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世代新關係
越老越快樂,想告訴40歲的自己4件事!壯世代人生觀獨家大調查
1.2025年台灣40歲以上人口將逼近6成,研究發現40到50歲是最不快樂的年齡。當40歲進入低谷,如何讓幸福感如同U型曲線再次上揚?關鍵在為人生下半場預做準備。
2.千金難買早知道?揭越老越快樂的秘訣!商周獨家進行全台首度《壯世代人生觀大調查》,彙整全台1,000名人生前輩想給40歲的自己的4大忠告。
3.最多人後悔沒注重健康、沒多陪父母、想早點投資理財。調查彙集生活、工作、財務、人際4大面向,讓生活更美好的關鍵決定。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二○二五年,台灣四十歲以上人口達五九%,逼近六成。接近全台六成人口、四十歲以上的你,過得快樂嗎?
四十歲進入幸福感低谷!
未預做準備,恐深陷低潮L型曲線
其實四十到五十歲,是最不快樂的一個年齡。
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布蘭弗洛(David G. Blanchflower)長期研究年齡跟幸福感的關聯,累積了一百四十五國的數據,在二○二一年發表了研究結果。他發現人們的幸福感隨著年齡,並非一路上升或下降,而是呈現出U型曲線:幸福感自成年起便逐步下降,一直到約四十八.三歲時滑入人生低谷,接下來會反轉上升。
布蘭弗洛的研究發現,又稱為「老化悖論(Paradox of Aging)」,因為「越老越快樂」完全不符合人們的刻板印象。人類至今對長壽的人生了解有限,總認為年齡增長只會伴隨著失去與衰弱,因而恐懼變老,更對高齡的人生充滿悲觀。
(圖表製作者:吳和懋)|放大原圖
(圖表製作者:吳和懋)|放大原圖
四十多歲,正是被稱壯年的人生中場,是職涯、家庭生活最為活躍的時刻,為什麼卻進入幸福感低谷?長年為《經濟學人》撰稿的美國記者兼作家勞赫(Jonathan Rauch)解釋:走到四十歲,上有長輩、下有幼子,往往意識到現實的重重障礙,不免對人生感到失望。
如果你在進入低谷前及低谷時期,為人生下半場預做準備,當你度過這段日子,將迎來U型人生右側的快樂感上升期。
但假設,你並未預做準備,很有可能長期陷入低潮無法自拔,甚至讓人生變成L曲線,中年低谷持續到後半生,再也無法上揚。
因為中年障礙實在太多,勞赫認為:「中年低谷,不該是一條獨自走過的路。」
走過低谷的人,回望過去,會給過去的自己什麼建言?
商周啟動全台首度《壯世代人生觀大調查》,委託日本第一大線上市調公司GMO Research & AI,在六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期間,邀請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一千位台灣民眾回答:「想告訴四十歲自己的事」。
因為,正從低谷逐步走出的他們,回望過去,更能體會人生優先次序是什麼。
建言一》
在職把自己當自雇者,退休好找工作
這份調查,也是對即將迎接四十歲、「前壯世代」的你,最真誠的建言。
他們建議你:把自己當成是自雇者般工作!
就算你現在正在組織裡工作,但請記得,隨時把自己當成自由工作者般經營。在人生即將能活到百歲的時代裡,沒有一個組織能終生雇用你,除了你自己。
日本法政大學政策創造研究所教授石山恆貴,在調查四千七百名資深上班族後,去年出版《職業生涯不留遺憾的四十歲後的工作術》一書。他認為,工作對壯世代的幸福感至關重要,只有當員工願意主動的「塑造工作」(job crafting),改變自己的看法與作為,才能讓職務變成「自己想要的」,而非「公司指派的」工作。
他以自己的職涯為例,他曾在恩益禧(NEC)、奇異(GE)等公司擔任人資,卻因為工作千篇一律而感到厭煩。在職涯顧問的提醒下,他想起自己想成為小說家的夢想,開始在工作中找尋與寫作相關的任務,甚至在職進修博士後轉任學術界,如今成了專寫論文的學者。
商周調查也呼應了這個結果。對於工作,究竟應該興趣第一,還是收入優先?兩種選擇的支持者各占約兩成,並無某項明顯勝出。甚至,學好外語,還比興趣、收入的占比更高,考證照也緊追在後。
(圖表製作者:吳和懋)|放大原圖
事實上,工作能否帶來幸福感,興趣或收入的影響只是一時;更關鍵的,是工作者是否能感受到「工作意義」。如果我們將真正想做、退休後也能做、創業等選項加總,就成了工作選項的最大宗。
石山恆貴從研究中發現,即使受雇於公司,若是隨時有著要獨立接案、成為自雇者的準備,不但會對工作更投入、表現更專業,也會更主動去塑造工作。擁有自雇者的心態,不僅更容易找到工作意義,也等於在為退休後繼續工作做好準備。
建言二》
退而不休已是常態,40歲起重塑技能
即使AI時代來臨,外語翻譯都能輕鬆交給ChatGPT,壯世代仍認為,若時光重來,應將學好外語放在第一位!甚至越是工作滿意度高、財務滿意度高者,越是感受到外語對工作發展的重要。
加上退而不休成為常態,人們希望職涯越長越好,也讓學習的效益得以延長。例如即使到了四十歲才想重學英文,到了六十五歲等於又多學了十五年,而且還可以繼續用到七十歲,甚至八十歲。
一個流傳許久的故事是,曾有人訪問一位九十歲老太太此生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她回答:「我六十歲時想學小提琴,但是覺得自己老了而沒學。如果那時學了,現在我已經演奏三十年了。」
