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入WTO的大挑戰

農村問題,大陸經濟的痛腳

今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逐年擴大開放農產品進口後,外國農產品將大量湧入大陸市場。 農民的處境將會是雪上加霜,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可能因而破產。解決這些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生計,成為中共的嚴峻挑戰。

從三月五日起,北京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今年大陸「兩會」的焦點,是討論第十個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出乎意料的是,中共總理朱鎔基在作「十五計畫綱要」報告時,竟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做為未來五年政府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是北京三十五年來第一次將農業問題擺在五年計畫的首要位置。朱鎔基稱,這是事關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中共為何突然如此重視起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來?這與大陸社會愈益不穩定狀況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的挑戰有關。

過去十年大陸經濟高速發展造成不少社會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城市居民和農村農民的差距、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內陸的差距等,尤以城鄉差距為甚。這些發展所帶來的不平衡很容易變成社會矛盾的根源,成為社會動亂的定時炸彈。據統計,從一九九七年以來,大陸農民人均收入增幅明顯下降,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分別增長四%,一九九九年增長三.八%,去年只增長二%。這與大陸近年平均七.八%的經濟增長速度相比是明顯落後的。農民淪為大陸經濟發展的弱勢群體,很多農村已瀕臨破產邊緣。

農民負擔過重是農村凋敝、農業蕭條的主因。大陸的地方政府為支應人事、建設、教育等經費,巧立名目,向農民伸手要錢,要義務勞動力。據測算,一九九七年全國農民繳上的各種稅費達一千一百四十三億元,交納的以資代勞款項八十多億元,再加按比例估算的各種亂收費約二百億元,總額大約一千四百億元,每人平均一百七十元以上。農民在上繳各種法定農業稅項外,收入僅夠餬口,卻還要負擔數十種巧立名目的費用,很多農民索性荒棄耕地,集體逃離農村,到城市做流民,以致全國糧食產量近年不斷減少。中國社科院一份「二○○○年到二○○一年中國社會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農村幹(部)群(眾)關係緊張,社會矛盾上升,農民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事件大量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從事經營的經濟負擔過重,屢減而不輕。」政府對農民的橫徵暴斂導致怨聲載道。有些地方已出現成立獨立農會的聲音,農民有了聯合起來爭權益的要求。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