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交戰 點燃美伊中東爭霸火苗

在西洋棋裡,人們稱這種位置為「強制被動」(Zugzwang),亦即當你下次出手時,不管你移動哪步棋都可能遭致災禍。這或許是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Ehud Olmert)發現自己所在的處境。如果奧爾默特現在停火,黎巴嫩真主黨(Hizbullah)將直接主張勝利,因為經過中東強國三個禮拜的猛烈攻擊之後,它的人員仍能部署應戰,而且發動火箭攻擊以色列的城市和村莊。但如果以色列總理選擇讓火線深入黎巴嫩,則他將冒著使以色列再度陷入高成本游擊戰的風險。

為了避開這些風險,奧爾默特打算嘗試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中間路線。他在八月二日時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推進黎巴嫩南部,直到「強勢」的國際力量抵達黎國,接手完成剷除真主黨的工作為止。多麼簡單,但又過於天真。奧爾默特發表談話的那一天,真主黨朝以色列發射的火箭數目正刷新紀錄,而且正值沒有任何國際力量存在之際。誰會派兵出征呢?他們真的有意願或有能力動用武力讓真主黨繳械嗎?如果不是藉由武力,又要靠哪種協議呢?在這許多未知變數之間,最能夠確定的就是戰爭的收尾會和開戰時一樣一團混亂,沒有真正獲勝的一方。

有時以平分秋色收場也不見得就是壞事。一方大獲全勝的戰爭,就像以色列在一九四八年及一九六七年戰勝一般,可能使一方心存驕傲,讓另一方自尊心重挫,因此調停更加困難。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