學習永遠不嫌遲。四十歲起,能否重塑技能(reskilling)、學習從事新類型的工作,將決定十五年後,能否在職場上繼續活躍。
《日經Business》在二○二三年七月,針對一千七百三十位三十歲到六十五歲的日本上班族進行調查。在重塑技能的項目上,第一名為學習AI或數位轉型(占四七%)、第二名為數據統計分析(占三四%)、第三名則是資安(占三一%);另外還有取得證照、財務會計、程式設計、行銷等。外語則落在第八名,占比為二一%。
建言三》
及早投資理財,退休金分三個口袋
在這次調查中,壯世代受試者「早知道要花時間投資理財」的後悔程度名列前茅,有二四%覺得最為重要,僅次於注重自己健康的四○%。
「其實忙、茫、盲是中年人的常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指出,中年世代往往「忙」著安排小孩,「茫」然存錢支付生活開銷,讓財務規畫出現「盲」點,才會一再延宕財務規畫,最後後悔沒有早點花時間投資理財。
尤其要健康的變老,就不能忽略老後的醫療照顧需求。因此退休金應該要分成三個口袋,除了一個是保住生活費的基本口袋、一個是創造現金流的投資口袋外,還要有一個專用的醫療口袋,才能避免隨年紀增加的醫療支出,降低生活品質。
建言四》
多陪父母,不再堅持誰對誰錯
日本曾有一本暢銷書名叫《別以為還有二十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五十五天》,作者中島大輔正如許多成年後的子女一般,每兩週回家跟父母吃個飯,以及春節回家待上兩天。
他實際一算,如果父母還能再活二十年,這些時間全部加起來換算成天數,也不過短短五十五天。他心底一驚:原來人生不如我們想像得長,子女們今天覺得尋常,甚至有點煩的父母嘮叨,日後回想起來,都是追悔莫及。
本次調查也印證了這個結果。最多受訪者後悔的人際關係,不是沒跟伴侶相處、也非沒花時間給小孩,甚至連自己的興趣都排在第二,最多人後悔的是:想多花點時間好好陪父母;而且年紀越大比率越高。
但即使事後感到後悔,許多人是因為過去的不快與心結,不知如何與父母相處。《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就應用了他最熟稔的阿德勒心理學,在獨力照護年老的父親時,化解了長期緊繃的父子關係。
岸見一郎在《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一書中建議,子女需要覺悟,今天不是昨天的延續,即使是熟年的親子關係,每天也都要更新。
與其「為了父母好」,而堅持自己的安排,不如放棄誰對誰錯的想法,接受現在就是父母最幸福的樣子。與其為了父母的日漸衰老與退化而憂心忡忡,不如換個角度,為父母現在「還做得到什麼」而喜悅。關鍵是持續當下、眼前做得到的事,不要放棄。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在一百四十三個國家中排名第三十一名,領先中、日、韓,是前段班。但我們能否過得更幸福?端賴今天決定怎麼做。
四十歲,是一個明白生活必須去蕪存菁、懂得斷捨離、知道怎麼為人生卸載的年齡。而所謂卸載,不是將身上的包袱全卸掉,而是減少包袱的數量,卻將每個包袱收得更精簡完整、更趨近你想活下去的重量。
美國康乃爾大學行為經濟學家季洛維奇(Thomas Gilovich)說:「比起行動所產生的後悔,人類對不行動所產生的後悔更深刻。」
比起嘗試之後失敗,動不動就放棄,你的後悔將更多。
從今天起,學著為你的人生卸載、開始練習取捨吧。
無論你是即將進入低谷的四十歲、人在谷底的五十歲、從谷底走出來的六十歲,只要依循上述建議,將人生重新排序,你將越老越快樂!
掌握「100法則」、3層次布局 靠理財賺退休金再晚也不遲!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認為,財務規畫是打造健康壯世代生活的關鍵。(來源: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提供)|放大原圖
雖然「理財要趁早」,已成了現代人打造「富足第2人生」的共識。但除了「早知道」之外,退休理財的超前部署,也有年齡專屬的策略。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認為,投資人要確保「退休金流」穩定又永續,就不能光靠單一源頭,而是要根據風險程度,分成保守型、穩健型、成長型投資,用3個層次依序堆疊出來。
保守型投資是永續金流的基底,例如:定存、還本險、貨幣型基金,風險也最低;為了提升金流效率,要再加入風險高一點的穩健型投資,例如:平衡型基金、投資型保單、債券或是不動產。若希望手頭更加寬裕,則不能忽略成長型投資,藉由股票型標的,積極參與市場。
同時,這3種投資的組合占比,也必須隨著年齡而調整,讓承受的風險隨著年齡而降低。
簡明扼要的「100法則」,最適合用來檢視當下投資配置的比率;也就是以100減去年齡,結果就是當下「成長型投資的投資比率」。
例如40歲時,100減40等於60,表示可以把60%的退休準備金,投入風險較高的股票投資。換句話說,越早開始投資,意味著越有本錢承受股票的高風險,便越可能提高金流累積的效率。
(文●吳和懋)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