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高齡化

共有 561 則相關文章

國際

日本陸續出現中老年人涉嫌遺棄在家中斷氣的高齡父母遺體而被捕的案例。日媒指出,許多案件的背景似乎與80幾歲的老年人跟未就業的50多歲子女同住陷入生活困頓的情況有強烈關聯。 80幾歲的老年人跟未就業的50多歲子女同住陷入生活困頓的情況,被稱為「8050問題」。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有些案例的發生背景已經演變成「9060問題」。 遺棄遺體事件,逾40歲的案例呈增加趨勢 根據警察廳統計,因為遺棄遺體而被逮捕的人之中,40歲以上的案例呈現增加趨勢,其中2023年40幾歲被逮的有19人(2014至2023年平均為14.6人),50幾歲被捕則有52人(同年間平均26.3人),60幾歲則有31人(同年間平均18.2人),70幾歲以上則有24人(同年間12.2人)。 其中50幾歲至60幾歲的被捕案例雙雙創下2014年以來最多;被逮捕的人之中,40幾歲至60幾歲的逾半沒有工作,且未就業的比例隨著年齡層越高而增加。 警察廳稱40幾歲以上案例呈現增加趨勢原因時表示,「有各式各樣的因素,難以一概而論」。 不過「每日新聞」回顧完自家報導的數據之後,可確認2023年日本全國逾20人疑似因遺棄同住父母或像是父母的老年人遺體,而被以遺體遺棄罪嫌逮捕,其中嫌疑人大多為40幾歲至60幾歲,且大多數沒工作。 許多嫌疑人被捕後宣稱「不知道如何處置遺體」或是「不想與人交談」。報導推測,潛藏在這些案件背後的「8050問題」相當明顯,有些案例背景已演變到「9060問題」。此外,不少案件獲不起訴處分。 60多歲男子宣稱沒錢下葬逾90歲老父 神奈川縣1名無業的63歲男子,2023年6月因為長達半年不顧95歲老父遺體而被捕。男子供稱「沒錢所以無法舉行葬禮」承認犯案,不過之後獲不起訴處分。 另外,1名住在關東地區的60幾歲男子,同樣也沒工作,因疑似遺棄90幾歲父親的遺體被捕。男子後來因涉嫌詐領亡父的年金,以詐欺罪嫌再度被捕,後來被法院判決有罪,獲緩起訴處分。 內閣府2019年公布的「生活狀況相關調查」中,40至64歲繭居在家的人推估有61萬3000人;內閣府2023年公布的「兒童與年輕人意識與生活相關調查」,這個數字估計有84萬人。 這兩種調查均定義,除了從事興趣有關的事情或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等地外,長達半年以上足不出戶的人為「廣義的繭居」。報導指出,儘管這兩項調查不同,無法直接單純比較數字,但是可以藉此推測遺棄遺體案例中的中老年當事人正在增加。 提出「8050問題」的大阪府豐中市社會福祉協議會事務局長勝部麗子警告:「這些事件反映了當事人家庭成員走到極限,顯示出社會孤立現象的案例。」 責任編輯:倪旻勤 ...

