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農地長出美術館 全球最大戶外藝術節振興鄉村 越後妻有地區最著名的就是三年一次的「大地藝術祭」,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戶外藝術節試圖藉著藝術創作,結合自然農產等,吸引人們來到山林野地,認識地方特色,重新振興地方經濟。策展人北川富朗找來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並徵招國際義工,讓藝術家直接進入鄉野創作,了解地方的風土民情,甚至使用當地材料技藝,創造出屬於越後妻有地區特色的藝術作品。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活動範圍幅員遼闊,有山林野地,以及廣闊的農田,特別這個地區正是越光米的產地,大片的梯田與黃金稻穗,成了藝術祭重要的景觀特色。不過其中還是有一些重要的永久建築據點,提供遊客觀光服務,遊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規畫,搭乘區間列車或是觀光巴士前往各據點及周邊參觀。 來源:李清志提供 來源:李清志提供 位於松代的「農舞台」建築是由MVRDV所設計,一走出車站就可看見類似蜘蛛或章魚一般的特殊造型。農舞台除了展示空間之外,也設有「里山食堂」餐廳提供當地農產料理的套餐,用餐空間的大片落地窗玻璃外,正是綠油油的梯田,還可以看見藝術家的作品散落其間,一面用餐一面享受戶外田野景觀,充分享受里山自然之美。農舞台建築前方由草間彌生所設計的「花開妻有」,也是永久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顏色鮮豔張牙舞爪的異型花朵,成為當地重要的地標象徵物。 位於越後松之山的「森之學校」,是一座森林中的地標建築,鏽鐵色的建築,猶如一條盤據山林的蛇,高聳的塔狀建築則是昂首的蛇頭,可以登高遠眺山林。 建築內是自然科學展示與教學,讓大人小孩來到這裡,可以更深入了解當地自然生態的多樣性,這裡更是昆蟲迷的天堂,展示眾多昆蟲標本。除了森之學校建築,也非常建議大家走進附近森林裡,森林被稱作是「美人林」,不同的季節在森林中漫步,都可以體驗美麗的四季自然美景。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則是由建築師原廣司所設計,清水混凝土方形的建築,有一座寬廣的水庭,是阿根廷藝術家林德羅・厄利什( Leandro Erlich) 的作品《空之池》,可以反射周邊建築以及天空,造成虛實混淆的特別效果。 新幹線化身移動美術館 整個「大地藝術祭」充滿著鄉野奇幻色彩,作家田島征三把已經廢棄的小學校改造成體驗型的「空間繪本」美術館。在古老木造建築裡,出現了顏色繽紛漂流木雕塑,懸浮吊掛在空間中,令人有如置身色彩豔麗的繪本世界裡。 建築師馬岩松所帶領MAD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光之隧道》,更是叫人驚豔!他改造了七百五十公尺長的舊清津峽隧道,特別是最後一段隧道,利用不鏽鋼板與水池,反射清津峽的波光粼粼與山林天空影像,成了藝術祭中最受歡迎的景象。 行駛於新潟至越後湯澤的「現美新幹線」是一輛移動的美術館,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快速的美術館,這輛列車當年配合大地藝術祭,成為許多藝術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列車。整輛車以黑色為基調,塗裝是藝術家蜷川實花的攝影作品,車廂內就有如安靜的美術館一般,隨著不同時節有不同的展出。人們坐在列車的沙發客廳中,欣賞著牆上的畫作,令人有種超現實的感覺! 夏天的大地藝術祭非常熱鬧充滿生氣,但是有一年工作人員告訴我:「其實越後妻有的冬天也非常美!」因為她的這句話,我們在冬天又去了一趟大地藝術祭,在雪白的冬日來到越後妻有地區,果然美到令人心碎,只可惜「現美新幹線」列車,因為疫情的影響,已經在二○二○年結束行駛,非常可惜。否則大地藝術祭搭配「現美新幹線」,就是最完美的藝術旅程了! ... 2024.05.23
職場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二十有成 點滴付出形成正向力量 在政策主導下,太陽能光電板在中南部農地遍地開花,卻僅有少數作物適合在缺少光照區域的條件下生長,為了讓地力發揮效益... 2024.06.12
焦點 氣候變遷下的水利新解,推動與水共存的永續生活 賴建信提出「在地滯洪」政策,針對中南部較低窪地帶旁的農田進行「在地蓄水」,透過加高田埂,讓雨水留在農地裡且不影響農地種植如甘蔗等作物... 2024.10.15
生活 台中豪宅間發現古早味聚落 南屯老街逛百年藥行、餅鋪與打鐵店 鯪鯉即穿山甲,居民發出巨大聲響喚醒冬眠的穿山甲,請牠們為農地翻土,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還曾創下「最多人踩木屐遊行... 2024.05.09
MIT-U企業探照燈 做POS竟跑去務農!下田找痛點 國興換腦大作戰 花十年成為農民背後「省錢王」 不管是農企業或產銷班,只要農友願意定期記錄,這些第一線收集到的數據,不只轉化為全面的農地管理紀錄,更能直接與產銷履歷系統串接...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