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投資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過得更幸福?一股「不甘心」讓前同事賠光積蓄 仔細想想,他投入那麼多的時間、辛苦賺來的錢,其實是為了證明日後市場有一天會重演美國1929或是日本1989... 2024.12.21
生活 MB&F LM Sequential全新腕錶證明:極限,永遠等待被超越 且因為沒有一家寶石供應商可以提供該特製零件,第一款原型的寶石還是 Stephen 親製,只為證明此突破性的概念可行... 2024.06.19
財經 創新管理當後盾!膳馨餐飲集團證明,台菜可以獲得米其林、更能成為台灣的明信片飄香國際 熱氣騰騰的炸豬腳端上餐桌,外皮酥中帶嫩,內裡軟嫩多汁。這道重新詮釋的台式豬腳,讓人既能感受台菜的家常味,又不失現代料理的精緻細膩,黃芥末與酸菜的搭配添了幾分國際感——既熟悉,又新鮮。 「台菜的最高境界來自家常味,」在膳馨餐飲集團創辦人鄭乃綱的鍋鏟之下,無論是新鮮大甲芋頭製成的芋奶鮮嫩雞球、還是本土友善養殖蝦拌炒製作的金沙蝦球,原本重鹹的台菜變得健康又時尚,從傳統走向創新,不斷拓展其可能性。 連續五年榮獲米其林餐盤推薦,膳馨正籌備2025年跨區展店,將版圖拓展至台中以外。然而,亮眼成績的背後,是鄭乃綱多年來對管理瓶頸的掙扎與挑戰。他坦言:「過去的我,執著於當一位廚師,卻忽略了企業成長的可能性。」 鄭乃綱坐在桌前展示膳馨的經典料理,他將台菜從家常風味提升到米其林推薦的精緻境界。 米其林榮耀背後的經營瓶頸 讓鄭乃綱難以忘懷的是,當他備戰多時、終於奪下台中米其林餐盤推薦之後,幾位有革命情感的資深同仁卻選擇離開,讓他大受打擊,好一段時間晚上都捫心自問「我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獻給公司,為什麼他們還是選擇離開?」 原來,他雖然研發出打破台菜傳統的佳餚,但餐廳的運作模式卻仍被傳統師徒制所囿限,為了讓自己的意志充分貫徹到分店每一個細節,每天晚上十點,六位主管就得在手機旁待命,輪流與鄭乃綱開會對焦,當全部的會議結束、往往已是凌晨兩點後。 「我們夫妻幾乎沒有私人時間,對話幾乎都環繞著餐廳。」鄭乃綱的妻子、膳馨集團公關副總蔡馨誼說,英雄主義式的管理不僅對夫妻關係造成壓力,高壓力低效率的管理模式也不是優質員工所期許的職場環境。 蔡馨誼透露,摘星之後,膳馨陸續接到不少百貨商場邀請進駐,然而,光是營運台中地區三家店已讓鄭乃綱燃燒到極致,為了顧及品質、只能忍痛婉拒。 {DS_BOX_38861} 導入管理制度 商明國際企業主計畫幫大忙 「做一位企業家,影響力遠比一位廚師來得更大,」參加管顧業者商明國際推出的企業主計畫( BOP)時,商明國際共同創辦人張倩瑜的這句話點醒了鄭乃綱。 鄭乃綱與內場同仁聚集在餐桌前討論菜色創意,他以創新與傳統兼顧的理念,帶領團隊持續突破台菜的可能性。 膳馨開始變革,試圖從餐廳進階為真正的企業。首先,建立了清晰的組織圖,將每個部門的職責細化,接著引入職務說明書和工作資料夾,前者明確定義不同工作崗位的的責任範圍,後者則提供標準化操作指南,幫助新進員工快速上手,分工機制與標準化流程,取代過去師徒制的管理方式,團隊運作更加有效率。 他們還把檢視財務報表的頻率從逐季改為逐週。「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根據上一週收入來設定本週食材成本上限,避免月底才發現成本失控。」鄭乃綱說,來客數若低於預期,也可以迅速調整人力與採購規模,符合綠色餐飲強調的減少食材浪費理念。 此外,由數據驅動的管理模式,讓分店主管也能參與分析,員工依據數據自主調整,從直覺作業轉為理性決策,像查看儀表板般快速發現並修正問題。 躍身國際 要做台菜界的鼎泰豐 明確的管理架構,讓鄭乃綱與蔡馨誼從繁瑣的日常細節中解脫、思索企業未來。