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心思

一碗菜飯可以從三十元到三百元,用心準備的菜飯,從用料到火候,都有一定的講究。像是菜要梗多於葉、鮮肉丁要比火腿肉丁多……,多花心思,有增加附加價值的市場效用。

諺語雖說一樣米飼百樣人,現代人早已有百樣米可以選擇。早先台灣粗分有蓬萊米在來米、近年變化出池上米中興米美濃米……。接下來選有機,天然乾燥(想像稻穀吸收日月精華)高山慢熟成……講究點吃日本進口米,一樣米三倍價,花蓮的紅糯米,到北京還有慈禧太后的紫糯米。選的人眼花撩亂,吃的人有吃無知。

在美國時買不到台灣米,華人吃的是加州種植的日本米、國寶米、玫瑰米和錦米等。說來這些種類都是同族的兄弟姐妹,古早可以回到日本天皇吃的米種,清朝末年,台灣(殖民地)輸往日本「貢米」又叫「皇帝米」,應是現在池上米的別名。

如今的池上米(台東)和美濃米(屏東)中興米(台中)分別是農改後的堂兄弟,而池上飯包博物館可尋根到一九二六年。接著二十世紀初亞洲勞工被淘金熱帶去海峽彼岸加州,留下來入籍生根種米謀生,選種時找幾味和貢米一般系出名門,才會有「國寶米」這種命名。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