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達利歐

共有 106 則相關文章

管理

每個人都會犯錯。主要的差別在於,成功者會從錯誤中學教訓,失敗者則不會。把文化打造成敢於犯錯,好讓員工能從中學習,就會快速進步,減少重大失誤。在強調創意和獨立思考的組織裡尤其如此,因為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經說過:「我不是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上萬種不管用的方式。」 犯錯會使你痛苦,但你不該讓自己或別人逃避痛苦。痛苦是個訊號,代表出了差錯,而它也是稱職的老師,提醒人不該再重蹈覆轍。為了從自己和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你必須坦白而公開地承認錯誤,並努力防止再犯。而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人會說:「不用了,謝謝,我不吃這套。我寧可不必去應對這些事。」但這並不符合你和公司的最佳利益,而且會阻礙達到目標。在我看來,假如你回頭去看一年前的自己,對於自己做的蠢事並不感到驚訝,那你還沒學夠。儘管如此,會擁抱錯誤的人卻寥寥可數。這樣的狀況應該要改變。 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一錯再錯的文化一個最令我難忘的錯誤發生在1990年代初期,當時負責交易的員工羅斯忘了幫客戶下單交易,現款就晾在那裡,等發現錯誤時,客戶已虧了(實際上是橋水,因為我們必須賠償損失)一大筆錢數十萬美元。損失很慘重,我大可把羅斯開除,以藉此表明公司不容有絲毫差錯。但那樣會適得其反。我會損失一個好員工,而且這只會鼓勵其他的員工隱瞞錯誤,那樣的文化不僅不誠信,還會大大削弱學習與成長的能力。假如羅斯沒有經歷那樣的痛苦,對他和橋水都會更糟。 我沒有把羅斯開除的理由,遠比開除他要來得充分。我向他和其他人證明了,犯錯沒關係,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則不行。在塵埃落定後,我和羅斯一起建立了「錯誤日誌」。交易員會把錯誤和不良後果全部記在上面,好讓我們能追蹤並按部就班地解決。它已成了我們在橋水最強的工具之一。在我們的環境中,成員都了解「那件事你處理得很糟糕」之類的話是為了幫忙,而不是懲罰。 當然,在管理犯錯的員工時,分辨以下的差別很重要: (1)能力強、犯了錯會自我反省並虛心從中學習的人。(2)能力差的人,或能力雖強但是無法擁抱錯誤並虛心學習的人。 時間一久,我發現聘用像羅斯這樣會自我反省的人員,是我所能做到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這種人並不好找。我常認為,家長和學校一直過度強調答對的的價值。在我看來,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最不會從錯誤中學習,因為他們被制約成把答錯等同於失敗,而不是學習機會。這對他們的進步是一大阻礙。聰明人善於擁抱錯誤與缺點,表現會遠遠勝過能力相同但過於自負的同儕。 要認清錯誤是事物演進過程中自然的一部分。假如不介意在正確的路上犯錯,你就會學到很多,並提高績效。但假如無法忍受錯誤,你就不會成長,把自己和周遭人都搞得很慘,你的工作環境則會充斥著小心眼的中傷和惡毒的酸言酸語,而不是健康、誠懇地追求事實真相。 你對正確的渴望不能超過對事實真相的追求。貝佐斯形容得好:「你必須願意接受一再地失敗。假如你不願意接受失敗,那就必須非常當心自己無法創新。」 a. 要把失敗當好事。 