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每年,《商業周刊》都會製作〈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描繪這個圈子裡企業競爭力的面貌與變化。今年,這份報告,格外關鍵。
製作期間,兩岸解凍,全球第一大電信營運商——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電信,股市也因各方資金集結而喧騰……。
「如何賺到人民幣?」「要如何搭上兩岸合作的商機?」一股對中國資訊的渴求正在台灣島內迅速蔓延。而在〈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今年,卻是台灣企業表現最差的一年:數據一、前五大企業,清一色是中國企業,鴻海首度被擠出前五大,取而代之的就是中國移動,這家中國電信龍頭的市值是鴻海的十三倍。數據二、台灣營收達千億元的新進榜家數只有一家,中國卻有九十三家。數據三、台灣企業的平均稅後淨利率只有一‧八%,中國卻高達七‧二%。
台灣企業競爭力哪裡去了?我們又如何因應中國新勢力、借力使力?這份報告有完全的解答。
答案的線索之一,資深撰述曠文琪在山寨手機天王聯發科身上找到了(見第八十八頁文)。想像一個畫面:一個身價近億、頂著台大電機系學歷的博士工程師,過去四年夜以繼日的研究,只為了服務滿手泥巴的中國農夫——他們彎腰耕種時需要什麼樣的手機?
這是一場博士與農夫的對話。
博士,雖難求;但農夫,中國卻有八億人。博士只要願意向農夫彎腰,芝麻就開門了。
彎腰有多難?尤其對聯發科這樣的股王級公司。從民國九十年上市以來,它每年獲利均逾一個資本額,股價都在三位數以上,工程師們個個身價不凡,隨時可提早退休,但他們卻願意像農夫一樣彎腰?這個公司,四次轉型,四次都不被看好,卻四次都成功,背後的秘訣無他,就是成功之後,還要彎腰、再彎腰。
即便兩岸再熱,海嘯後的苦日子不會那麼快過去,企業版圖正被劇烈的破壞與創新,個人也是如此,轉不過來,就被淘汰,很殘酷,卻不得不。
我想起上週,執行副總編輯孫秀惠與我們分享的聖經話語:「尊榮以前,必有謙卑。」在聯發科、在這波海嘯中勝出的英雄們身上,都得到印證。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