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還是生意
暑假接待了許多來滬(上海)的友人,最高曾有一週內三訪外灘的紀錄。站在黃浦江兩岸,看到陸家嘴雄偉的大樓群和炫麗的夜景,外灘那百年歷史見證的建築和洶湧的人潮。友人們無不讚歎上海在保存傳統的同時,進行著驚人的蛻變,展現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的朝氣和魄力,給人們無限的遐思和憧憬。大家興高采烈地討論著上海和臺北的種種:硬體上,拿花了三個月就完成拆遷和建設的人民公園,來比較花了六年、經歷無數抗爭和協調才建設完成的大安森林公園。住房上,拿新台幣十五萬/坪的江景豪宅,來比較大直、淡水河邊新台幣六十萬元/坪的豪宅。生活上,花人民幣十五元就能洗個頭再加上四十五分鐘的免費按摩,花人民幣六百元可以請個阿姨,從買菜、作飯、洗衣、打掃房間到接送小孩上下學。怪不得臺灣來的老太太感慨在上海生活之愜意,想到回台後還得再操持家務,急忙告訴兒女可以在上海多住一些日子,不想回臺灣了。好像不趕快來上海就會落伍,或失去了什麼機會!
每次面臨這種情況時,總忍不住要提醒大家,這是「生活」,而不是「生意」。不要被生活舒適的假象沖昏了頭,以為搬到上海來就可以在中國扎根、大展宏圖,完全忽略了投資的各種風險,甚至有的人還沒到,就先買了房子,「移民上海」的決心十足。在沒有充分的市場調查或研究的情況下,貿然投入,當再深入探討他們做了那些準備工作時,才發現許多事前的評估好像不夠深入,甚至沒有做,只是看了一些媒體報導,跑過幾趟中國,拜訪了一些朋友、同業,見過的領導都表態支援、保證一路開綠燈,感覺未來將是那樣的美好,所有事情是那樣的順利,甚至有人以這是「吉兆」、「天意」來激勵自己,好像不來是沒有道理的。
這次美國遭到這麼大的變故,如果我告訴你,大部分大陸同胞私底下是拍手稱慶時,你會不會很驚訝?平時大家都想進美商公司,到美國留學、旅遊,但他們內心的想法不一定和你表面看到的一致。想想「台商在大陸同胞的心中,和美商有何差別」?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