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三棟房子互不打擾,沒一扇窗能看到鄰居屋內

老友想彼此照應?他們合蓋山居小聚落

建築師姜樂靜(左1)、藝術家楊偉林(左2)、建築師趙力行夫婦(圖中)與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右2)、蕭名宏(右1)在南投共建3棟房子,一起過第二人生。

建築師姜樂靜(左1)、藝術家楊偉林(左2)、建築師趙力行夫婦(圖中)與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右2)、蕭名宏(右1)在南投共建3棟房子,一起過第二人生。(攝影者.楊文財)

車子轉個彎便上了山,曲曲折折的山路僅約五米寬,遠遠的就看到台地上有比鄰的三座白色房子;走近一看,三座房子各有姿態,沒有方方正正的格局,卻迎著山風、伴著草花,自成一個小聚落。

這三棟房子裡住了六個人,包括建築師趙力行夫妻、建築師姜樂靜、藝術家楊偉林、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蕭名宏。他們是相識超過二十年的好友,在南投草屯的山腰上,一起建了三棟房子,命名為「草不草」。

兩個建築師趙力行跟姜樂靜是多年前營造東海「理想國」的戰友,該建案是三十多年前中部建築界化腐朽為神奇的傳說:一個原本位居都市邊陲、遍布垃圾的老社區,靠著一群熱血建築師整頓街區、租下舊店鋪再活用、做社區營造,變身成藝術家群聚的知名街道。

而發生在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軌跡,趙力行的建築事業遭到重挫,把重心轉向業主委造的獨棟屋;震災後,二○○○年開幕的台中二十號倉庫,是姜樂靜奠定公共建築聲名的代表作之一;馮小非則參與二十號倉庫的前期企畫,震災後投入災區復興,進而創辦了上下游新聞市集。

震後跌價的山坡地,反成他們理想國

那場震災,多年後仍然影響著他們。二○一一年某日,趙力行帶著一位客戶,來到這塊四百多坪的山坡建地,實地場勘時隨著坡度越高,客戶臉部表情也越凝重,「九二一(地震)後,南投人想到山坡地就覺得很危險。」他說。

客戶不買,是福非禍。他想起有幾個朋友曾經聊過想到鄉下住,立刻打電話給姜樂靜跟楊偉林、馮小非。現年六十四歲的趙力行、五十八歲的姜樂靜、五十歲的馮小非,三戶理念相近的人,在人生的下半場,共築自己的「理想國」。

只是每個人對於理想居所都有不同想像。譬如,一開始趙力行畫的設計圖,是一座眾人合住的整棟式集合住宅,一樓是可以創作、烹飪、飲食的公共空間,二樓以上才是私人空間。

但是總建築成本超過五千萬元,三戶財力無法負擔,趙力行說,當時如果硬要執行這個設計,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戶數、降低分攤後的費用,也就是從三戶,擴大到起碼十戶參與。

但集合住宅,就與楊偉林、馮小非對居住的想像不同。

「偉林喜歡踩在土地上的感覺,小非希望不要那麼複雜,她們想要一個有院子、有花園的住宅。」趙力行說,考慮到增加戶數可能讓後續產權、決策更加複雜,最後他們將原本的集合住宅,改為三戶獨棟的建築設計。

「雖然住在一起,但是不想要隔壁在幹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進出門還非得打招呼的人際負擔。」楊偉林說:「我們想要的是,相互照應卻又不互相打擾。」

□ 不愛鄰居都是不認識的人
□ 想跟理念相近的人住在一起
□ 不想住建商設計、統一規格的住宅
□ 建造時願意不厭其煩、溝通未來住的需求
□ 共同事務接受民主機制,小到生活公約,大至共築形式
□ 願意積極參與共同事務,不會自掃門前雪

