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電子列車,趕搭生技列車

傳統產業的「蟲蟲商機」

已經錯過上一波的半導體及電子熱潮的傳統產業,不敢再錯過「生物科技」列車。為什麼傳統產業紛紛轉型發展生物科技?他們有成功的機會嗎?在生物科技中,微生物扮演何種角色?如何小兵立大功?

食品工業研究所內存放一萬多株菌種,並與業者合作,從事菌種開發,嘉惠生技產業發展。 (攝影者.駱裕隆 )

四月份,位於台中霧峰的中興大學農場,擠滿農民、農業學者,大家好奇爭睹覆蓋著「紙蓆」的田地,這張「神奇的紙」,裡面有水稻的種子、生物製劑、有機肥料等,把紙往土上一舖,以後,農民不必播種、除草,就可以長出植物來,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親自南下,向農民介紹這種紙蓆。

今年二月底,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有一趟大陸行,據王永慶說法,他到大陸,是為考察中草藥市場,台塑特別成立長庚生技。未來,長庚大學和長庚醫院研發的中草藥成果,交由長庚生技負責加以產業化。王永慶在四月份到淡江大學演講時,除了談廚餘回收,還特別提到「未來生物科技很重要」。

顯然,跨入生物科技領域,是所有傳統產業二十一世紀的夢想,對傳統產業的大老闆來說,如果已經錯過上一波的半導體及電子投資熱潮,「生物科技」列車,一定要搭上。統一生命總經理賴博雄說:「火車一旦離站,想上車也只能乾瞪眼。」未來三到五年內沒有建立生物科技基礎的產業,就等著淪為「生技殖民地」,專利和know-how在別人手上,想做任何東西都要向別人買。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