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讓你12萬就買得到超級電腦!黃仁勳全面圈牢開發者之戰才起步

1.輝達攜手聯發科、華碩打團戰,從一台賣價只有12萬元的桌上型AI超級電腦DGX Spark,看懂輝達未來布局。
2.黃仁勳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演講說到,「這台電腦是為任何想要擁有自己的AI超級電腦的人士打造。」這台開發者專屬的超腦鎖定兩種人推出。
3.黃仁勳正從AI雲端算力戰,走入邊緣AI,搶先抓住戰役中最小的單位「人」,打造長久的盈利模式,而年底將依此推出新產品。

輝達企業平台產品行銷總監伯戈因表示,這台針對AI開發者推出的桌上型超級電腦,能夠相互連接,用更彈性的方式滿足市場需求。(攝影者.郭涵羚)

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中,輝達首度在台灣亮相的桌上型AI超級電腦「DGX Spark」,雖然僅有巴掌大,卻蘊含著黃仁勳對AI的下一步大企圖。

「這台電腦是為任何想要擁有自己的AI超級電腦的人士打造。」在今年的演說中,黃仁勳興奮的展示該產品。

輝達打造生態圈
要將所有AI開發者都納入

在資料中心領域,輝達市占率高達九成。明明可專注做動輒數千萬美元的資料中心伺服器生意,為何要開發售價只有近四千美元(約新台幣十二萬)的「開發者專屬」桌機?

因為黃仁勳真正想做的事,是要將世界上所有的AI開發者們,都盡可能地納入自己的輝達生態圈。

一個都不能少!從雲端到邊緣,輝達全布局

(圖表製作者:邱品蓉)|放大原圖

這其實是與雲端一脈相承的戰略,資料中心巨頭們砸下大筆資金建置雲端算力將告一段落,接下來的重點,在於能將這些投資轉化為實際報酬的AI應用。

不過,未來將暴紅、帶來豐厚收入的AI應用,未必只來自大型企業,也很有可能會出自這些散落在世界各角落、創意無限的小型開發者身上。

這樣的案例在手機時代就能看到軌跡。例如:知名手機遊戲App《憤怒鳥》(Angry Bird),就是由一間來自芬蘭,原先瀕臨倒閉命運的小型遊戲公司所開發。這款遊戲不僅超過四十億次下載,還翻拍成電影、電視劇並延伸出眾多周邊商品。

但,一名研調機構資深分析師指出,輝達雖然掌握了大部分的資料中心客戶,卻還沒有真正掌握在未來能產出大量AI應用的廣大開發者。

因此,越早綁定這些開發者,越有助於輝達壯大開發者生態系,讓更多的AI應用從自家平台長出。屆時,手握熱門應用的輝達,就更能掌握AI時代的話語權。

無論是基於興趣愛好,或職業研究,輝達清楚知道,更平易近人的產品,才能拉近與開發者之間的距離。

輝達企業平台產品行銷總監伯戈因(Allen Bourgoyne)接受商周專訪時舉例,一位擁有蘋果Mac電腦的工程師,即使知道輝達的AI開發工具最好用,卻可能因沒有軟體使用權限,轉而使用其他平台來開發。而DGX Spark就是要解決這樣的痛點。他指出,只要將 DGX Spark 和任何一台筆電相連,誰都可以用輝達的AI工具來開發,不用換設備,只要多添購一台機器並外接插上即可。

在輝達的藍圖中,桌上型超級電腦瞄準的開發者,分為兩種樣貌:包含個人開發者,以及存在於企業或學術研究機構內的AI工程師。

首先,如同早期比特幣的挖礦愛好者一樣,AI模型的開發愛好者也存在著這樣的網路社群,並早已發展成熟,不僅跨國籍、時區,也會定期舉辦線下聚會,「很多人開發AI模型不為什麼,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伯戈因觀察。

其次,眾多存在於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內的AI研究人員,也是輝達積極接觸的對象。在黃仁勳的構想中,DGX Spark將會如同一九八○年代個人電腦大量出現在企業辦公室一樣,成為開發AI應用的工程師標配。

