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追求

在報上與電視上看到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去世的消息,對於很多人都是非常的震驚。溫先生幾年前從事業的頂峰退休下來,不再作生意人,轉而全心從事文化與社會公益的事情,當時也是令很多人震驚與敬佩。這樣的一個人驟然離開人世,不止親朋好友難以接受,一般知道他義行的人也都感到極度的惋惜。

台灣企業界成功的人很多,也在成功的過程中累積了相當的財富。就財富而言,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早就可以退休頤養天年,可是我們仍看到這些人繼續兢兢業業,還在為事業打拚。也有一些人累積財富之後,分出心力從事公益的活動,雖然沒有像溫世仁先生這樣完全的投入,也是令人可佩。企業家究竟在追求什麼?其實也不只是企業家,人究竟在追求甚麼?我們除了從宗教或哲學的角度來看之外,也可以從人的心理需求來看這個有趣而令人困惑的問題。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說:「除非我們考慮一個人最高的追求是什麼,否則我們無法了解人生。」他建立了一個人們心理上的階層式需求理論的模式,將人們心理上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性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人們是受到這些內在需求的驅使而形成各種外顯的行為,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一個人在組織或社會的行為背後的人性需求(也就是動機),才能解讀他為什麼會有預期或預期之外的行為。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