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願景

共有 2392 則相關文章

焦點

想靠出租AI運算能力(以下簡稱算力)賺錢,只要砸大錢買AI伺服器就能成事嗎? 台智雲故事講述的是,手握大量算力,不代表客戶會自動上門,如何幫客戶找出它需要的AI、甚至為對方打造專屬AI,是這家華碩子公司經過三年摸索,如今能跨出國際的關鍵能力。 {DS_BOX_37730} 六月二十一日,當天是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與華碩,將雙方關係升級到「公私夥伴關係」的簽約儀式。對於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而言,這次,是他布局AI價值鏈的大好機會,因為舉凡國衛院需要的超級電腦、AI基礎模型、AI應用程式,華碩都有事業單位供應。 AI熱前,被疑「不知用大算力幹嘛」轉向新創與學界,自己創造出海口 然而,這幅景象,對於在一旁觀禮的台智雲董事長謝明傑、總經理吳漢章而言,這一刻,他們已經等待了超過一千天。 二○二一年,華碩承接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以下簡稱國網中心)的超級電腦團隊,成立了台智雲這家公司,當時的目標之一,就是把原本由該團隊營運、曾排名全球前二十大超級電腦的「台灣杉二號」,將該機器當中豐沛的算力,在全球找到需求方、外租出去。 將一台隸屬國家的超級電腦商業化,原本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想不到,眼前迎向他們的,不是一片光明,而是長達兩年的慘澹。 當時,ChatGPT尚未發表、根本沒有生成式AI熱潮,吳漢章回憶,每次團隊帶著滿腔熱血,登門拜訪可能有算力需求的大企業,卻總是迎來冷水,「客戶會說『不知道要用那麼大的算力幹嘛?』或『我們會用到算力,但用不了這麼多』。」 這種情況,讓身兼華碩雲端總經理的吳漢章,必須額外抽出時間,帶著台智雲團隊開發客戶。 吃了幾次閉門羹後,吳漢章心想,既然大企業還沒有需求,那何不把目光轉向規模小、但為數眾多的AI新創公司、學研機構呢?因為,這些有訓練自家AI模型需求的組織,一定用得上算力。 於是,草創頭兩年,台智雲從北到南全台跑透透,累計接觸了超過一百家新創與學研機構,這群螞蟻雄兵,成為支撐台智雲早期營運的客源;去年,它更進一步成立自己的新創加速器,自己造出海口,迄今已有數十家新創加入。 而國衛院,就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成為台智雲尋找的「螞蟻」。 攜輝達說服國衛院,成立超級電腦跨界訪問抓痛點,讓科技小白也上手 時間回到三年前,某次,吳漢章又再一次親自帶隊,到國衛院拜訪時任院長梁賡義,為了提高提案的成功率,他還找輝達的台灣團隊,一起說服對方。