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有銀行還有救嗎?

大陸金融業是最腐敗的行業之一,銀行醜聞連續不斷。雖然中國力圖與國際市場接軌,引入了現代銀行管理制度,但若銀行官員本身品行惡劣,再嚴格的監管制度也形同虛設。

至2002年底,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已近人民幣7,920億元。 (攝影者.駱裕隆 )

上月下旬,大陸國務院決定撥出一百五十億美元國家外匯給中國工商銀行進行改造。所謂改造,就是抵消不良貸款和提高資本金,以便取得上市資格,再從上市集資中圈來新的資金支撐銀行。到二○○二年底,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近人民幣七千九百二十億元,看來這一百五十億美元還遠不能解決問題。除工商銀行外,大陸四大國有銀行家家都是資不抵債,據估算,如果要對整個大陸銀行業紓困,將耗資六千五百億美元,約占大陸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成。即使如此,去掉舊的不良資產,新的又來,注入再多的錢都無濟於事。因為大陸金融業是最腐敗的行業之一,銀行醜聞連續不斷。

最近傳出的就有中國銀行大連分行營業部員工翟昌平涉嫌挪用六百萬美元銀行資金用於賭球和揮霍。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包頭分行與當地的幾家金融機構挪用銀行資金,騙取高額利息,涉案金額高達一億二千萬元。大陸銀行接連發生大案,但搶銀行的方式卻與美國西部片中的情節截然不同,幾乎全是銀行官員監守自盜。其中包括原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原中國銀行副行長趙安歌、原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以及張的前任王雪冰等。這些貪汙、盜竊、行賄案件,令人對大陸銀行系統還有沒有救表示懷疑。

大陸銀行系統為何連連出事?多數人將其歸因於缺乏內部監管機制,似乎「制度建設、一抓就靈」。其實,近年來,中國力圖與國際市場接軌,引入了現代銀行管理制度,也成立了監管機構。問題是再嚴格的制度,也要靠人來執行;監管機制的核心是不同層級和部門的互相制約。如果銀行官員本身就是品行惡劣的竊賊,那麼無論何等嚴格的監管制度都會形同虛設。從揭露的銀行大案看,大部分是集體犯罪。例如,山西一案的嫌犯就多達三十五人,包括銀行行長和副行長、分行負責人、貸款部門主管以及一般工作人員。再如,中銀開平分行騙案的三大主犯分別是行長、前行長和經理。他們以境外投資名義,逐漸將開平支行管轄的外匯轉移到外國,總數達四億八千五百萬美元。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