他們訂下膳馨邁向第二個十年的目標:透過方法與效率,讓道地台味躍上國際。 這個願景正在逐步實現。過去兩年,膳馨陸續推出「蜜汁炭烤雞排」與「銷魂梅汁叉燒」,更榮獲英國星級美食大獎。 商明國際創辦人暨總顧問楊志忠左一與共同創辦人張倩瑜右一所帶領的企業主計畫BOP,幫助鄭乃綱與蔡馨誼突破管理瓶頸,邁向膳馨飄香國際的嶄新計畫。 鄭乃綱指出,台菜的辨識度來自於「味型」——酸甜苦辣的複合風味,搭配不同火候與烹調手法,展現出獨特的台灣風味。他們以「醬料先行」策略,將台菜的核心風味帶入英國市場,再與當地供應鏈合作,確保食材品質,逐步讓國際市場認識台菜的多樣性與深度。 「我們的目標是讓膳馨成為台菜界的『鼎泰豐』,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台菜魅力。」鄭乃綱與蔡馨誼都曾在鼎泰豐工作過,這段經歷讓他們更加確信,台菜可以更高格局走向國際。經過十年的摸索,他們終於有信心能實踐這個目標。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經營的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一座橋樑——以美食為名片,連接台灣與世界。 {DS_BOX_38859} {DS_BOX_38860} ... 2025.01.09
MIT-U企業探照燈 創新管理當後盾!膳馨餐飲集團證明,台菜可以獲得米其林、更能成為台灣的明信片飄香國際 熱氣騰騰的炸豬腳端上餐桌,外皮酥中帶嫩,內裡軟嫩多汁。這道重新詮釋的台式豬腳,讓人既能感受台菜的家常味,又不失現代料理的精緻細膩,黃芥末與酸菜的搭配添了幾分國際感——既熟悉,又新鮮。 「台菜的最高境界來自家常味,」在膳馨餐飲集團創辦人鄭乃綱的鍋鏟之下,無論是新鮮大甲芋頭製成的芋奶鮮嫩雞球、還是本土友善養殖蝦拌炒製作的金沙蝦球,原本重鹹的台菜變得健康又時尚,從傳統走向創新,不斷拓展其可能性。 連續五年榮獲米其林餐盤推薦,膳馨正籌備2025年跨區展店,將版圖拓展至台中以外。然而,亮眼成績的背後,是鄭乃綱多年來對管理瓶頸的掙扎與挑戰。他坦言:「過去的我,執著於當一位廚師,卻忽略了企業成長的可能性。」 鄭乃綱坐在桌前展示膳馨的經典料理,他將台菜從家常風味提升到米其林推薦的精緻境界。 米其林榮耀背後的經營瓶頸 讓鄭乃綱難以忘懷的是,當他備戰多時、終於奪下台中米其林餐盤推薦之後,幾位有革命情感的資深同仁卻選擇離開,讓他大受打擊,好一段時間晚上都捫心自問「我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獻給公司,為什麼他們還是選擇離開?」 原來,他雖然研發出打破台菜傳統的佳餚,但餐廳的運作模式卻仍被傳統師徒制所囿限,為了讓自己的意志充分貫徹到分店每一個細節,每天晚上十點,六位主管就得在手機旁待命,輪流與鄭乃綱開會對焦,當全部的會議結束、往往已是凌晨兩點後。 「我們夫妻幾乎沒有私人時間,對話幾乎都環繞著餐廳。」鄭乃綱的妻子、膳馨集團公關副總蔡馨誼說,英雄主義式的管理不僅對夫妻關係造成壓力,高壓力低效率的管理模式也不是優質員工所期許的職場環境。 蔡馨誼透露,摘星之後,膳馨陸續接到不少百貨商場邀請進駐,然而,光是營運台中地區三家店已讓鄭乃綱燃燒到極致,為了顧及品質、只能忍痛婉拒。 {DS_BOX_38856} 導入管理制度 商明國際企業主計畫幫大忙 「做一位企業家,影響力遠比一位廚師來得更大,」參加管顧業者商明國際推出的企業主計畫( BOP)時,商明國際共同創辦人張倩瑜的這句話點醒了鄭乃綱。 鄭乃綱與內場同仁聚集在餐桌前討論菜色創意,他以創新與傳統兼顧的理念,帶領團隊持續突破台菜的可能性。 膳馨開始變革,試圖從餐廳進階為真正的企業。首先,建立了清晰的組織圖,將每個部門的職責細化,接著引入職務說明書和工作資料夾,前者明確定義不同工作崗位的的責任範圍,後者則提供標準化操作指南,幫助新進員工快速上手,分工機制與標準化流程,取代過去師徒制的管理方式,團隊運作更加有效率。 