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借鏡》台灣能躲過這波風暴嗎?

適當金融管制 成海嘯保命符

冰島破產,讓東歐小國出現骨牌效應,同樣是小國的台灣,卻因為金融制度相對保守,反而有本錢躲過這場災難。

二○○七年對北歐小國冰島來說,是令人雀躍的一年,那年冰島人均國民所得高達五萬四千一百美元,是全球第八高,更是台灣一萬五千美元的三倍多,冰島人因股市狂飆帶來的財富而增加消費。

同年,遠在冰島千里外的亞洲小國台灣,經濟不佳、新台幣利率走低、匯率有貶值壓力,「雙低」的金融環境,讓高達六百多億美元的國內資金蠢蠢欲動,想轉戰海外基金。不過,外傳這些資金被央行擋了下來,央行還破天荒邀請投信公會和投信業者到央行喝咖啡,希望大家能將資金轉投台灣股市。央行此舉,被媒體、學者批評「賠錢誰負責?」「管太多」……。

二○○七年歡喜的冰島,對照拚經濟疲於奔命的台灣,有如兩個世界,但這一榮一枯的情況沒有維持太久,冰島在大約一年後破產。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林向愷認為,這一波自由化、全球化裡面,大家有一個迷思,認為金融自由化以後,好像風險都不在了,可以透過hedge(避險)商品來規避所有風險。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