開放多家電腦商製造
望品牌加持,加速滲透市場

為了將戰略極大化,輝達還將DGX Spark的設計開放給眾多電腦商來製造,包含華碩、Dell和微星都有出品,希望藉由品牌商,更快滲透進市場。

華碩產品企劃一處系統產品企畫部副處長吳孜儀分享,由於DGX Spark體積小,輝達還特別指定華碩內部,具有迷你電腦「NUC」開發經驗的團隊負責該專案,「客人通常都很在乎迷你PC會不會很吵、發燙,但效能又不可以太差,我們就把這些平衡的經驗用在DGX Spark的開發上。」

一位電腦產業資深分析師認為,黃仁勳此舉,也是在為將來進軍AI PC市場鋪路。一旦培養出使用者習慣,有機會吸引消費者跳槽至輝達的PC陣營,讓輝達從雲端到終端,打造一條龍的AI基礎建設。

不過,黃仁勳「全面接近開發者」的戰略還沒有結束。

伯戈因指出,輝達可能會在接近年底時,推出AI工作站產品「DGX Station」,算力將會介於DGX Spark和真正的資料中心伺服器之間,瞄準企業內部開發AI專案的需求。

複製蘋果、微軟生態系模式
打造完整的輝達AI價值鏈

甚至,在本次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輝達還發布了「RTX Pro」伺服器,拿掉了昂貴的GPU運算模組,改由插入八張消費級的RTX遊戲顯卡進行運算。法人預期價格約會是高階AI伺服器的三分之一,大幅降低成本。

各式各樣的產品百花齊放,意味著黃仁勳要在AI從雲端算力戰,走入終端戰時,搶先抓住戰役中最小的單位,也就是「人」。讓不管是大企業、中小企業、甚至獨立開發者,都能負擔得起,加入輝達陣營。

「確實每一款產品的目標市場都可能會有所重疊,但我們就是希望可以滿足不同AI開發者的需求。」伯戈因說。

如今,當黃仁勳正重新定義輝達,不再只是晶片商,而是AI基礎建設的提供者時,他正在用軟、硬體綁定使用者,複製過去蘋果、微軟都走過的生態系模式,試圖建立自己的AI帝國,打造一條完整的、垂直的AI價值鏈。

透過這方式,輝達可從雲端大語言模型訓練開始,一路延伸到終端AI應用開發,賺到每一塊基於AI技術所開發、應用的「AI財」。從AI將開啟下個黃金十年來看,也創造了一條長遠的盈利模式。從雲端一路到邊緣市場,盡可能將所有人都拉進輝達AI幫,因為黃仁勳很清楚,掌握了人,就是商業上最強大的武器。

本文完

聯發科聯手輝達大躍進
一舉打入AI邊緣、資料中心

今年Computex,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再度現身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的演講。兩人從蔡力行在台積電任職期間就已經認識,如今輝達更成為聯發科進軍AI的羽翼。

例如,輝達在DGX Spark晶片的開發上,就找來聯發科共同合作,希望借重聯發科在Arm架構的開發經驗。Arm晶片架構的最大特色就是低功耗、高效能,非常適合用在需要省電的行動裝置中,幾乎拿下智慧型手機晶片近百分百的市占率。

一名熟悉雙方情況的聯發科主管透露,在這次的超級電腦合作裡,聯發科涉入的範圍相當廣泛,從CPU的設計到後端的電源管理、無線傳輸的晶片整合全都包辦。透過這個方式,讓該公司能一舉切入必須攻克很久的AI開發者電腦市場。

也有聯發科員工透露,雙方工程師時常美國、新竹來回往返討論。與其說是提供設計服務,更像是雙方從零開始,一起共同開發新產品。

不僅如此,聯發科也是輝達資料中心客製化晶片方案「NVLink Fusion」的首批合作夥伴,已經取得輝達晶片高速傳輸IP的授權。一位產業分析師認為,此舉有助於聯發科能更快進入雲端市場,並輔以價格優勢,取得高階資料中心客戶的訂單。

可以說搭著輝達的羽翼,讓聯發科從手機、電腦和車用,一口氣再切入過去不曾涉入的AI邊緣、資料中心兩大市場,更進一步轉骨。

(文●邱品蓉)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