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654 期
-
- 總編輯的話 時勢造英雄
- 創辦人聊天室 貫徹法治是新政府首要課題
- 石頭評論 新教育vs.新經濟
- 商場自慢塾 政黨改革從山窮水盡開始
- 去梯言 中國人的意志力
- 陳文茜專欄 上海紀事
- 台北耳語 Hinet記者會正經八百,記者High不起來
- 台北耳語 翁政義的東坡肉「說服」陳振榮
- 台北耳語 房仲效率太好,趙耀東被迫做高雄人
- 台北耳語 天外有天,廣輝留不住天價挖來的人?
- 台北耳語 發行權證要課重稅?券商心慌慌
- 台北耳語 孫正義搭的是私人飛機,拎的是帆布袋
- 火線話題 反核之父林俊義為什麼「變節」?
- 火線話題 「旋轉門」把趙怡轉進高科技產業
- 火線話題 青果大王第二代向味王逼宮
- 火線話題 名古屋空難賠償金,將破世界紀錄!
- 火線話題 僑銀中興挫敗,上帝救救我!
- 火線話題 戴立寧不當省油的燈!索賠一百五十二億元
- 大陸焦點 阿扁拖字訣,正中北京下懷
- 李宏麟專欄 網路軟體
- 封面故事 時勢造英雄,通訊服務業爆炸性成長
- 封面故事 價格戰炒熱市場,通訊商賺翻天
- 封面故事 靠台灣大哥大撐腰的「獨家」獲利模式
- 封面故事 千禧蟲、網路下單兩大商機,拱出二十億營收
- 封面故事 擺脫IBM羽翼,獲利脫韁
- 封面故事 靠散裝拉高利潤,淨利大增六倍
- 封面故事 降價策略,把乘客統統拉進來
- 封面故事 不玩股票的團隊,做專業的投資銀行
- 封面故事 理財高手加催帳高手,打通任督二脈
- 封面故事 投資六千萬,淨賺十六億
- 封面故事 精省政策,一年省下一億五
- 封面故事 逾放與呆帳,蠶食金融根基
- 封面故事 三大工銀比衝勁、比膽識!
- 封面故事 新銀行四小龍的金融集團大夢
- 封面故事 資本大而無當,轉投資證券、銀行是出路?
- 封面故事 轉投資大王展現資產管理功力
- 封面故事 獲利衰退近八十四億元金雞母失色!
- 封面故事 大安銀「整修內部」待價而沽?
- 產業風雲 來科思要在台灣「收買」網站知名度
- 產業風雲 切斷惠普臍帶,安捷倫青出於藍
- 產業風雲 台灣英特爾有個危機處理高手
- 產業風雲 李仲英之子「擺平」九大集團
- 產業風雲 新加坡許給華文網站一個未來?
- 產業風雲 潘燊昌在普吉島「全裸」演出維納斯女神?
- 產業風雲 短期看美股和兩岸,長期觀察PNTR對台商影響
- 人物專訪 施振榮、葉紫華-成功的老虎夫妻檔
- 經濟學人 美元走軟,下一波匯市多頭在歐元
- 國際視窗 哈囉寬頻,雅虎來了!
- 國際視窗 E世代菁英的世界觀
- 國際視窗 網路隱私問題難善了
準備告倒兩大媒體和陳建隆?
戴立寧不當省油的燈!索賠一百五十二億元
戴立寧為什麼憤憤不平地要對工商時報提出訴訟?到底誰是戴立寧眼中耍詭計的富家子弟?誰又是欺負人的流氓?華僑銀行與工商時報,誰說的是真話?

戴立寧不當省油的燈!索賠一百五十二億元 (攝影者.駱裕隆 )
五月廿四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工商時報,以頭版頭條的顯著篇幅報導華僑銀行今年第一季催收款(指不良放款)增至二百億元,財政部並邀集銀行團準備接手華僑銀行。這篇報導的出現正逢國內近期金融環境動盪不安,台開案及中興銀行違規貸款尚未落幕,國內金融機構正處風聲鶴唳之際,自然引起不小震撼;僑銀營業大廳兩日來湧進的大批擠提人潮,讓僑銀存款在短短兩天內流失了五十億元。
「這全是一齣媒體與有心的財團聯手規劃的英雄救美戲碼!」僑銀董事長戴立寧相當憤恨不平地指出。
「按照整個戲碼的編排,僑銀催收款增高致財政部邀請銀行接管的報導在週三揭露後,僑銀在週三、週四便會因異常擠兌,而需要金融同業的金援;而依照過去財政部解決銀行流動現金不足的模式,在僑銀發行可轉讓定存單並由銀行團認購後,為了確保金援資金不致被挪用,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將會立即進駐接管僑銀,所有僑銀董監事則遭到停權。」戴立寧說。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