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一千零二十八個鐵箱裡
一百元能做什麼?能買一張故宮的門票,去看郎世寧價值八億元的畫——「百駿圖」。
一百元的力量、故宮的寶藏,是《商業周刊》本期的兩大重點。
故宮的寶藏,這是《商業周刊》與國家地理頻道聯手製作,分別於本週推出的專題。故宮有六十五萬件寶物,分別收藏於三處,我們這次進入最重要的兩大寶庫:一、器物寶庫;二、書畫寶庫。
器物寶庫收藏著宋、明、清三朝帝、妃的寶器,共有兩萬件,二十年來,這是台灣媒體首度得以進入全球五大博物館的故宮博物院的後山寶庫,一條很深的隧道,一個嚴密的基地。這些寶物半個世紀前還躺在北京的紫禁城,歷經戰亂,一萬公里的顛沛流離,如今躺在這山洞裡的一千零二十八個鐵箱。當年載運、上面還貼有「北平故宮封條」的木箱,都還被保存。
俗氣一點說,山洞是它們的臥室,多半的歲月這些寶藏都是躲在「臥室」,很少到廳堂見客。比方說,故宮最珍貴的收藏——宋代的汝窯瓷器,目前展出五件,剩下的十六件全藏在這山洞裡。何時可等到下次二十一件全數展出?一位故宮的「顧寶人」回答:「有生之年不可能再看到。」少出來見客的原因不一,有的竟是因為長得醜,譬如知名度最高的翠玉白菜,其實有三顆,但其他兩顆的形狀不夠漂亮,所以躺著休息的時間就遠高於出場演出。
這是我相當喜歡的專題,一度想將之提為封面故事,後來基於國人對於文化古物的熟悉度恐不如預期而作罷。儘管如此,我還是高度推薦這系列的兩篇文章。
除了故宮寶藏外,這期的重頭戲是封面故事「一百元,學做有錢人」。
老實說,我不是一個耐煩探討一百元價值的人。不過,製作人郭奕伶、主寫記者曠文琪寫活了一百元的價值。最近物價接連調漲,錢的價值有值得省思處。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人的心理如何影響經濟行為的秘密,有些金錢使用的陷阱,閱讀價值很高。閱讀完本期《商業周刊》,或許你可以透過網路告訴我,如何讓一百元產生超額價值。相信會有許多珍貴的創意,我們正在收集中。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