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科技業將「傳統產業化」?

關鍵技術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中,台灣每年都付出鉅額權利金,創造出巨大的技術貿易赤字,這種名為科技業實為代工的模式,實在是莫大諷刺。

在官方資料及眾多媒體宣傳中,台灣的資訊科技業向來是最具競爭力的一群。如行政院國科會出版的《二○○四年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台灣的資訊硬體產值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今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還以「台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 ?〉為封面故事,指出台灣科技業者在全球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台灣,全球經濟就無法運作」,對台灣資訊科技業讚不絕口。

然而台灣科技業的實力真如此出色嗎?若從另一個面向來看,恐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據國科會出版的《二○○四年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台灣的技術貿易額最近十年每年都出現大幅赤字,二○○二年為三百三十九億元,是十年前的二.七倍;而資訊科技產業正是技術貿易赤字的大戶: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業在二○○二年技術貿易赤字為三十六億元,而電子零組件業的技術貿易赤字更高達二百一十三億元,是當年台灣技術貿易赤字的最大來源,兩個產業合計占七三%。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