當下,他們告訴梁賡義,如果國衛院有一台類似英國「劍橋一號」的超級電腦,一定能夠加速基因配對、新藥開發的速度,屆時,整個醫療研究都會加速。 當時,劍橋一號因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研發公司)加持而聲名大噪,深感科技確實能加速醫學的梁賡義,當下答應吳漢章與輝達的提案。 不過,從那天起到雙方正式簽約,又經過了整整一年。吳漢章回憶,在那一年裡,台智雲的工程師必須不時與國衛院的研究人員做「訪談」,問對方:你希望AI可以幫你什麼?你認為一套好的基因分析軟體,應該達到什麼樣的AI功能? 「他們懂臨床技術、研發藥品,不懂AI;我們懂AI,但不懂他們的專業,」吳漢章說,這個類似田野調查的做法,最大用意,就是把「需求找出來」。 就是因為如此,台智雲去年開發出AI工具平台:OneAI,主打可以讓不會程式編碼的「科技小白」,只要三個步驟,就可完成基因二級分析。國衛院也因為導入這項工具,加上超級電腦的算力輔助,讓基因配對時間,從三天縮短成一小時。 「其實這個平台,技術不難,難的是『了解客戶』,如果當初我們不夠了解客戶,也不會有這個平台的誕生。」吳漢章說。 算力租賃、運算中心需求爆發!它從挨家挨戶找客戶變客戶主動上門 除了基因定序,還有國衛院的研究人員透過台智雲為他們客製化的AI分析軟體,分析肝臟組織裡的腫瘤,藉此計算出該用強度多強的超音波治療,減少過程中,因超音波強度過強,導致皮膚、骨骼甚至臟器遭到燒傷的風險。 當基因定序、肝臟組織分析等種種AI應用落地到國衛院各個部門,該機構對於算力的需求,也因此陡升。二二年,台智雲與國衛院正式簽約,由前者為後者在苗栗打造一台專屬的超級電腦,內含四十八顆輝達AI晶片系列A100。 這座機房,就是當初華碩、廣達、台灣大與國網中心花4年打造,造價高達50億元的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也是台智雲目前的算力來源。來源:華碩提供 原本的慘澹,也在前年底迎來曙光。當時,ChatGPT問世,開啟AI新紀元,台智雲從必須挨家挨戶找客戶,變成客戶主動上門;其算力滿租率,也從先前的兩成,到現在穩定維持在七成至八成,「有時候甚至超過九成!」吳漢章說。 不只如此,也因為全球進入AI算力的軍備競賽,許多大型企業、政府機關,都想要布建自己的算力中心,但因為一座算力中心,必須把一千台伺服器彼此連結,還要搭配對應的機電設備、空調系統,全球有建廠經驗的業者鮮少,而這,更成為台智雲過去一年以來最熱、貢獻其年營收高達八成的業務。 由於今年營收將上看十位數,未來幾年的租賃算力、算力中心代工生意,也可望節節上升。因此,目前員工數約八十人的台智雲在近期啟動上市作業,邁向當初施崇棠在時任科技部長陳良基請託下,拍板成立這家公司、為台灣打造「下一個台積電」的目標。 未來,也許眼前這股運算中心興建熱,會有冷卻、甚至泡沫化的一天,屆時,誰能留下不被淘汰,也許關鍵就在,那個主動找需求、努力造出海口的能力。 ...

