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玩家1》不只電競強!用機器人助攻,微星打進半導體供應鏈
當四兆五千萬的機器人商機即將爆發,各種你想不到的面孔也都已悄悄布局卡位。
有從電競跨入的微星、從自動化零組件到變成機器人代理商的和椿,
以及擅長軟硬整合的凌群。他們究竟看見什麼樣的商機?又要如何切入市場?
以下是這三家機器人新玩家的故事。

微星客製化事業協理黃亞密(攝影者.郭涵羚)
機器人與微星,在多數人認知裡,似乎沒有交集點。但其實,做主機板起家、近年以全球前三大電競筆電廠聞名的微星,不僅投入機器人的時間,跟它做筆電的時間一樣久,甚至當年第一台產品,就是人形機器人。
22年前就研發,曾助夏普掃地機暴紅
時間回到二○○三年。當時,微星面臨主機板需求趨緩、競爭卻不斷升溫,讓董事長徐祥動了轉型的念頭。於是,筆電、機器人,成了兩大轉型題目,該公司更成立類似廣達研究院的「創新前瞻研究中心」,負責研發機器人。
成立:1986年
主要業務:電競筆電、主機板、顯示卡
布局機器人時間:2003年
聚焦機器人領域:移動型機器人(AMR)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