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共吸納台資的政商策略

「二十二字方針」鎖定很多台灣商人

台塑漳州電廠這種獲中共許諾並評估「包賺不賠」的生意,相信許多人都會動心。 然中共一直以來的對台政商策略實有其歷史演進背景,我們可從近半世紀港商與北京來往模式窺知一二。

正如王永慶近年來每一次在大陸投資事務上的重大決定,這一次台塑漳州電廠偷跑案,也沒有例外地引起了朝野極大的反響。但是,政府的恩威並用也好,商界的據理力爭也罷,每一次都無法跳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狹窄圈子,而忽視了在這種行為背後發生關鍵作用的誘因──即中共政商策略對台資的影響力。

就在商言商的立場,像漳州電廠這種獲得中共許諾、同時資方深信「包賺不賠」的生意,相信沒有一個商人會一點都不動心。尤其是在島內經營發展前景不明朗因素的困擾下,像台塑這樣的超級企業,就更得為將來做長久的打算。而在兩岸關係所處的特殊環境下,八○年代初期中共最早制定的台資政策,實際上就是徹頭徹尾的「以商促統」政治策略。

在這種既定方針指導下,當時廣東、福建沿海地區甚至半公開地「歡迎」台商到這些地區從事走私活動。換句話說,為了實現「以商促統」的大政方針,暫時單方面犧牲某些利益而保證台商賺錢。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