整理:鄭郁萌

水電瓦斯都獨立,依個性分配住哪棟

如何能達成相互照應卻又不互相打擾?這塊地並不方正,趙力行便把住宅設計成依山傍谷的不規則形建築。三戶都有多扇落地窗,但每一扇窗看出去都是山與樹,無法看到鄰居的室內;房子裡沒有明確的隔間,用趙力行的話說,是「只有空間沒有房間」,好處是未來可以隨著需求改變家具擺設,自由調整房子的機能。

從買地、溝通、繪圖、申請建照到完工,整整花了五年,三戶的建地分別是兩戶一百二十坪、一戶八十坪,每戶都蓋三層樓,從建地到完工的全部費用每戶分別在一千萬到一千六百萬元之間,門牌、水、電、瓦斯各自獨立,連垃圾都是各自倒。

房屋位置也依屋主的個性安排調整:馮小非怕吵,住在最內側;姜樂靜好客,住在最外間;趙力行的妻子善於照顧人,便居中成為照顧大家的角色。

「要共居,對彼此要有足夠了解跟默契,」馮小非說:「不然連朋友都做不成,房子又不是說搬就能搬走。」姜樂靜則認為,三戶主人年齡正好分別相差六至七歲,是剛剛好的距離:「角色分工明確,趙總夫妻是大哥大姊,接著是我跟偉林,小非夫妻最小,像一家人。」

沒有特別約定,三家人常常會各自準備幾道菜,在姜宅的大桌子共進晚餐。

沒有特別約定,三家人常常會各自準備幾道菜,在姜宅的大桌子共進晚餐。(攝影者:楊文財)|放大原圖

距高鐵30分,「想不出理由住都市」

他們在二○一八年搬入,逐漸建立起相處模式:想獨處,便待在自己家;想要相聚,便繞過花園在鄰居門廊上呼喚一聲,有人答應才進屋。

趙力行的子女已成年,長居國外;而楊偉林的母親偶爾會來小住,三戶人家就圍著姜宅的大桌聊天、品酒。甚至連上下游新聞市集辦尾牙,也是跑到這裡來辦。

住了近兩年,三戶從來沒吵過架,楊偉林將這三戶命名為「草不草」,諧音「草,不吵」。姜樂靜說:「這些房子有我們的個性,我們都是不願被定型、抵抗體制的小草們,這塊地又正好在『草』屯,是個美麗的巧合。」

未來要養老,交通問題必須考慮。「這裡雖在山中,但距離高鐵站只要三十分鐘車程。」馮小非說,他們偶爾需要到其他縣市工作,交通方便也很重要。工作聯絡用網路,吃食穿著有網購宅配,也有附近的草屯市場,鄰居種的蔬菜順手就為他們捎來;行,除了自家車,也叫得到計程車跟Uber,「我想不到有什麼理由非住在都市不可。」

崇尚有機建築的趙力行,依山勢設計成線條流動的建築。3戶雖相鄰卻無法看到彼此室內,保有隱私。

崇尚有機建築的趙力行,依山勢設計成線條流動的建築。3戶雖相鄰卻無法看到彼此室內,保有隱私。(來源:王銘顯提供)|放大原圖

面對人生下半場的離別,自己選夥伴

他們也思考過未來,這裡距離最近的大型醫院僅二十分鐘,三戶住在一起,生病能互相看顧,遇到人生之痛,也能相互療癒。當楊偉林的弟弟楊偉中二○一八年因意外離世,親人好友們是靠著在這居所相聚、禱告、用餐,找回生活的正軌,看著山裡的時間緩慢流動,才能逐漸走過療傷的歷程。

人生無法不面對離別、無法不面對老去,但面對的方式與夥伴,或許能夠自己選擇。姜宅牆上的日曆旁寫著「慢慢在一起,好好過日子」,馮小非說:「三棟白房子,我們看似各自過著日子,但知道需要的時候,他們一直都在。」

日曆旁寫著「慢慢在一起,好好過日子」,是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日曆旁寫著「慢慢在一起,好好過日子」,是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待。(攝影者:楊文財)|放大原圖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