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密斯

在實驗經濟裡發現人性

在實驗經濟裡發現人性 (攝影者.楊文財 )

十二月十日,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南‧史密斯(Vernon L. Smith),在他獲頒諾貝爾獎的整整一年後,來到陽光普照的南台灣中山大學。這位被稱作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 Economics)之父的學者造型非常雅痞,七十六歲的他綁著長馬尾、蹬著黑色馬靴、由阿拉斯加長毛象牙所製的皮帶扣環也充滿民俗風,連制式的黑色西裝質料都比別人「閃亮」。

史密斯目前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審委員對他的貢獻評語是:建立實驗經濟學的工具進行實證經濟分析。實驗經濟學曾經協助美國政府建立了公債的叫價制度,而史密斯自己表示,透過實際測試經濟學的假設,可以學習到只透過觀察經濟活動所無法解釋的現象和行為。

這位出生於一九二七年、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年代的諾貝爾獎得主,母親是社會主義者,但是他的自由主義色彩卻相當鮮明,認為自由主義才能根除貧窮。史密斯早年念的是物理和電機,一直到大學四年級接觸到經濟學產生興趣,才投入經濟學的世界。顯然,早年理工學院的訓練影響他日後建立實驗經濟的方式。一九五五年,史密斯在普渡大學教第一門經濟學原理時,就先把所有經濟學理論拋到一邊,把學生分組、把教室當作是一個小型市場,體驗什麼叫做交易(trading)。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