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稱讚年輕員工反弄巧成拙?快認清新世代「不可燃」屬性
1.想鼓勵年輕員工好難?為何公開表揚、稱讚「你沒問題」都是新世代的地雷?想用「新挑戰」點燃他們工作熱情也不妥?
2.上司或前輩要做的不是放棄或迎合,而是「適應」。對年輕員工來說,缺少夥伴意識、毫無根據的稱讚都難打動他們,「協助和時間的承諾」更能讓彼此安心投入工作。
年輕員工難激勵?用錯方法當然越挫越累。
「怎麼做才能點燃年輕員工的工作熱情?」我在培訓課程中常聽到上司們說出這句話。
所謂「點燃」是指從外部給予刺激、促使對方情緒高昂,激發幹勁。換句話說,希望以某個瞬間為分界線,讓年輕人脫胎換骨,但上司們不知道那個契機是什麼。
如果不能從根本理解教育、指導的真理,你就無法真正肯定和認同年輕員工。
首先,須意識到現在年輕員工屬於不可燃的類型。既然他們不可燃,所以我們要改變的是試圖點燃工作熱情的想法。
尤其是透過辛勞或困難等「外部刺激」,並無法給現在的年輕員工帶來好影響。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並不認為辛苦和困難等外部刺激,是自己必須面對的難關,或應該克服的障礙。
對年輕人來說,辛苦就只是辛苦,困難就只是困難而已,只是讓「做不到、不知道、焦慮、不可能」這類負面情緒在腦中翻騰,導致越來越疲憊。
有的情況是上司出於好意加諸在年輕人身上的「困難」,對方卻認為「上司明知我做不到還給我這個考驗」,或擅自解釋成「或許上司對我毫無期待」的疏離感與挫敗感。
然而,現在的年輕員工並不是不思進取。由於不習慣外界刺激,他們不善於顯現出工作幹勁,只是在內心默默燃燒著,想滿足周遭的期待。
在面對現在的年輕員工,現實可行的應對方法就是不要抱持著「點燃工作熱情」的想法,上司要轉變觀念,讓年輕人每天一點一滴、循序漸進成長。
心平氣和的接受「現在年輕人就是這樣」;不要抱持著「無法點燃工作熱情、難以改變」這類負面情緒,這就是與年輕人建立友好關係的第一步。
在年輕員工「無法點燃工作熱情」的前提下,上司或前輩要做的不是放棄、迎合;當然也不是軟化,無非就是「適應」。
傳達「我們都很棒」而非「你最優秀」。
認同年輕員工的貢獻,明確給予評價也很重要。
上司會想在眾人前表揚他們,像是「真的太棒了!你真的很努力呢!」但是,請注意有些年輕人會因為獲得讚美而感到高興,但有些年輕人卻會覺得有點尷尬或不好意思。
關於「當眾表揚」這件事,在現在年輕員工中,有許多人會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別這麼做」。那些被表揚後露出微妙表情的年輕員工,我在私底下詢問他們為什麼時,他們是這樣回答我的:
「不喜歡被他人關注。」「不想被認為是了不起的人。」「害怕大家會期待我今後的工作也能全部達到相同水準。」
稱讚年輕員工的上司則是認為「應該還好吧,畢竟是稱讚」,以輕鬆口吻直接表達出積極正向的情緒,但上司必須意識到,不希望公開被表揚的年輕員工,比你想的還要多。
在年輕員工的問卷中,有人明確寫出「如果可以的話,不太希望自己被表揚」,讓我深切感受到這傾向已是常態。這種情況也是受到現在年輕員工特有的強烈夥伴意識所影響。
即使自己交出好成果並受到表揚,如果其他同期的同事沒有一起提升,他們也不會感到高興。相較於自己獨自率先衝過終點線,不如與夥伴們微笑著手牽手衝過終點線。
無論是稱讚優點還是改進不足,上司須準確掌握「部屬自認的性格類型」。
對於上司的世代來說,「夥伴意識」可能是速度快的人拉著落後的人前進,或替對方分擔部分重擔。但對於現在年輕員工來說,「夥伴意識」是大家站在相同水平線上,齊心協力一起向前邁進。
對於這種年輕員工,想稱讚他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不讓其他員工聽到,私底下稱讚。不妨告訴對方:「繼續保持喔」,這種程度應該更加合適。
第二種方法是與其他年輕員工分享和回饋。比方說,能獨自一人完成新工作的方法、憑藉自己能力爭取到重要工作的秘訣、應對方式,像這樣共享,進而讓大家都有所成長。
綜上所述,藉由回饋個人成功並帶動團隊的成功,也有助於滿足年輕員工想要做出貢獻的心情。換句話說,不是告訴對方「你非常優秀」,而是表達「連同你在內,大家都很不錯」的語意,能讓他們產生全員一起衝過終點線的感覺。
別輕易用「沒問題」來總結。
年輕員工在面對新工作時感到不安,你是否會對他說這句話?「沒問題!如果是你的話,一定做得到!」雖然這是鼓勵的一句話,但年輕員工心態未必會因為這句話就變得積極。
請注意,盡量不要跟對方說「如果是你⋯⋯」,上司這麼說,反而對當事人造成壓力,這也與他們不想在群體中過於引人注目的想法相牴觸。
首先,不妨思考一下上司口中的「沒問題」有何具體根據。關鍵在「協助和時間的承諾」。
上司或前輩的支援就是年輕員工安心的理由。對年輕員工做出承諾,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無論要教幾次都無妨,一直教到他們懂、會做為止。
這時,上司或前輩的時間安排也要一併告訴他們。許多年輕員工可能會擔心「前輩看起來很忙,現在提問會不會打擾到他?」如果事先告知無法回應問題的時段,能讓他們更放心選擇合適的時機交流。
事先決定確認進度的時間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一小時後我再來確認進度,先用你自己的方法做做看」等,這個方法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新進員工相當有效,特別適用於入職第一年,還十分焦慮不安的時期。
另一種方法就是將工作分解成幾個步驟並設定里程碑。例如先確定數量、確實核對金額、最後撰寫說明文件等。像這樣透過言語具體表達出來,年輕人就能安心投入工作。在「沒問題」三個字的背後,也存在許多需要額外說明的因素。
我經常聽到上司說:「怎麼這種事都得一項一項說明!」但逐項說明這些事情所仰賴的就是口語表達能力。為了擺脫鼓勵部屬只靠精神面和毅力的傳統風氣,這也是必要措施。
在此基礎上,請教導年輕員工以下兩項重點。第一點是先有計畫再執行的重要性:擬定詳盡的日程安排,並嚴格確認是否按預定步驟推進。若未能如期執行,請引導他們仔細檢討計畫是否存在問題。
年輕人對於計畫與執行之間的落差,往往缺乏預見,誤以為一切在掌控中,日積月累下容易釀成重大問題。
第二點是預先設想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並準備好對策:年輕人認為「如果出現問題,到時候再想辦法就好」,這種毫無根據的自信,無法預想到任何可能發生的問題。這也是年輕人在實際遇到問題時深受打擊,導致心靈受創的原因。
作者:伊藤誠一郎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11日
伊藤誠一郎 簡介
年輕員工育成研究所負責人及知識站代表董事,亦為綜合型選拔指導補習班Recot負責人。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法學部。2009年獨立創業,擔任簡報及提案能力培訓講師,後擴展至邏輯思維、職場溝通及組織管理。培訓對象涵蓋新進員工至管理層,累計授課逾300場,服務2萬餘人。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