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急流勇退 考驗英首相布萊爾智慧

從前英國有一個長期在任的工黨首相,曾經贏得四次大選。他並沒有顯現任何辭職的跡象。但突然在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威爾森(Harold Wilson)首相宣布辭職,跌破所有人眼鏡。三十年後,今天在位甚至更久的工黨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即使在威爾森辭職週年前夕,他被迫依賴反對黨保守黨的投票才讓教育改革方案在下議院過關,也沒有露出絲毫下台的預兆。布萊爾不像威爾森,他還年輕而且身強力壯。但他或許也應該想想做出驚人之舉。他確實應該仔細思量。

像布萊爾這樣擁有堅強信念,認定自己正確而對手錯誤的戰鬥者,要下台總是困難萬分。尤其是在他剛贏得國會通過學校改革方案(即使效力已較原始提案大減,但他仍如視珍寶)的此時,更是準確無誤。他的不情願,將因為擔憂接班人布朗(Gordon Brown)是否會確實執行他的健康及教育改革方案,以及憤怒布朗在九年共事期間經常出現的莽撞和不一致行為而更添幾分。還有伊拉克問題,三月十九日是入侵伊拉克的三週年:布萊爾決定加入戰場是許多工黨國會議員厭惡他的唯一最大理由,同時也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如此欽佩他的主要原因。英國軍隊已經一點點撤離他們所駐守,較和平的伊拉克南部區域。無疑的,布萊爾會寧願一直待到他能大聲說布希的工作已經圓滿達成,撤軍是一大成功為止。

外交:將逐步從伊拉克撤軍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