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景生技有個科學家執行長
它靠「釧]」三個字募資二十二億
成立三年的太景生技,是新藥開發公司,為何在尚未傳出「好故事」之際,仍能吸引法人投資?
一月六日,新藥開發公司太景生技開記者會,與寶僑(P&G)製藥部門策略聯盟開發一款新型的抗生素。儘管寒流來襲、以行政院開發基金為代表的股東和法人、同業卻把現場四十多個座位擠得座無虛席。因為太景是握有二十二億資本額的大型生技公司,但卻很低調,執行長釧]鮮少對外發言公司事務,這更引起外界對太景的好奇。
太景目標在開發治療癌症、免疫系統和神經性疾病的新藥。是國內資本額僅次於台灣神隆製藥與賽亞生技的第三大生技指標公司。二○○一年八月,太景第一次以每股新台幣十元募資,就拿到三千七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一億元)。這是當時國內生技產業界矚目的大事,因為太景是台灣第一個擁有國外資金和技術平台的生技公司。
太景的技術來自美國、擁有專利新藥開發技術平台的Arena公司,Arena以技術平台做價入股太景,國外資金則是全球最大生技創投美國MPM Capital在亞洲第一個投資案,持股二七%,是最大股東。其他股東則是國內重量級法人,包括行政院開發基金、永豐餘、中華開發、新光和國泰人壽。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