2024.07.17

職場

▍作者簡介:小梶沙羅,日本散文作家。2019年9月於《現代商業》雜誌刊登照護父母的散文,以趣味流暢的筆調描寫長照的辛酸點滴,並探討人口老化的種種問題,獲得廣大的迴響。 踏進充滿年長者的醫院候診室時,腦中總會盤桓著這樣的疑問:這些人真的需要醫療嗎? 原則上,7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費自付額比例為1成(2022年秋季之後,也有人依年金收入和其他合計所得金額,提高自付比例為2成或3成),我猜想這條規定是不是也有影響,而我家的老父母也總是會找些理由,想到醫院去。 定期回診的有每星期六的骨科,和每月一次的綜合醫院,另外,老父母各自的眼科和老媽的牙科,也是每個月一次。光是這樣,一個月我最少就得陪病8次。 除此之外,還有頻繁的送醫要求,像老媽大驚小怪的吵著:「吃了芋頭,嘴巴周圍癢得快死掉。」或是老爸大聲嚷嚷著:「昨晚腰痛得一夜沒睡。」 尤其是老媽熱愛醫院的程度,實在令人想問:為什麼? 而且,只要告訴她「沒什麼大不了的,忍耐一下」,她就會怒髮衝冠的大罵:「你這個沒良心的女兒,沒看到我這麼難過嗎?」 老爸也不相上下,我中斷工作陪他上醫院,就在快到醫院時突然說:「我好了,回家吧。」或是在候診室裡抱怨:「早知道不來就好了。」 「你不是一直叫痛,忍耐不了才來的嗎?想回家的話,自己走路回家!」在車子上超出我忍耐極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再加上姨丈入住的地方是居住型老人設施,不是醫院,所以,每個月都必須帶他去醫院一次。另外也要幫姨媽去診所拿健骨藥和預防貧血的藥。 每個月光是陪4人上醫院,最少也得用掉10天。即使有預約,在醫院等候的時間平均1小時,看診後拿著處方箋到藥房,又要等約30分鐘。 簡言之,每3天就要陪他們上一次醫院,並且花掉半天時間。 我家附近的超市門口貼著一張寫著「救護車不是計程車」的海報,每次看到它就不禁苦笑,大家對醫院的依賴竟然高到這種地步,必須用此方法來提醒注意。 而且,他們根本不在乎在候診室裡頻頻看時間的我是什麼心情吧。老媽與姨媽都是天生的話匣子(即使是新冠疫情下需特別警惕),在候診室裡跟鄰座搭上話,就開始天南地北的聊起來。 「哦,真的嗎?太太你是從M村來的呀?我讀女中時的同學就住在M村。不知道你認不認識。她叫中村。我記得⋯⋯她是酒坊家的女兒。」 「不過那一帶叫中村的人很多。」 「是嗎?她皮膚白,長得很美。」 你讀女中是70年前的事了。而且,就算是酒坊的女兒,現在也是90歲的老太太了吧。重點是,她是不是還在世都不知道⋯⋯。 看到這種景象,充分能體會有些人不滿醫院候診室成為老人社交場的心情。 「最近都沒見到鈴木太太,不知是不是狀態不好了。」這種對話也理所當然似的在候診室裡響起,這些把上醫院當作消遣的當事人,沒有察覺到這是個黑色笑話吧。 「好久不見,最近可好?」在骨科的候診室,老媽朝著熟識的老太太招呼道。 「身體好的話,就不會來這種地方嘍。」 我在心裡對這位回答的老太太送上喝彩:「說得有理!」 這幾年,除了每年一次健診之外,從不上醫院的我,每次看到客廳暖桌上一大堆老爸媽的藥,就很想吐槽說:「你們才負擔1成耶。」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6.04

