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設計獨步全台的老牌公司
大立光電連續三年都賺一個資本額
即將在三月掛牌的大立光電,過去三年來,每股盈餘都在十元以上 ,年營收成長率更是超過四○%,市場視為「上櫃股王」亞洲光學第二。它每年高獲利的秘訣是什麼?

大立董事長林耀英(左)、總經理陳世卿(右)在鏡片技術上鑽研,10年前就引進全台最高階的超高精密非球面加工機(圖後的機器),至今,只有中科院的設備可與其比美。 (攝影者.江思賢 )
看似老舊的台中工業區,其實,有一顆鑽石兀自在角落裡發著光。
大立光電,這家被稱為「台中最會賺錢的老牌公司」,成立二十二年以來,把一片片的玻璃、一粒粒的塑膠粒,利用鍍膜技術,或射出成型技術製成鏡片、再把不同的鏡片設計成鏡頭,賣給掃描器、相機等電子業者。因為掌握設計能力,又具有價格競爭優勢,逐步稱霸光學業界,獲取全球最大的市占率,並轉進光電領域,寫出了「把玻璃變黃金」、「把塑膠變鑽石」的故事。
二十二年來,大立沒有一年賠過錢,老闆也從未跑過三點半。過去五年來,大立光電幾乎每年都為股東賺進一個資本額以上,最近三年每股盈餘均超過十元,其毛利率維持在四○%的超高水準,比九成的電子業者都高,僅次於一線的IC設計業者,其每年的營收複合成長率更超過四○%,被認為是「上櫃股王」亞洲光學第二(編按︰亞光一月二十九日收盤價是三百四十一元)。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