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還債

共有 486 則相關文章

財經

當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美股飆升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普遍認為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一個明確的結果,總可能引發初步的緩解性漲勢,較令人意外的是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川普提名了一系列強硬派人士擔任政府高階官員,表明他計畫推行一項激進的議程,包括實施全面關稅和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許多經濟學家警告,這可能導致通膨與財政赤字迅速上升。 究竟股票投資人有沒有因為忽視高估值與川普經濟學潛在的負面影響而自掘墳墓? 美股雖大漲,醫療股卻受衝擊 但,股市做為大眾最密切關注的經濟晴雨表,似乎未表現出太多擔憂。從投票以來,標普五百指數即使經歷了小幅回調,仍上漲約三%。小型股的主要指數則上漲了五%。大企業的相對借貸成本也降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而比特幣等投機性資產則大幅飆升。 但在表象的背後,股市的各個部分並非都如此平靜。例如,一個由花旗銀行創建,可能對政府削減預算敏感的股票指數,自選舉以來已下跌八%;而醫療保健類股則因疫苗懷疑論者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 Jr.)被提名為衛生部長而受到衝擊。 對關稅和更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可能引發通膨的預期,也讓二十七兆美元的公債市場參與者感到不安。 但,這些矛盾的訊號為交易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些關鍵問題:究竟股票投資人,有沒有因為忽視高估值與川普經濟學潛在的負面影響而自掘墳墓?還是他們最終會被證明是對的? 跟著利率的下降趨勢,資本市場專家早為股市上市和購併活動復甦做好準備,而選舉結果更是添了一把柴火。因共和黨同時掌控國會兩院和白宮,投資者認為川普政府能輕鬆實現企業減稅與放鬆監管的承諾。同時,更具爭議性的提議如徵收關稅,則被許多投資人、銀行家視為一種「談判策略」而予以忽視。 圖表製作者:王貞懿 樂觀者:加關稅反增美股吸引力 管理著約八百六十億美元資產的投資顧問公司Fort Washington Investment Advisors聯合投資長希普利(Chris Shipley)說,「我們認為,自投票以來,市場表現得很理性。」即使是主流經濟學家認為總體上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的政策,如大幅提高關稅,也可能因對其他國家影響更大,而相對增強美股的吸引力。 「『美國優先』的政策,毫無疑問的會讓美國相對於其他國家受惠。」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貨幣和商品團隊的美國投資長赫爾(Kay Herr)表示。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和債券投資者擔憂,川普的政策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問題。儘管多年來人們一直擔憂經濟衰退,當前經濟已處於意外的強勁狀態,包含國際貨幣基金(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布蘭夏德(Olivier Blanchard)在內,一些人甚至擔心經濟「過熱」,將導致通膨再次上升。 競選期間,川普提議對所有美國以外生產的商品徵收一○%關稅,對中國生產的商品則高達六○%。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上述成本主要由徵收國的消費者承擔。同時,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將剝奪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巨大來源、推高工資,削弱企業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能力。 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近日預測,川普的政策將拖累二○二六年的GDP增長,並使美國聯準會(Fed)更難將通膨拉回到二%的目標水平。 美國聯準會官員強調,他們不會在任何政策正式公布前做出預判。但債券投資人已下調了對明年降息幅度的預期。 持疑者:公債殖利率飆恐釀拋售 根據目前利率期貨市場的預測,二○二五年底,Fed利率將從現在的四.五%至四.七五%降至約四%。但九月時,投資人預期此數字會降至三%以下。同時,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自九月中旬以來上升約○.八個百分點,達四.四%。三十年期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也在上升,現已接近七%。 赫爾說:「債券市場非常關注赤字和財政擴張,而股市似乎專注於放鬆監管與成長的面向。」但「在某個時候,較高的(公債殖利率)將對股市構成問題。」 部分的理由是,更高的公債殖利率提供了一種比股票風險低得多,但回報誘人的替代投資來源。但更重要影響可能來自殖利率進一步上升所傳遞出的警告訊號。 景順(Invesco)全球首席市場策略師胡珀(Kristina Hooper)指出,「二○二四年是美國首次在償債上花費超過整個國防預算的一年。長遠來看,我認為此情況不可能持續,因此我們需要擔心發生類似於小型(英國)特拉斯事件的可能性。」 二○二二年,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試圖推行數十億英鎊無資金支持的減稅計畫並增加借貸,這引發了英國政府債券的大規模拋售,並波及貨幣和股票市場。 策略師和投資者強調,美國公債市場的結構和規模,使這種「債券自律行動」不太可能發生,但許多機構已經開始更加關注這種可能性。而川普及其顧問否認這些對經濟議題的擔憂。 近年來,經濟學家們一再低估美國經濟的韌性,即便是持懷疑態度的投資人也不敢輕易押注美股下跌。 荷寶(Robeco)多資產策略負責人格雷厄姆(Colin Graham)說,市場的確存在風險,「但現在我們遇到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是錯過股市行情的上漲。目前動能非常強勁。」 ...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