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看營收、碳排,還看生態績效!台達電員工下海復育一萬株珊瑚

1.台達電砸下1億元復育珊瑚,由員工發起、也由員工執行維護!回顧紀錄,一次後壁湖潛水,如何開啟請願、駁回、自我質疑的歷程?
2.「我們希望自然貢獻成為企業第3種財報語言。」台達電力拚生態績效,因為這已是新一代投資人與採購評估重點。
3.台達電將植物工場技術用在打造珊瑚溫室,這種跨界能力,成為企業跨足保育、對抗氣候變的獨特競爭力。

站在復育珊瑚用的智慧溫室前,台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即使立刻停止全球排碳,海洋仍會持續升溫兩百年,復育珊瑚不能再等。(攝影者.郭涵羚)

台北Computex剛落幕,今年上半年,全球AI熱潮席捲,台灣隊如台積電、聯發科在輝達(Nvidia)帶領下,競相展示AI晶片與算力肌肉。然而,台灣卻有一家公司,選擇在一片熱浪之外,靜靜推進另一種正在壯大的企業影響力——生物多樣性。

成立:1971年
董事長兼執行長:鄭平
台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
主要業務:電源供應器、工業自動化、能源管理系統
成績單:2024年營收4,211.5億元,稅後淨利352.3億元
成果:旗下基金會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OP16觀察員

它是以電源與節能為本業的台達電子。他們透過珊瑚復育計畫,將電源管理與AI技術融入海洋保育,目標年底前復育逾一萬株珊瑚苗。旗下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更在去年成為台灣首家取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締約方大會觀察員資格的企業組織,不只登上聯合國主舞台,更主辦周邊會議、分享復育成果,成為亞洲少數能在第三種財報語言「自然語言」中發聲的企業之一。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