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的虎口

前總統李登輝接連兩本書出版,其中一本《虎口下的總統》意謂他始終身處險境,但是第二本《執政告白》卻將連戰、李遠哲、王作榮等大人批得體無完膚。我建議更改書名為「總統的虎口」可也──誰被老虎咬到,傷勢都很慘,更印證了「伴君如伴虎」的形容。

昔日「從來沒見過那麼有教養」的連戰,今日怎麼做出「逼宮」這種沒有倫理的事情?昔日倚為肱股想要延攬組閣的李遠哲,今日怎麼成了「沾醬油」作風、又不肯下苦工夫的半瓶醋?原因無他,在李登輝的心目中,只有一時之喜、一時之惡。(除了連、李、王之外,大家可還記得「肝膽相照」的郝柏村和「公忠體國」的宋楚瑜嗎?)

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前秦有個皇帝苻生。曾有一近臣對他說:「陛下英明,天下太平。」苻生的反應是:「這是馬屁精」,將他斬了;另一近臣說:「如此刑罰不過嚴嗎?」苻生說:「這傢伙誹謗我。」又斬了。「近臣」者,「接近皇帝之高層」也,應該是受信任的人了吧?卻拍馬屁也不對,勸諫也不對!理由也簡單,以前喜歡,現在不喜歡了嘛!(無論是「狐假虎威」或是「為虎做倀」,這時都在虎口之下。)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