他們還把檢視財務報表的頻率從逐季改為逐週。「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根據上一週收入來設定本週食材成本上限,避免月底才發現成本失控。」鄭乃綱說,來客數若低於預期,也可以迅速調整人力與採購規模,符合綠色餐飲強調的減少食材浪費理念。 此外,由數據驅動的管理模式,讓分店主管也能參與分析,員工依據數據自主調整,從直覺作業轉為理性決策,像查看儀表板般快速發現並修正問題。 躍身國際 要做台菜界的鼎泰豐 明確的管理架構,讓鄭乃綱與蔡馨誼從繁瑣的日常細節中解脫、思索企業未來。他們訂下膳馨邁向第二個十年的目標:透過方法與效率,讓道地台味躍上國際。 這個願景正在逐步實現。過去兩年,膳馨陸續推出「蜜汁炭烤雞排」與「銷魂梅汁叉燒」,更榮獲英國星級美食大獎。 商明國際創辦人暨總顧問楊志忠左一與共同創辦人張倩瑜右一所帶領的企業主計畫BOP,幫助鄭乃綱與蔡馨誼突破管理瓶頸,邁向膳馨飄香國際的嶄新計畫。 鄭乃綱指出,台菜的辨識度來自於「味型」——酸甜苦辣的複合風味,搭配不同火候與烹調手法,展現出獨特的台灣風味。他們以「醬料先行」策略,將台菜的核心風味帶入英國市場,再與當地供應鏈合作,確保食材品質,逐步讓國際市場認識台菜的多樣性與深度。 「我們的目標是讓膳馨成為台菜界的『鼎泰豐』,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台菜魅力。」鄭乃綱與蔡馨誼都曾在鼎泰豐工作過,這段經歷讓他們更加確信,台菜可以更高格局走向國際。經過十年的摸索,他們終於有信心能實踐這個目標。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經營的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一座橋樑——以美食為名片,連接台灣與世界。 {DS_BOX_38857} {DS_BOX_38858} ... 2025.01.09
職場 憤怒的力量很強大!經營之神王永慶的發跡故事就是最好證明 有一個男孩,出生在台灣北部的新店山上,家裡在種茶。他的父母辛勤工作,但收入很少,常常需要跟鄰居借錢。男孩的爸爸也因為工作勞苦,很早就生病去世。男孩眼看命運如此不公、自己的家人過得如此貧困,他的心中,充滿憤怒。 面對困境,將內心憤怒轉化為力量 他既不信佛祖,也不信耶穌。他恨祂們糟蹋自己,從不讓幸運在他身上降臨。他一輩子帶著這樣的憤怒,最後成為了台灣首富,還被後人譽為經營之神。他是王永慶。 為了紀念爸爸,他還用爸爸的名字蓋了一間全台灣最大的醫院——長庚醫院。 王永慶很少笑,看起來總是一臉憤怒的模樣。據他的孫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跟阿公吃飯不能亂講話,否則會被他罵。你沒得反駁,因為他是台灣首富。 職場上讓人感到憤怒的故事 你在工作上,也曾經遭遇過讓你憤怒的事嗎?就我在職場上長期觀察,職場上會惹人憤怒的事,基本上有2種: 一種是涉及人身攻擊的事。比如說你的主管說你蠢、同事罵你笨,用各種言語攻擊否定你。這樣的事,很難叫人不生氣。但是現在的職場法規嚴格,新生代的年輕人也不吃這一套,所以這種情況已比較少見。 另一種會讓人憤怒的事,就不一定是涉及自身利益,或是尊嚴,而是「睜眼說瞎話」。是非不分、黑白不明,或是欺人太甚的事,從古至今都不斷在職場上演,且永遠不會滅絕。 先說一件我在職場上第一次遇到,也最令我感到憤怒的事。 剛進入日商工作時,我任職的業務單位隔壁,是由日本主管帶領的國外部。那個部門裡有一位大姐,個性比較強硬,人緣不算太好。但是她也不致於不近人情,閉關自守。平常大家噓寒問暖,職場上應該有的禮節,她都有做到。 後來這位大姐懷孕,請了產假。