人人都會失敗。你所看到任何人的成功,只是在你所關注的事情上成功,我保證他們在其他很多的事情上也曾失敗。我最敬重的人是正面看待失敗、吸取失敗教訓的人,對他們甚至比對成功之士還敬重。這是因為失敗是痛苦的經驗,成功是愉快的經驗,與直接成功相比,失敗、改變,最後成功所需要的特質更為豐富。直接成功的人鐵定不會挑戰自己的極限。當然,最糟糕的人就是失敗卻認不清,也不去改變。 b. 不要為自己或別人的錯誤懊惱。 要珍愛它!一般人都會為自己的錯誤而懊惱,因為目光短淺,只看到糟糕的結果,而看不出犯錯是求進步的必要環節。我曾聘請的一位滑雪教練,也指導過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他告訴我,喬丹沉醉於自己的錯誤,把每個錯都視為改善的機會。他了解錯誤就像在玩小拼圖遊戲,你完成一個,就會功力大增。你從錯誤中學習的教訓,將來都會避免你犯下成千上萬個類似的錯誤。 不要擔心一時成敗,而要放眼於達成目標。拋開不安,把心思花在達成目標上。反省並提醒自己,他人精準的批評是你能得到最寶貴的反饋。想像一下,當滑雪教練告訴你說,你跌倒是因為滑行時重心沒有適切轉移時,要是你當他是在指責你,會有多蠢和多無濟於事。這就跟上司指出你在工作過程中的缺失沒兩樣。改錯再往前進就行了。 不要糾結於「抱怨」與「讚揚」,而把心思花在「精準」與「不精準」上。在意他人「抱怨」與「讚揚」或是「正面」與「負面」的評價,會阻礙你在反覆的工作流程中學習。要記得,已經發生的事就讓它過去,除了吸取教訓,再也無關緊要。也要捨棄聽虛假讚美的需求。 在經歷痛苦時,要記得反省。要記得這點:痛苦全都在你的腦袋裡。假如你想進化,那就需要直搗問題和痛苦。正視痛苦,你就會把所面對的矛盾和問題看得更清楚。反省並解決問題,你就會長智慧。痛苦和挑戰越大越好。 a. 要自我反省,並確保員工會自我反省。 遇到痛苦時,動物的本能就是「戰鬥或逃跑」。你反而要自己冷靜下來並加以反省。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是起因於事情有衝突,也許你是遭逢了悲慘的現實而不能接受,像是朋友過世;也許你是被迫承認缺點,而挑戰到你對自己的看法。假如你能清楚思考背後的因素,對於了解事實和要怎樣因應,你就會學得更多。自我反省是一種特質,區分人會奮起或一蹶不振。要記得:「痛苦+反省=進步」。 b. 要知道,沒有人能客觀看待自己。 我們全都該力求客觀來看待自己,卻不應期待人人都能把這件事做好。我們全都有盲點;人天生就是主觀的。因此,人人都有責任幫助別人去了解真實的自我,方法則是給予誠實的反饋,加以責成,並以開放的心態來解決彼此的歧見。 c. 要教導並強化在錯誤中學習的道理。 如果要鼓勵人員把自身的錯誤開誠布公並加以客觀分析,管理者就需要培養文化,使它成為常態,並懲處壓抑或掩蓋錯誤。我們做到這點的方法是把話講清楚,任何人所能犯下最糟糕的錯誤,就是不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這就是為什麼橋水規定要使用問題日誌。 要知道什麼類型的錯誤可以接受、哪些無法容忍,不要讓員工犯下不能接受的錯誤。為了透過嘗試和錯誤來學習,在考慮你願意容許什麼樣的錯誤時,要權衡錯誤的潛在損害和累進學習的益處。在界定我願意給員工的空間時,我會說:「我可以容忍你刮壞或弄凹我的車,但我不會冒風險讓你把車子弄到面目全非。」 摘自《原則:生活與工作》☛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實踐版《原則:屬於你的引導式筆記》☛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DS_BOX_21503} 責任編輯:張慧妮核稿編輯:張勝宗 ...

