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炎在阿拉斯加看到英國石油對大自然的尊重
為了天然輸送帶 它停工一季等湖結冰
全球最大的英國石油,在阿拉斯加開採原油三十多年,學到的珍貴經驗不是開採技術,而是環境保護。
為迎接高油價時代來臨,能源爭奪戰有一觸即發之勢,擁有全美國最大油田普德后灣(Prudhoe Bay)的阿拉斯加成為焦點。但甫獲美國《富比世》雜誌選為全球最具投資潛力企業的英國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三十多年開採經驗,得到的卻是對生態保育的承諾。
阿拉斯加道路奇景之一,是一條架設在路面上約兩公尺高、由北到南長達八百英里的輸油管。這條造價高達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六百億元)的油管,從北海岸的普德后灣一路蜿蜒到南邊的不凍港——瓦爾狄斯(Valdez),石油就在這裡裝上油輪。
夏天,英國石油公司會把開採石油的鑽油機、鑽井平台、廢泥漿處理系統等鑽油重型設備運到岸邊,冬天湖水結冰時,再把冰塊敲下,運到路面一塊一塊鋪著;每個冰塊體積並不一致,必須先灑水讓冰塊變得平順,看起來像是一條平坦的跑道,再利用冰塊形成的天然輸送帶,用鐵鍊車運送鑽油設備。夏天冰塊融化,這條天然輸送帶就自動消失,不會對路面造成損害。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