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篇紡織業──上游飽嘗苦果,下游苦盡甘來

紡織產業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表現低盪,九五年營運獲利「上肥下瘦」的結構在九六年全然扭轉。在各公司業績沈浮之際,也出現如「年興」利用地緣優勢,創下傲人佳績的成功案例。

在吳東進、吳東亮兄弟失和的同時,新纖營運也出現衰退。 (攝影者.凌鴻健 )

一九九六年紡織業受到全球紡織業景氣持續低迷影響,銷貨行情下滑,買氣觀望,營業額及獲利表現都不佳,一直到第四季,各種紡織品內外銷價格才有較明顯的回升,使得整體紡織廠商營運呈現「倒吃甘蔗」之勢。

根據本刊調查,去年幾家重量級的化纖廠都出現業績衰退的警訊,例如台南紡織、中興紡織、遠東紡織、華隆紡織和新光合纖也出現一○%甚至一五%以上的負成長,化纖龍頭──台灣化學纖維公司雖然有成長,但幅度也只有三%。

綜觀一九九六年台灣紡織業景氣起伏,主要應係延續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繁榮期後的景氣下滑循環。而影響紡織產業消長的因素也相當廣泛,從原料下跌帶動產品跌價,以及年初的政治紛擾、兩岸情勢緊張,造成景氣跌落谷底,乃至下半年中共仍堅持宏觀調控,無助轉口市場全面復甦,也是讓紡織業景氣不振的緣故。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