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革命壽終正寢

一九七九年五月,也就是整整三十年前,倫敦的唐寧街十號迎來了一位新女主人。不過這位女主人不是首相夫人,而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這位新女主人在擔任首相十一年任內,徹底改造了英國的政治生態,對英國的經濟結構進行了翻天覆地的重整,更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場經濟政策思維的變革,歷史學家稱之為「柴契爾革命」(Thatcher Revolution)。

別號「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是西方國家在經歷兩次石油危機,並深陷「停滯性通貨膨脹」時,第一位主張徹底實施「大市場、小政府、輕賦稅」政策的右派執政黨領袖。她上台後以鐵腕手段大幅壓縮福利國家體制,全面揚棄凱因斯經濟學,改採激進的貨幣學派處方。她用最猛的高利率手段與嚴格的平衡預算,強力壓制通貨膨脹;同時,她全面解除經濟管制,將包括銀行、鐵路在內的國有企業全面私有化,並動用鎮暴警察擊垮工會的頑強抵制。戰後西歐國家普遍採行的混合經濟體制,在她手中壽終正寢;戰後三十年的社會階級和諧,也在她手中煙消雲散。

一年半之後新當選美國總統的雷根,也緊緊追隨她的腳步,全面推行市場化、自由化與私有化改革,並在全球掀起「新自由主義改革」浪潮。由於柴契爾與雷根的政策有效的對抗了「停滯性通貨膨脹」,西歐右派政黨紛紛起而效法,連傳統的左派政黨也被迫改弦易幟,向新自由主義經濟路線靠攏;前有美國的柯林頓,後有英國的布萊爾。這套政策思維最後被昇華為「華盛頓共識」,透過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的強力推銷,成為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奉為圭臬的典範。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