2024.06.27

財經

AI(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在加速ESG的落地,成為永續轉型的全新機遇!AI的大量應用,正為碳排管理與減排策略帶來新的驅動力量。例如,透過AI分析能源消耗數據,企業能更精準的評估碳排放,並尋找最佳的減碳路徑。 此外,在智慧供應鏈方面,AI也能預測供應鏈風險、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再者,AI技術能夠強化ESG數據的透明化,以AI技術有效率的處理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就能將企業的ESG表現透明揭露於永續報告書。 AI正在改變永續轉型的遊戲規則 今年5月,由國際電信聯盟於日內瓦舉行的「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全球高峰會(AI for Good)」就聚焦在AI的全球合作、監管與治理、標準建設等議題上。會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直指,AI正在改變人類的世界和生活,AI可以推動永續發展,也可能改變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遊戲規則。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鮑丹-馬丁也強調了AI的變革潛力。 面對AI浪潮,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除了自身專注於永續轉型,並長期投入產業數位賦能的關鍵角色,協助中小企業在面臨減碳與AI轉型雙重課題時,能透過借鏡產業經驗,找到適合自己轉型路徑。中華電信日前與商周集團再度合作舉辦《2024永續供應鏈高峰論壇》,邀請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佳世達集團、可寧衛等專家代表及企業領袖分享經驗,一同探討加速永續與AI雙軸轉型的關鍵思維與手段。 「只想做到『符規就好』的企業是最可憐的,他們絕對拿不到綠色轉型的好處!」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在論壇中特別強調,從許多國際級企業來看,供應鏈進行永續轉型的影響,將遠遠超過企業本身的價值。他指出,企業如果不能協助上游減碳,將會失去差異化,在供應鏈中的價值,也將逐步被取代。 中華電信攜手供應商,加速供應鏈永續轉型 志在提前達標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 「企業大多數的碳排放來自範疇三,這絕對需要供應鏈一起努力才能共同達成減碳目標。」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指出,中華電信是台灣唯一通過SBTi溫室氣體淨零目標驗證承諾2045年即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電信業者,目前積極運用AI科技加速減碳,同時擴大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預計2030達成資料中心(IDC)100%使用綠電,並進一步在2040年達成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簡志誠也強調,中華電信會與供應商一起努力,包括透過「供應商淨零永續學園」平台、「減碳路徑規劃工作坊」等各種方式,協助供應商強化永續實力。 大轉型時代,動作快者就是贏家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也指出「雙軸轉型」的新機遇。他說明,世界正在急速變化,包括氣候風險、科技爆發、中美競爭、川普2.0、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巨大變局發生後,更讓全球急於重建韌性供應鏈。 「沒有數據基礎,就無法談AI;在這個大轉型時代,誰快,誰就贏!」簡又新說,AI協作雙軸轉型是大勢所趨,AI能將使用於提升營運效率、精準的市場預測、綠色供應鏈管理、ESG資料管理及碳管理上,有著巨大的潛力。他引用歐盟與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指出,妥善運用數位科技,能有效提升企業節能減碳效率 高達20%,而目前全球數位科技能耗約占總能源消耗的8%-10%,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2%-4%。相較之下,相較於耗用的電力,AI對於大幅減碳仍帶來重大貢獻。 先做先贏!跟隨者恐將淪為輸家 佳世達集團董事長曁執行長陳其宏 「先做先贏!」佳世達集團董事長曁執行長陳其宏強調,「如果只做跟隨者,一定是輸家!」供應商數量高達1200家的佳世達集團,在供應鏈減碳的作為,堪稱科技製造業的典範之一。 他指出,對於擁有多達210家企業的「佳世達大艦隊」而言,以大帶小、發揮影響力、提升永續力,一直是首要的原則。「透過產品的設計來減碳,是最有效的」陳其宏舉例,佳世達致力於從源頭的綠色產品設計開始,讓產品的碳足跡持續減量,並擴大低碳材料的使用率,一直到供應鏈的綠色轉型,藉由協助供應商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目標要在2030年供應鏈減碳30%。 中華電信積極扮演供應鏈中的「賦能者」與「協創者」 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 「秉持『永遠走在最前面』的精神,廣結同盟、互利共榮,就是中華電信推動永續數位轉型的理念!」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引用國際統計平均數據指出,電信業者的範疇三碳排放平均佔整體72%,因此淨零目標的達成,絕對需要與供應商夥伴合作才能達成。蘇添財說,中華電信在供應鏈中同樣積極扮演「賦能者」與「協創者」的角色,推動供應鏈永續轉型,與供應商夥伴攜手合作落實ESG,包括制定中華電信供應商行為準則,且基於準則建立供應商ESG管理計畫並推動落實,將ESG納入評選機制,透過永續夥伴分級制度及供應商投標資格規定等,鼓勵供應商夥伴一同朝永續邁進。 思維轉變,用電大戶也能轉型為淨零新經濟 可寧衛營運長曁大云永續總經理陳聰田 雙軸轉型不僅勢在必行,也開始產生新的淨零新經濟模式。可寧衛營運長曁大云永續總經理陳聰田舉例,該公司在三年前買下一座個造紙廠予以改造。第一步是建造機械分選設備,把具有高熱值的廢棄物變成燃料,然後再建造新的燃料鍋爐,產生的蒸汽先發電,發電之後的蒸氣再用到製程上。如此一來,一個月可產生二百萬度電,幾乎可以自己自足,未來碳排量可以降至每年一萬噸以下,成為一個將高耗能產業轉變成循環經濟的案例。 以大帶小,帶動供應鏈轉型,擘劃產業前景 PANEL對談環節。右起:商周集團朱紀中永續發展顧問、中華電信研究院蘇添財院長、佳世達集團陳其宏董事長暨執行長、可寧衛陳聰田營運長暨大云永續總經理 在本論壇中,與會專家與產業代表一致認同,如同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強調,永續轉型絕對是整個供應鏈的重大議題;同時,應用AI的力量,以大帶小,由產業龍頭率先賦能供應商,增加淨零轉型的實踐能力,將決定全球供應鏈的未來前景。 ...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