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元資金狂潮 流向印度、東南亞國協
「絲路」一詞是十九世紀時,由德國地理與地質學家李希特霍芬(Ferdinand Richthofen)所提出,他用「絲路」來形容貫穿亞洲大陸一直到東土耳其的貿易路線,從中國長安(現在的西安)直達羅馬。
另一條「海上絲路」,則是從中國南方的廣州,越過南海、橫跨印度洋,到達阿拉伯半島。海上絲路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在七世紀時建立,他們試圖通過海路,與古中國盛世王朝相連。
如同陸路一樣,地理爭議與其他質疑並不能掩蓋這條海上路線的重要性;絲綢、香料、瓷器、香水透過海上絲路長期貿易興隆。阿拉伯與波斯商人也用這條通道傳布伊斯蘭文化,將回教從阿拉伯半島傳進印度洋,直達東南亞;例如十五世紀在馬來半島建立的麻六甲王朝(Malaccan Empire),即是在東南亞傳播回教文化的一大關鍵。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