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講話

共有 2453 則相關文章

職場

你在會議上遇過這類人嗎?輪到他發言時,總不知道報告的重點是什麼,導致只要他開口,大家就開始做自己的事。 還有一種報告的方式像讀稿機,把簡報上每個字讀一遍,每週都讀一樣的欄位。 又或者每次一開口,就鉅細彌遺一直講細節,從盤古開天開始講,一講就半小時,讓人吃不消! 會議發言時的影響力,就是這樣被自己不好的發言習慣給削弱的。 如何提高自己的發言影響力,讓大家重視自己的意見與提案?其實是有公式與訣竅的,而且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1.音量小比大聲說話有用 輪到你發言時,比上一個報告人的音量略小一點,可以立刻抓到大家的注意力,因為大家必須聚精會神才能了解這次你發言是想說什麼。 2.每次發言,重點只有一個,其他下次再說 一次發言,解決一項問題就好,影響最深、最嚴重或是目前最緊急的問題先談,其他之後再說,別太過於信任大家的注意力。 尤其需要跨單位協助與合作時,一定要一個一個來,反而更有效率。 3. 佐證數據和資料要有,但不用逐一說明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我有寄給大家連結,點進去可以看到我們整理的所有數據。」一句話講完大家可以自己看,你只需要報告一句結論和需要協助的重點即可。 4.旁枝情節一概不要提 因為、所以、來龍去脈、況且、曾經……這些都屬支線的劇情,一概不要提,以免一打開就變成閒聊。如果其他與會者再參與一下,最後又變聊天大會了。 5. 總結時再說一次「要做的事」 總結時,一定要把問題和需要大家協助事項再說一次。想要增加影響力,重複自己的論點與需要大家配合的事項,可以增加大家的記憶力與行動力。 6. 問題私下排解 「我也想配合,但是我們……」 屬於個人問題,非關大家都有的例外狀況,不要在你報告時討論,以免失焦。只需要回應:我們可以另約時間討論,會後我來找你聊。 最後再總結一下:起承轉合說話術不適合用在開會;說話大聲其實無法帶來注意力,適當音量更好;解釋太多細節只會讓人無法專心;開放大家提出各自問題,會把議題搞複雜! 好的發言習慣可以帶來絕對的影響力,大家可以試一試! 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6.20

職場

當你參加一場提案會議,有位同事報告了你覺得不錯的提案,你會想要主動「聲援」、支持對方的想法嗎? 如果答案是會的話,那麼根據桑德斯商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Saunders College of Business)助理教授克里斯汀‧貝恩(Kristin Bain)的研究指出,你十分有潛力成為職場同儕中的關鍵影響者。 「聲援同事」為何會讓你更有影響力? 《Business Insider》提到,貝恩這項研究調查了近2800名工作者,發現贊同、擁護同事的意見,不只有助於對方成功,其實對你自身的職涯也有所好處。她與團隊設計了許多職場情境,像是模擬一場銷售會議,先是刻意忽略某個人的想法,再請另一個人特別提及並贊同之。 最後貝恩請受試者們,分享如何看待「替他人挺身而出」的行為,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會被賦予「更高的地位」,也就是受人尊敬或具備高度影響力,而這在職場中,是一項重要的競爭優勢。 貝恩解釋,一個人會接受另一方的意見,原因也許是對方的職級比較高,迫於組織結構與現實情況,就得乖乖聽話,但這樣的情況,可能不利於後續雙方合作或發展。 然而,當一個人展現出來的特質是願意傾聽、支持其他想法時,對方會基於彼此尊重的心,更願意了解你的看法,甚至因為你擁有足夠影響力,傾向採納你的建議。假設在工作上經常需要大量與別人溝通,那麼化身為「受尊敬的影響者」,自然就能突破不少障礙。 在職場上「與人為善」的力量 除了適當聲援他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之外,《哈佛商業評論》則表示「給予同事正面評價」,同樣會促進工作更加順暢:讓同事們知道自己的貢獻、擁有哪些強項或長處,不只能讓大家感受到自身價值,也會更積極地想完成共同目標,合作起來會變得順利,最終有助於你推進某項專案進度或達成目標。 事實上,這些「與人為善」的職場相處之道,都有學術研究背書,證明得以將我們帶往成功。《Inc》指出,包含普林斯頓大學、亞利桑那大學的學者們,從心理學或組織行為的角度觀察到,善良的特質能在工作當中起到正面效果。舉例來說,樂於分享、願意告訴他人成功路徑的團隊,通常會獲得較高的客戶滿意度,連帶提高營收與獲利。 當然,一個人的善良也不該被無限制利用,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就提醒,記得要畫好明確界線,避免難以拒絕他人,並用同理而非同情心面對各種需求,也就是說,出發點應該是對方怎麼做可以獲得「更好的結果」,不是想著要怎麼做,對方才會「感覺更好」,才能真正與人為善,也不會讓自己耗盡能量。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1、Harvard Business Review2、Inc...