在她請假期間,日本主管竟又聘了一位新同事進來,而且就坐在她的位置上。我問國外部的同事,大姐生完小孩回來,是不是要調到其他單位?他們部門的人都說不知道。 大姐產假結束,回來上班時看到自己的座位有人坐著,她納悶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那位日本主管,竟然無視她、低頭假裝在看公文,其他同事也都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尷尬的大姐只好去問人事部,才得知自己已經被解雇。 從那天開始,我就沒有再跟那位日本主管打過招呼。生氣的人當然不只我一個,他們部門的人,和整層樓的同事都對這件事很不爽。 你不喜歡她,可以跟她明說;你要把她解雇,也應該早點告訴人家,不是嗎? 這就是屬於「欺人太甚」的事,也是我在職場上第一件感到憤怒的事。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生氣。 不過,也因為親眼目睹這件事,後來其他的主管在處理相同的事,都會小心翼翼的耐心溝通,深怕引來眾怒。等到我自己也升任主管以後,也一直對下屬抱著非常尊重的態度在處理這樣的事。 因為對一件事的憤怒,提升了我們整體的管理水準。 憤怒的力量有時很強大,你的心理素質夠高嗎 人在面對憤怒的時候,可以有3種選擇: 1.默默承受 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為了五斗米折腰、為了自己膽小、為了想要升遷、為了不想得罪人⋯⋯。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畢竟我們不是聖人也不是英雄,我們可能需要賺錢養家。但如果這樣的事常常發生,不但會得內傷,甚至還會懷疑人生。 2.翻臉掀桌 這也是職場上常常出現的場景,就像台灣口頭禪常說的那句「恁爸未爽!」然而,這樣爽快的抒發情緒,通常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除了自己可能受到傷害以外,對於讓你不爽的事,也沒作出任何改變。 3.化成力量 你可以在憤怒的當下選擇隱忍不發,但是你不可以到此為止。你應該在事後,冷靜處理自己的憤怒,並且做出決定。你可以遞出辭呈,遠離惹你憤怒的人,你也可以再接再厲,去找惹你憤怒的人,據理力爭。至少,你要把這件事拿筆記下,不可或忘。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源自於憤怒帶來的動力。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的。人類的文明,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比如近年燒遍全球的Me too運動,掀開了掩蓋多年的潘朵拉盒子,在惹怒全球後,女性權益也大幅提升並且更有保障。 憤怒源自於不滿,因為不滿才會生出力量、帶來改變。憤怒的力量,有時會很強大,好好利用你的憤怒吧! *本文獲「職場成功心法」授權轉載,原文:憤怒的力量,有時會很強大。好好利用你憤怒的力量吧 責任編輯:湯明潔核稿編輯:林易萱 ... 2024.05.18
財經 自購、修繕住宅補貼》享優惠利率,還能配新青安!申請條件、方式總整理 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的受害者及其子女:曾經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的相關證明,如保護令影本、判決書影本、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出具的證明文件...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