元,誰減碼?
近日與朋友聚會,言談間大家共同話題,都圍著蕉賤傷農轉。這議題從最早的香蕉產地價格一斤兩元還是五元,演變成老農津貼加碼喊價,從每月六千元提高到七千元,可以想見在總統大選前,類似議題還會上演。
然而,在相同的政府預算下,這裡多一千元,那裡就要少一千元,是什麼邏輯,決定這裡多一千而那裡少一千?誰又敢理直氣壯的說,沒錯,因為某某原因,我就是主張要減一千?
只喊加碼、不敢減碼,正是全球政府負債寫下人類歷史新高,但經濟成長卻遠遠落後的原因。
但還是有人敢喊減碼。德國政府負債占GDP比率高達七八.八%,卻是歐洲的經濟支柱,顯然它不怕借錢,但精明用錢。該國政府上半年總支出較去年同期減幅超過三%,其中社會保險、退休、失業補貼等減幅近四%,但教育、科學、研發等經費卻毫不手軟,增加一七%。它把借來的錢,花在能提高未來附加價值的項目上。
芬蘭是歐洲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但它預算赤字卻持續降低,社福占GDP比重與歐元區十七國平均相當,並未偏高。它聰明管理自己的負債,開源節流,用紅利積點鼓勵人民延遲退休,改善失業救濟方案,避免令失業員工不想工作的救濟陷阱,並加強職業訓練,增強經濟成長的動能。它的財務健全,主權評等是全球最高等級AAA。
反觀台灣因財政惡化,今年一月被降等為AA-。翻開台灣過去十年政府支出,國防、社福、一般補助占比大幅增加,經濟發展占比卻如溜滑梯般下滑,教育與科學也僅微幅上調。這樣花錢,負責任嗎?
再回到一千元。據報載,老農津貼加碼一千,一年將增加八十四億元預算,這筆錢若拿來建置透明化的產銷資訊,或做食品加工的研發創新,或協助農民做跨國行銷,對台灣農家的長期效益,難道低於發給每人一千元?
政府舉債,是以政府做保證、以利率為代價,向民間借款。因為相信政府能借一元創造比一元更多的價值,這種交換才值得。如果,政府舉債卻疏於投資未來,這種政府,根本就不該舉債。
下次,當朝野兩黨再喊某某津貼加碼,別忘了,問喊的人哪一項要減碼?為什麼?說不出來,讓這種人執政,負債肯定越來越大。誰能說清楚,我們才選他!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