2024.08.28

職場

芭芭拉.泰寧巴姆(Barbara Tannenbaum)是布朗大學的明星教授,她在學校開了一門極受歡迎、改變人們人生的一堂課:說服性溝通(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我感受到這門課的影響力(由芭芭拉的同事Nancy Dunbar授課),無法想像若沒有上過這門課,要如何頻繁的進行當眾演講。 回到2006年春天,我首次在布朗大學開課的時候,我的學生在向創業投資人進行較長的簡報之前,預先做了練習。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時常簡報結果很糟糕,不是內容的緣故,而是學生不知道怎麼發表簡報。 再幾天,這些學生就要對我的創投友人發表他們的創投計畫,我不希望自己和學生難堪。 於是,我去找了芭芭拉,詢問她是否能提供協助。她推薦自己的明星博士學生Paige McGinley來帶領一堂說服性溝通課程,而這產生了魔法般的效果。後來學生對創業投資人的投售簡報真是精采極了,不是因為內容有重大改變,而是因為他們學會、並應用這些技巧,進行正式發表。 內在可信度:60/30/10 讓我分享從芭芭拉那裡學會,而各位將永遠不會忘記的3個數字:60、30、10。有人猜到這是什麼了嗎?大家可能注意到它們加起來是100。百分比嗎?沒錯。 心理學家艾伯特.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曾在1970年代研究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根據他的研究,這3個百分比代表任何發表中3個不同組成部分的相對影響。 因為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產生最大影響的,必定是他們花上好幾星期研究、發展和琢磨的內容,這部分一定占60,是嗎?錯。那麼30?還是錯。 儘管我們常把全部的時間和注意力,以及幾乎所有的努力花在訊息內容上,研究卻顯示,內容只會產生簡報發表中10%的影響。60%的影響來自「視覺」或我們的模樣;30%的影響來自「聲音」,就是我們聽起來的感覺,這等於我們「如何發表」共占據了90%。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左右或甚至控制視覺和語氣的影響,並利用它們展現自信、顯得更加可信。以下是如何做到的一些建議。 1.控制「視覺」對人產生的影響 芭芭拉和她的博士學生建議我們進行簡報時「占據空間」,他們提醒,最有效占據空間的候選人,較容易贏得選舉。有時是身高較高的候選人,但通常是行為舉止看起來像是占據較多空間的候選人。 ● 雙腳張開與臀部同寬。 ● 挺起胸膛。 ● 不要讓雙手垂放交疊在身前,形成芭芭拉喜歡說的「遮羞葉姿勢」,而封閉起自己。 ● 身體重心平均放在兩腳之間。 ● 以從容不迫且有意義的動作,稍稍離「家」走動,就算設有小講桌,但不代表我們一定得站在它後面。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從來不會嘗試使用小講桌,而是靠近聽眾,這樣有助於和他們建立融洽的關係。 ● 如果不知道怎麼擺放臂膀和雙手,試試這個小技巧:把雙手高舉過頭,然後自然垂放在身體兩側,這就是它們的「家」。 ● 為了避免看起來和感覺像是機器人,要做些離開「家」的姿勢。 ● 為目光提供一個視覺的「家」:一個中立的地點,不是會提供資訊的時鐘,也不是天花板或地板,而是在聽眾頭頂上方某處。 ● 在發表的過程中,持續和每一個聽眾進行眼神交會。這會讓聽眾感覺你並非只是單純在發表,而是特地在為他們發表。 ● 避免挪移臀部,或是擺弄飾品(最好不要佩戴)、鑰匙、零錢、頭髮(梳往後方)、筆(不要拿在手上)或口袋(但最好不要穿有口袋的衣服,不然就用別針別住)。 ● 避免偏著頭,這會露出頸靜脈,顯示出一種生物學上的屈服或服從,同時也顯現信心不足。 ● 使用不會晃動的索引卡紙,不要用一般紙張。 ● 集中注意力在發言的人身上。 ● 事先做做伸展運動/瑜伽/跑步,消除緊張的精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2.控制「聲音」對人產生的影響 ● 以別人可以聽得到的音量說話;採用在整個發表中都可以維持的音高;配合自然的音調變化。 ● 撰寫文件的優勢是可以透過斜體字、粗體字或加底線來強調;在說話中,則是使用音高/速度/音量。 ● 要避免的習慣:1.非語言的順口字:嗯,像是,好。2.句尾抬高音量,在句尾產生變化。例如,在腦海中說「該死」,讓句子成為直述句而不是問句。3.標記問句,例如「是吧?對吧?了解嗎?知道嗎?」。應該建立真正的問句,如「大家都清楚我們剛才描述的產品了嗎?」,並尋求回饋意見。4.沉默就是力量。你掌控著沉默,而且人們需要時間來消化:溝通不僅僅只是發表。5.以聽眾為中心,而不是置身在自己的目標和緊張之中:要與他們同在。6.用丹田吸氣!(尤其當你腦海一片空白的時候。) 3.完美收場的3個要點 準備結束發表時,請記住聽眾印象最深刻的是剛開始說的事(初始效應)和最後提醒他們的事(時近效應)。 為了更加強化這些影響,可以利用我們上面分享的語言和非語言工具。例如,要表示即將進入另一個單元,或許可以放⋯⋯慢⋯⋯步調;或許可以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如果站在小講桌後方,或許可以靠近聽眾。然後,如同芭芭拉多次提到的,你會想要「完美收場」。 採取標準收場:「謝謝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可以得到銅牌。 要拿到金牌,就要為發表的結尾設計幾句話。要達到你所設定的目標,可以提醒聽眾你的3個要點來作為結束,甚至在回答問題後,再次重申這3個要點,這樣它們就會是聽眾最後記得的東西。就這個說服性溝通單元來說,這3個要點是: ● 你不能不溝通,因為溝通的東西有9成不在於發表的內容,而是你的模樣和語氣。 ● 有效的溝通是目標導向和以聽眾為中心。 ● WIIFM法則可以協助你專注在對聽眾重要的事。(編按:WIIFM法則為What's in it for me?(這對我有什麼好處?),也就是要找出對聽眾的各種好處。) {DS_BOX_36000}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