財經

選在國慶前夕,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在台南開幕了佔地約1千坪的「ZEELAND-MARK」湖美商場。活動當天,不僅董事長羅智先、高秀玲夫婦連袂出席,這座外觀宛如城堡,一口氣匯集了7-11、星巴克、康是美、21風味館等集團重點品牌的建築,更是人山人海,擠滿了排隊結帳的民眾。 有趣的是,儘管開幕活動熱鬧非凡,但對零售業者來說,關注焦點並非門市本身。大家私下最好奇、也最議論紛紛的莫過於——他們為何要一直在台南拓展大店型? 事實上,光2024年,統一超就連續在台南開出了4間大店,坪數都在300坪到1500坪之間。而便利商店的標準店型約為30坪,換言之,這些新開幕門市,至少比平時的小七大出10倍到50倍不等。 這不免令人疑惑,統一超究竟在撥什麼算盤? 多數人的第一個直覺,是店面取得相對容易。台南本來就是統一集團大本營,在地深耕近60年,手握大量資源,即便是租賃也有充足人脈,可以降低營業成本。羅智先也透露,未來大型店的基本條件是至少1千坪起跳,租約20年以上,才有可能打平投資金額。 但單純只有這個原因嗎?攤開這4間店的分布位置,顯然不是。 「這4個地方有一個共通點:當地人口本身就夠多,但是附近還沒有什麼大型商場。等於它要做生意,周圍幾乎沒有競爭者,開下去就是指標了!」台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淵臨說。 他分析,人潮多只是其一,這4間店因為商圈性質不同,各有其潛在商機。比如面積高達1500坪的ParK*Avenue,就坐落在東橋重劃區,是台南房價坐二望一的高所得區域代表,居民消費力強;而首府門市位於新河東路,過去被認為相對偏遠,如今則是從南部開車北上的必經之地,旁邊還有南台灣最大誠品、燒肉界南霸天「碳佐麻里」旗艦園區等,都正在興建。 零售業高層看統一超開大店背後3大策略更值得注意的是,商周遍訪多位零售業高層,大家不約而同指出,統一超的大店型,應該還有更深層的3個策略: 首先,它是因應台灣人口結構改變而生的「新業態」。 「10年之後,台灣的人口中位數就是50歲了。更關鍵的是,這批人的青年、壯年時期,都是和便利商店一起長大的,這代表他們老了之後的消費行為和需求,也會和傳統銀髮族很不一樣!」一位從業20年的零售業主管強調。 統一超再度於台南新開超大複合式「ZEELAND-MARK」湖美商場,集結旗下6大品牌,包括7-11、星巴克、康是美等。攝影者:商周駱裕隆 他指出,根據比台灣更早進入超高齡社會、零售業也發展更快的日本經驗來看,人們變老之後,移動範圍距離本就會縮短,再加上這群人從青壯年期就養成了使用電商和外送的習慣,方便、快速就成為他們的核心需求。 統一超2024年連開台南4大店,最多達1500坪! 名稱 開幕月 坪數 店鋪與商圈特色 ZEELAND-MARK湖美商場 10 1000坪 ・位於和緯路5段,是台南開發最早的重劃區之一。 ・賣場除了集團品牌,還有Being Spa、精品巧克力專賣店。 首府門市 7 300坪 ・位於新河東路,鄰近兩條快速道路,為交通要道。 ・7-11第七千家門市,集結7-11、康是美與星巴克。 Park 17 6 950坪 ・位於台南科學園區內。・以服務園區內上班族與附近住戶為主,更邀請在地店家進駐。 ParK*Avenue 4 1500坪 ・位於東橋重劃區,居民消費力強。 ・設有7-11 Fresh生鮮店型,並和台南晶英酒店合作現做美食櫃位。 採訪整理:蔡茹涵 目前,距離住家最近的消費場所多半是超商,其次才是超市、量販店。「一間小七能滿足的需求還很有限,但如果統一超開始測試大店,情況就不同了,」該主管舉例,從生鮮蔬果、現做餐點到生活用品,當這間大店的業種開始全部囊括,儘管個別選項可能都不多,「但它就可以填補超商、超市、量販之間的某種空白缺口,單價又不像百貨這麼高,是一個全新的業態!」 統一超總經理黃瑞典也證實,經過幾個月測試,ParK*Avenue的平均客單價,大約是標準店型的4倍,停留時間至少30分鐘起跳。初期客層以觀光客為主,經常可看見大型遊覽車整批載來,如今已漸漸回歸常態,多為附近居民,且即便是在地人,客單價也超出一般門市3倍。 「星巴克」湖美門市整體用奢華大氣的美拉德色系,搭配線條簡約俐落的家具。來源:統一超 其次,它是既有便利商店的創新實驗場。 另一位零售業高層透露,便利商店給大型店的定位,多半是「從零到一的開始」。許多創新概念都會被放入,做一些假設驗證,再抽取受歡迎的成功因子,放進後續2到10家標準店測試商模,「超過10家之後,確認可行,就能全面複製到所有門市!」 他舉例,統一超最早在店內放進博客來,就是出現在2018年台大公館商圈的大店型,當時不僅有整面挑高書牆,甚至還有沙發區、木質桌椅和閱讀檯燈。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小七店內都出現「濃縮版」博客來專區,僅保留了識別用的書牆和特殊照明,就是抽取成功因子的結果。近年在小七標準店內逐步增加的Mister Dounts、手沖咖啡、現打啤酒專區,也是同樣邏輯。 全台第二家的精品巧克力店「CupiCho」,精選義大利、西班牙、丹麥、法國及日本等地精品巧克力。攝影者:商周駱裕隆 換句話說,大型店的概念是進可攻、退可守。既能提早開發符合人口結構的新業態,又能幫助現有的便利商店門市升級。那為何其他同業不效法? 這就來到最關鍵的最後一個原因:集團多品牌優勢。 「雖然統一超經常被人詬病,說賣場裡就是自家那些2C品牌在排列組合,但光是『能夠排列組合』,就是非常厲害的條件了!」一位資深主管分析,例如藥妝的康是美、殺時間用的博客來、可聚會的21Plus,單看品牌或許都不是最強,但能像樂高一樣,依照商圈需求重組變形,就可以玩出很多新樣貌。 引進生鮮蔬果、肉品海鮮與各類進口食材與在地限定商品等。攝影者:商周駱裕隆 當然,開大型店依舊有經營成本高的挑戰,但業界觀察,一來台南的土地和店租成本較低,二來它的定位是實驗,即便測試失敗,風險也在可控範圍內。相較於實驗成功可能帶來的潛在商機,依舊值得一試。 「我們門市還有很多沒有滿足社會的地方。開大型店,有更多空間陳列,就可以把原來不在我們這邊的消費吸引過來,」羅智先進一步透露,只要符合土地面積1千坪以上的基礎條件,也不排斥在北部、中部開設大型店,目前正在積極獵地。甚至連政府BOT案,也因此成為集團重視的項目,「因為現在很多好的土地跟位置,都要透過這種手法來取得。」 目前看來,小七「百貨化」已是羅智先親自認證的集團策略之一。接下來還會如何發展?展店到哪裡?不妨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林思妍 ...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