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的心思

施明德、許信良出走;林義雄為核四淡出;姚嘉文為「台灣前途決議文」反目,連戰被羞辱、宋楚瑜被玩弄、李元簇被利用,乃至蕭萬長被一再吊胃口,沒人猜透阿扁心思,誰還會「望風來歸」?

國民黨做了一個民調,有四五%的受訪民眾記得阿扁說過「當選後不參加政黨活動」。這個民調當然是為了眼前的選舉做的,目的在提醒選民:阿扁又食言而肥了。

阿扁背棄競選諾言,這不是頭一回,也不會是最後一回,事實上也已經沒有人(包括挺扁與反扁)期待他能謹守諾言。可是我們嘗試了解阿扁當初講這句話的原意,是希望能吸取民進黨以外的選票,而他說話的當時,甚至當選就職的初期,是有意思做一個超越黨派的全民領袖,只不過「全民政府」失敗了,失敗的原因,阿扁說是在野黨不配合,在野黨不配合是事實,可是在野黨為什麼要配合?在野黨若配合執政黨,那就永遠別想執政了,甚至淪為「花瓶」政黨。

但是,執政者,尤其是剛當選的總統,經常能夠利用民氣讓在野黨不得不配合,箇中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領袖人物的胸襟。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