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賴蕭配

共有 16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大選可能變危機」,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游梓翔在臉書表示,台灣大選最近在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首頁被置頂,登出該組織研究員的分析;針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勝選,ICG都提出建議。 游梓翔表示,ICG的使命是「避免戰爭、形塑政策、促進世界和平」。首頁下方是大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烏克蘭/俄羅斯」,這告訴你在ICG眼中,台灣選舉可能成為潛在危機。 他說,但台灣部分媒體,卻選擇「報喜」多於「報憂」,說ICG分析台灣大選結果「會是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要避免危機,不能不了解ICG對「如何避免選後緊張升高」具體提出了哪些提醒。 ICG只給了民進黨和國民黨建議,游梓翔表示,因為文章說「民眾黨沒有現實的勝選可能」(the TPP has no realistic prospects)。 如果是賴清德勝選。游梓翔表示,ICG建議,一,私下和北京溝通,表達願以兩岸能接受方式維繫關係。二,如上述無共識,就重回2016路線,承認1992歷史事實,並表明遵守現存法律框架。三,訴求北京對推進兩岸關係的興趣,表達在開放觀光、學生交流,以及執法和海上安全上有合作意願,並以此為條件要北京降低對台軍事經濟施壓。 若是侯友宜勝選,游梓翔表示,ICG建議4點,一,兩岸將重回92共識,兩岸關係至少獲得一段時間改善。二,換黨執政讓北京找到重啟兩岸對話的台階。三,國民黨應管理北京預期,強調兩岸進展須以台灣社會接受,包括降低大陸軍事活動之方式進行。四,國民黨應讓美國知道會強化威懾並續推防務改革。 游梓翔表示,看完這些建議,他的結論是,賴清德如果要這麼友善,又要找「兩岸可接受」方法、又要具體朗讀「蔡英文台詞」,又要推「兩岸合作」,不必等選後,現在就該做。但「台獨工作者」想只靠連蔡後來都不再念的台詞,卻不說出「兩岸可接受」的共識是什麼,降低緊張的難度很高。 至於ICG給侯友宜的建議,游梓翔表示,都是侯友宜明白宣示,且不難做到的,要降低兩岸緊張,可行性高得多了。游梓翔說,ICG不想被說「介選」,所以文章說藍綠無論誰當選都是兩岸關係改善的「機會」,但讀完之後,很多台灣選民恐怕不難讀出「風險」在哪裡。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3.12.25

財經

總統大選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組合當選,外界關注北京是否將加大對台經貿壓迫力道。對此,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14日指出,對台灣最糟糕的狀態並非全面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優惠關稅,而是北京啟動對台貿易戰,政府應思考相關議題。 李鎮宇14日在國策研究院舉辦的「2024台灣大選後新政展望與挑戰」座談會上,釋出以上看法。 李鎮宇表示,我方對ECFA判斷都太過偏經濟評析,但他觀察中共決策模型並非如此,從經濟理性來看會難以理解,因為中共「不是極大化國家利益,而是極小化政黨垮台風險,所以他會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也因此,李鎮宇說,要跟習近平打交道要有「底線思維」,不是外交、國安、經濟分別進行,而是要組成團隊打「組合拳」。李鎮宇也提及,我方應該開始考慮,假設北京對台發動貿易戰,台灣的反擊應該是什麼,我方應該也要同時掌握對方把柄,如果打我會反擊,這些要讓對岸明白。換言之,如果ECFA優惠終止要繼續打,台灣策略是什麼是當前要考慮的。 此外,李鎮宇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各組候選人都不斷提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因背後有多國角力,台灣要加入可能性低。 因此,他建議重點不應放在上述區域協議,而是擺在自由貿易協定(FTA),特別台日FTA與台澳FTA。因為台灣跟日本、澳洲目前關係佳,而且未來半導體會跟日本關係很密切,也可以考慮乘機與日澳等國啟動氫能合作。 李鎮宇建議,目前台商面臨供應鏈移轉、投資出走,但台灣金融業太零碎,且也未進入全球百大,因此難以扮演協助角色。期許新政府能啟動台灣金融往外走,規模極大化,通過併購擴大規模,通過供應鏈移轉跟著台商進行全球布局。 亞太和平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在同一場論壇上則表示,儘管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新年講話中提出「和平統一」,重點強調「和平」,但他預期未來大陸對台工作一定會施加更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和法律等層面的壓力。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