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怎樣的開場白會變雜訊?先懂你自私又沒耐心的大腦愛聽什麼

1.怎避免讓你說的話變「背景音」?搞懂大腦運作的秘密,你也能當「溝通設計家」!自私又沒耐心的大腦,其實只關心一件事:切身相關的重要資訊。
2.當你的長篇大論沒有擊中「相關性與渴望」,在最初的幾分鐘就會失去對方的注意力。專家用新咖啡廳開幕與沙塵暴資訊為例,帶你了解抓住需求、導引出「請再多說一點」的重要性。

書名:重點/作者:史帝夫.伍德拉夫/出版社:聯經

成功的運動教練在訓練團隊準備出戰時,都會想辦法探明當週對手的狀況,包括對手球員、隊形和弱點等細節。想要求勝,就要智取。

為此,我們也要先找到對於高效溝通來說最難纏的三個敵人:落差(gap)、雜訊(noise)和迷霧(fog)

只是把文字語言丟出去,就假設接收的人自然會接收到、會理解,這種做法勢必會導致溝通不良。如果雙方的連結斷裂,溝通必會短路。

有多少次,我們開完會離場,相信大家都有共識,後來卻發現原來大家對同一件事的理解大不同?這種事每天都上演且無處不在。讓大家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很簡單,但要讓大家都有共識,可就不一定了。

二○二二年一份報告《商業溝通的現狀》,發現美國商界每年因為無效溝通付出的成本預估為一.二兆美元。報告中還強調了某些驚人的數據:

.企業領導者估計,團隊平均每星期都會因為溝通不良而浪費七.四七個小時。

.以一家有五百位員工的公司為例,每年因為無效溝通而必須付出的成本,預估為六百二十五萬三千美元。

要把訊息傳達給他人,是望之生畏的事。難上加難的是,你的主顧客(也就是人類的大腦)既自私又沒耐性。

要在溝通戰役中獲勝,首先須知道自己面對的敵人是誰。

然而,與其把「大腦的要求」想成一個問題,不如把這當成你的策略優勢。因為一旦你理解大腦運作規則,就可以「設計」溝通,讓你成為少數可以成功令人理解的溝通者。你只需要知道大腦會接收什麼樣的訊號,然後依樣包裝你的訊息。

人腦很忙碌。每秒鐘要處理約一千一百萬位元自五種感官接收而來的資訊。這樣龐大的數目自然導向下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洶湧的感官數據,而且不會瘋掉?什麼因素決定哪些資訊是最重要的?

負責處理與分類神經系統數據的,是大腦中名為「網狀活化系統」(簡稱RAS)的部位。RAS是聚焦的守門人,也監督我們維持注意力的時間。身為溝通者,它是你最難纏的敵手,也是你最好的朋友。

在生活中,甚至不會察覺到RAS所做的工作,只有在RAS拉高層級讓我們刻意注意、同時把其他資訊當成雜訊後,我們才有感覺。它是守護我們意識層次大門口的巨人,只容許VIP(意指非常重要又優先的事項)進來。

哪些人或哪些事是VIP?RAS會關注新的、意外的、有趣的、造成威脅的或具體特定的訊息,並把不一樣或出現變化的部分報上來,其他照舊如常的就放到一邊。

RAS會密切關注對個人來說有「即時重要性」的資訊,且永遠都在電光石火之間決定,判斷出此刻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換言之,VIP是和個人有直接相關的事物。

銷售人員如果要讓對方聽他們說話,他們得快速理解顧客的渴望(也就是WIIFM,What's In It For Me)。說到底,不論哪一種溝通都成立。RAS永遠只會調到一個頻道:WIIFM——有相關性的是訊號,其他都是雜音。

你我天生在做選擇時,就是以自私為導向,這是一種生存機制。你的大腦會關注的是能引起興趣、你優先考量的訊息。身為溝通者,你可以充分善用這項大腦運作基本法則,馬上訴諸對方的個人渴望。所以,請把溝通箭頭直接對準這個目標:RAS——這是前門,也是唯一的進入管道。

「不管你要跟別人說什麼,人腦注意力平均持續的時間大約只有你說話時間的一半。」

不過,你能爭取對方注意力的時間並非幾小時,甚至連幾分鐘都不到,你只有幾秒鐘。

就因為這樣,當溝通對象欲言又止、言不及義,不肯說清楚他們的溝通有什麼目的,或能帶來什麼益處時,我們會感覺到相當沮喪。

你在溝通的最初幾分鐘如何包裝訊息,會決定你是能讓對方聽你說、還是僅能成為背景雜訊的一部分。

不論是上課、說教、寫書、簡報、會議、建構網站、寫文章、郵件、會議或經營人脈時的自我介紹,一開始都要放進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元素。從某種角度來看,你永遠在推銷,聽你講話的那個人則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應該」要聽你說話。

以下這段話是很可怕的開場白,裡面看不到任何VIP:「我們是一家充滿活力且以結果為導向的顧問公司,提供各式尖端解決方案,旨在優化你的企業營運並提升你的組織表現。請善用我們在各業務領域的深入專業,以及我們對先進分析工具和技巧的掌握度,我們專門提供策略性洞見與可據以為行動的建議,可帶動永續成長並創造價值。」

這段長篇大論或許能哄人入睡,但並沒有用到相關性與渴望兩項重點,顯然不入RAS的眼。這類令人昏昏欲睡的開頭,不但沒有瞄準目標對象,還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看看改用以下手法會如何:「我們讓客戶使用率低的CRM平台轉型,帶動其潛在消費者的發掘,之後客戶的獲利能力平均提高二二%。」這些訊息讓人訝異、具體且有相關性:我想要提高獲利能力,我想要讓資源利用率達到最佳狀態,我也想要有新的消費者。請再多說一點!

聰明的瞄準目標方法會導引出「請再多說一點」的結果。

「美國田納西州富蘭克林市新開了一家澳洲咖啡廳?」我洗耳恭聽。這項資訊觸及了我的WIIFM(這本書有很多內容都是在這家咖啡店裡完成的,這家店叫艾蘿伊咖啡);至於「墨爾本發生沙塵暴?」這些事不會觸動我的警鈴,但對於澳洲人來說,這些資訊比富蘭克林市的咖啡店更重要。

美國作家米洛.法蘭克在《如何在三十秒內傳達你的重點》一書中提到:「你的案子、工作、金錢和成就,全都要靠第一印象。短短幾秒內,你和對方的內心就會形成印象,你和他們也都會據此行動,為了幫助你生存、推動業務或發展其他任何關係,你須能快速且簡潔傳達出你的重點,三十秒或更短時間內就要完成。」

不要太灰心,讓我們正向看待這件事情。由於你已經知道RAS是資訊守門員,也知道明確的WIIFM是讓你的VIP進場的通行證,對於身為溝通設計師的你來說,這代表了一大機會。

當你知道如何做到RAS友善,與其他只會吵吵鬧鬧喊著要人注意的人相比,你就有了策略上的優勢。你可以學著去設計你的溝通,讓自己在這場「焦點戰役」中獲勝。

作者:史帝夫.伍德拉夫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7日

史帝夫.伍德拉夫 簡介
畢業於范德堡大學,深耕保健與生命科學的業務發展,曾擔任顧問、培訓人員和講者。以「幫助別人練習有效溝通」為使命,推動各項活動長達逾40年,包括教授、銷售、行銷、寫作等,並歸納一套成功方程式:清晰燃料公式。他相信溝通是想法、文字與人的交互作用之下的結果。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