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經濟數據

這一陣子,台灣朝野看多了各機構發布的經濟指標,未必都記得住準確的數字,但對各指標的走勢大概都有深刻的印象:經濟成長率節節下挫,失業率步步高升。就最新的資料來看,失業率已超過五%,經濟成長率第三季則遽降為負四.五二%,全年估計為負一.七六%。這些數據是否充分反映了事實,或傳達了應該傳達的訊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懷疑與商榷的。我的意思並非指主管部門或研究機構刻意作假,而是其中另有「隱情」。

首先,就經濟成長率而言,近來披露的資料及說明通常是:民間消費負成長、民間投資負成長、政府支出負成長、出口負成長、進口負成長,所以經濟負成長。這其中,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如果是負成長,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是負的貢獻,但進口負成長,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則是「正」的貢獻。換言之,當進口與出口均呈負成長時,進口負成長的程度越大,越超過出口負成長的程度,以致貿易出超越大,那麼,對經濟成長率越能做出正面的貢獻。近一年來台灣的狀況正是如此。

但進口越衰退,負成長越大,越超過出口的衰退程度,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是國內的景氣越差,投資意願越低,進口的資本設備、機器及原料越少。因此,目前情況下,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儘管已呈負值,但其數值並未充分反映景氣之糟的實情,因其中一部分被進口相對於出口的更大衰退,以致反而呈現出超而掩蓋了。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