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術成顯學 除了teamLab我們還得認識誰?

2025年台北當代博覽會上,也出現許多數位藝術作品。(來源.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提供)
走進當代美術館,眼前所見可能是一片光影或互動程式,甚至不起眼的USB。阿爾敏・萊希藝廊的上海資深總監何彥羲指出:「就像杜象把小便斗擺上展台的那一刻,改變了藝術的定義,數位藝術的存在,也反映當代的改變與需要。」當代藝術界為何如此關注數位藝術?以下問答帶你快速理解。
問:數位藝術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答:數位藝術是透過數位科技,如程式設計、AI運算、互動媒介創作的藝術作品,不局限螢幕畫面,也許是沉浸式裝置、AR互動、甚至聲音演算,用數位語言處理當代議題。
例如土耳其藝術家雷菲克·阿納多爾(Refik Anadol)用AI分析數百萬張記憶影像,生成會流動的數據夢境,作品二○二二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長期展出,被視為AI藝術走入主流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