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珍可以做得更好

吳淑珍在沒有國際事務經歷的背景下,欣然接受挑戰,讓人敬佩。但日期安排在蔣夫人訪美後的60年,明知會拿兩人比較,卻沒有把握機會,不但沒有多得分,反而造成失分的現象,在策略上是一件可惜的事。

吳淑珍女士最近訪美經過精心的策畫來了,也回去了。此次訪美特地選在蔣夫人對美國國會演說後一甲子的時間應有其用意及目的。

對於她能在國際外交空間不大的情形下,代夫出征來到幾個主要美國城市,向美國人民與政界及在美僑界陳述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追求的理念,以及許多人包括她自己為了這個理想及理念所作出的犧牲,在這方面已得到正面的效果。她以殘疾之身面對許多頗有正義感的美國人,使他們發出由衷的同情,也激起了許多人的敬意。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吳淑珍女士英語能力不足,且幾乎沒有國際事務經歷的背景,卻能欣然接受挑戰。

筆者除了肯定吳淑珍女士訪美之行外,也冒昧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議。由報導看到她對蔣夫人的看法及言論〈甚至包括對江澤民夫人〉帶給僑界中很多人負面的反應,這種表現到洛杉磯時達到尖峰。在酒店很多人歡迎吳淑珍女士,但同時在城裡的中國街卻有更多人在兩家餐館辦餐會,向蔣夫人致敬,真像在打擂台。這類事情實在是可以避免的,報導中說她在訪問紐約行程時,稱自己不敢和羅斯福夫人相提並論。其實她可以讚揚蔣夫人在六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全體華人來到美國爭取支持所做的貢獻;而自己這次也要發揮蔣夫人的精神來美國闡述台灣人民推進民主的過程及追求的理想,不僅表現了自己的氣度,更可安排拜訪依然健在的蔣夫人。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