2023.02.25

職場

約在四十年前,我偶然開始思考自己的現實遭遇,並且提筆寫下我成功應對現實的一些原則。最初我從個人投資方面著手,接著一步步為我創辦的橋水公司打造了企業文化,然後逐漸在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確立各種原則。這使我們對尋求的目標、現實世界運作之道,以及對不同處境中做好決策所需的各項原則,有了極為明確的認知,因而更為成功。 這些原則大都很明確,因此能把它們編寫成電腦程式碼,然後讓電腦比照人腦的方式來吸收當中資訊,並做出各種與我們人類不相上下的決斷。這使我們能以更快速、更不情緒化地做成更多複雜的決策,進而走向下一階段的大幅成長。 秉持原則來思考的過程,也改變了我對所遭遇的一切現實的看法,從而找出更有效應對現實的方法。我看清楚,大多數事情總是反覆不斷地發生,但有或大或小的差異,這是因為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始終隨著時間流逝而重複和進化。我觀察到,世事一貫如此,在時間長河中推動萬事萬物的向來是因果關係。 把自己與世界想像成一台機器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組組相互搭配運作的複雜機器那樣,在時間推移的過程裡不斷地彼此互動。我們每個個體都是由許多不同的零件(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組成的複雜「機器」,於是能夠產生思維、夢想、情緒以及獨特個性等的方方面面。 我領會到,昔日發生過和當下正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像機器那樣運作,並且一起進化,由此創造出我們日常經歷的現實情況。藉由辨識日常現實的各類型態,和發展自己應對現實的種種原則,我能夠更妥善的準備,好去處理、甚至影響任何迎面而來的事情。擁有良好的處理問題原則,正是橋水公司和我的成功之道。 原則是什麼?原則是一種途徑,藉由原則可以應對現實,獲得人生所求。原則可以被反覆應用於各種類似的處境,好幫助你達成各式目標。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必須回應所面臨的諸多突如其來的情況;如果沒有原則,將被迫個別且不經思考地因應,彷彿我們是第一次經歷這些事。而倘若我們擁有妥善處理這些境況的優質原則,視為「情景再現」,我們將能夠更加迅速地做出更高品質的決策,生活過得更美好。 如果你寫下每回體驗的每件事(例如小孩誕生、失業、與人爭執),分門別類,記錄和彙整其處理方式,很可能會發現,在成千上百的事項裡,只有少數幾件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或許你想實際驗證一下。只要你出手,就會明白我所言屬實,也將著手建立一個清單,列出自己必須思考並建立原則的事物。 為什麼你需要有原則?擁有一套良好的原則,如同收藏了一組有效的成功方法。所有持續表現優異的成功者都有其創造成功紀錄所依循的決策法則。你的整套原則基本上是你日常生活奉行、靠自己努力而成的信仰。 為什麼你必須擁有自己的原則?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因此需要各項專屬的原則。儘管你可以從其他人獲取一些原則,但這些原則必須符合你所需。你必須深切信守並且將其內化,好能習以為常地遵循。你和你的原則必須相符,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原則不是唱高調或講求政治正確,畢竟你不是真心相信。 為什麼你應當寫下自己的原則? 如果你寫下自己的各項原則:1. 你將對這些原則深思熟慮。倘若你停下來思考自己應對種種境遇的原則,而且寫進筆記裡,那麼日後處理類似處境並且反省這些原則時,將會更加深入思索,使你的各項原則進一步優化。 2. 你會用更具有原則的方式思考。我所說的基於原則的思考,意味著從更高層次觀察現實、留意多數事情大體上基於一些相同的理由反覆地發生,並思量你應對這些事情的各項原則。你會發現,經由這個省思和寫下種種原則的過程,你的觀點將有所轉變,而且會自然而然「昇華」到更高層次,這將引導你用更為由上而下的、秉持原則的方式來理解事情。你將超然於突如其來的繁雜紛亂事物之上,而且將看清它們多數只是「情景再現」,藉由你的原則將可妥善處理。你也將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更透徹地明瞭自己的處境,以及進一步了解因果關係。你將洞悉種種前所未見的重要模式,為了獲致更好的成效來改變作為。 比如說,我不斷觀察自己如何應對慘痛的境遇,並且處理得好,有時則很糟糕,由此領悟到痛苦+反省=進步的原則。隨著一再親自證實它真確無誤,這條原則變得益加清晰明白,並且被我內化、養成對艱困境遇的慣性反應。苦難的處境自然而然地引領我自省,以求進一步領略各種現實境遇的作用,和探悉如何更有效應對它們。 你昇華得愈高,會愈有效地應對現實處境、形塑結果,進而達成目標,而且那些看來無比複雜的事情,也將變得簡簡單單。你將能夠更妥適地理解和處理現實,而且你的人生將更加美滿和成功。 3. 你的溝通能力將優化,他人從而更理解你,你也能更理解他人。提筆寫下自己的各項原則,有助於你與他人相互學習、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及更有效的合作。因此,我期許每個人把種種原則寫成筆記。 我很想知道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賈伯斯(Steve Jobs)、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等人秉持的各項原則,以求明確理解他們追尋的目標、如何實現目標,以及比較方法的不同之處。我也想了解那些想得到我的選票的政要和所有在決策上會影響我的人所珍視的原則。此時此刻,明白我們所持原則實為至關緊要之事。我想知道作為家庭、社群、民族一分子和跨國友人的我們,是否有能緊密連結的共通原則,或者是否存有導致我們彼此分化的對立原則?這些是什麼樣的原則呢?明確來說,我很高興能藉由寫下各項原則,讓自己在辭世後對孫輩提供建議,使他們在年齡夠大、足以理解原則時用得上。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費時耗力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只需著手做筆記,然後看看會產生什麼結果。我期望這本筆記書猶如你個人的庇護所,讓你能夠投入其中,深思正在發生的一切,並考慮善加因應之道。你在筆記裡寫下的種種省思,將成為你最有價值的資產。我有信心,只要你著手去做,人生將突飛猛進。 思考並且決定(1)你想要什麼,(2)什麼是正確的(3)如何根據(2)以達到(1)…… ……抱著謙卑和開放的心態,你就能想出最好的方法。 《原則:屬於你的引導式筆記》☛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DS_BOX_34644} 責任編輯:張慧妮核稿編輯:張勝宗 ...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