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解讀創辦人模式 最近矽谷新創圈掀起對企業經營模式的探討,並提出了「創辦人模式(founder model)」,認為由創辦者親力親為,高密度經營管理的模式,會比分工設職交給專業經理人放手管理的「經理人模式」更理想,而其代表人物就是馬斯克與黃仁勳等。這完全挑戰了傳統企業管理的理論,也引發了激烈討論。 目前,創辦人模式的經營法仍然缺乏明確定義,也沒有嚴謹的研究,僅提出了一些案例,如賈伯斯、馬斯克等,而其具體做法是創辦人管理者會管到細節,且會打破層級召開跨層級會議,例如賈伯斯在蘋果就曾舉辦百人靜修會,而這一百人並不是組織圖上排名最高的人。 創辦人模式雖無具體研究,但是列舉出來的公司獲利狀況都比較好,經營效率也比較高,而且都是明星公司。 到底創辦人模式有何奧妙? 如果仔細研究所謂的創辦人模式,具有下列幾個特色: 一、創辦人可以進行微管理。直接管到基層員工,管到經營的細節,例如:黃仁勳會與底層員工直接對話。 二、創辦人必要時可以參與企業推動中的專案。馬斯克在Model 3量產前的黑暗時期曾親自坐鎮工廠,甚至睡在地板上過夜。 三、必要時創辦人可以跨越組織層級,舉行跨級會議,讓底層的特殊員工也可以參與,打破分工與授權的限制。 四、創辦人模式的創辦人有較經理人更大的權限,以決定公司重大決策。原因是企業就像創辦人生的小孩,所以創辦人有更大的決定權。 以上這些特質都在述說創辦人模式的運作,可以打破經理人模式的限制,這代表在創辦人模式的企業中,仍存在經理人模式的影子,在這些公司仍然存在著團隊、組織、系統、流程,這些都是傳統企業經營的必要條件,創辦人模式仍然立基於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 根據這樣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現實世界其實不存在所謂的創辦人模式的經營法,仍然只有傳統的經理人模式企業經營,只是在特殊情境,企業經營可以打破層級、授權、分工的限制。 創辦人模式在企業面臨重大抉擇、事件、危機時,企業面對的是緊急狀況,必須採取特殊的應變作為,這時候企業的領導人必須打破一切限制,做出異於常態的行為,以達成設定的目標,這就是創辦人模式。 經理人模式是企業經營的常態,而創辦人模式是企業面臨非常時期的應變作為。如果被授權的經理人,面臨企業重大變革時,也能像創辦人一樣採取打破組織限制的應變措施,那就是創辦人模式的經營法。 部落格:https:feipengho.pixnet.netblog自慢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ofeipeng ... 2024.09.19
焦點 歐美不跟中國玩了!電動車派對喊卡、燃油車回歸,全球車市迎大拐點全解讀 解讀「純電動車銷售急跌」轉折時刻・電動車派對喊卡 燃油車回歸・全球電動車增速趨緩「恐讓中國車殺戮戰更嚴重... 2024.07.18
財經 熱錢轉向解讀》4骨牌釀股災,當心還有「去槓桿風暴」 八月股災地震方歇,但你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餘震未平。 「到處都是墜落的刀子!」瑞穗銀行新加坡經濟與戰略主管威斯福•瓦拉森(Vishnu Varathan)如此形容八月五日黑色星期一,從美國股市一路延續到日本與亞洲等地的股市大逃殺。 當天,被視為「恐慌指數」的VIX指數單日跳升了六五%,數值來到繼二○○八年金融海嘯,以及二○二○年疫情衝擊後,市場從未看到的指數水位。 根據彭博的計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全球股市已蒸發了六兆四千億美元。 弔詭的是,在八月六日,日經二二五指數單日反彈一○%,短短兩天之間,投資者心情也跟著自己的投資部位,一同經歷了雲霄飛車式上沖下洗。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如果不讓一些人受到傷害,你就無法平倉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套利交易,這就是今天早上市場給我們的印象。」法國興業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基特•朱克斯(Kit Juckes)為這次的股災做出定調,點出「大規模套利平倉」正在發生中。 雖然後續幾天全球股市多數止跌回升,一切看似回歸正軌,但,這一次全球股市閃崩,其實並非意外,而是一連串骨牌接連推倒、名為「去槓桿」的完美風暴。 骨牌一》日銀轉鷹出手升息借日圓買美元「套利」,沒甜頭了 如同伴隨著主震,一次大地震總會有無數餘震,這次的股災,恐怕不會是單一事件,它所揭示的,正是投資人在下半年,必須隨時注意與警示的去槓桿風險。 在這次風暴的劇本中,推倒第一片骨牌,徹底改變全球熱錢動向的,就是日本央行(以下簡稱日銀)。 七月三十一日,日銀宣布,將提高政策利率○•二五個百分點,使日本脫離「零利率」水位,這個決議,徹底打破市場預期,使日圓短線急升,翻轉了日圓今年以來的弱勢。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在該行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後記者會甚至指出,若經濟與物價成長如預期,不排除會繼續提高利率。 如此鷹派的發言,不只是改變了日圓短線上的疲態,更徹底扭轉了長達數年,日圓做為全球套利交易核心的交易邏輯,攪亂了全球資金的一池春水。 要知道,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端出著名的「安倍三支箭」政策後,日銀貨幣政策長達十年,都維持著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是不惜採用「負利率」,目的就是要推升國內經濟與通膨。 這樣的背景,使得低利率的日圓,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借貸成本最低的主流貨幣。 實務上,不只是日本國內機構與本地人,需要去海外投資如美國公債,藉由美、日公債利差,賺取更高的收益;有更多的外國避險基金(編按:又稱對沖基金),亦採用左手借日圓、右手換成高利息貨幣如美元,進一步購買外國公債,甚至是股票資產來獲利的套利交易策略。 這樣的套利交易,在過去幾年大行其道,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光是日本銀行向外國借款人所提供的日圓借款規模就高達一兆美元,數值相較於二○二一年同期成長超過兩成。 《華爾街日報》稱,日圓的套利交易,是國際上過去幾年最受歡迎的投資策略。 借入極度便宜的日圓,買入美國國債,享受著強勢美元帶來的利差優勢,甚至是借日圓買入美債後,再抵押借出資金,去買入今年一路狂飆的AI題材科技股。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便宜的日圓,為國際提供了源源不絕的便宜資金流,在此基礎上,避險基金甚至還動用槓桿,放大自己套利投資的獲利,但這樣的美好獲利方程式,在日銀七月底決定按下二度升息鍵後,瞬間破滅。 《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在接受商周專訪時形容,日銀一出手,不僅讓日圓空頭兵敗如山倒,更誘發了全球大規模日圓套利交易的去槓桿:借日圓來投資各國資產的投資者,為應對日圓升值而上升的資金成本,須賣出外國資產,回頭買回日圓。 骨牌二》即使是穩健美債也藏隱憂避險基金賺「基差」引爆去槓桿風險 被迫解除的槓桿之一,就是運用美債現貨與期貨價差進行的套利交易,這是讓全球股市閃崩的第二道骨牌。 做為全球資產定價的錨定對象,美國國債市場有如全球金融市場的心臟。不過,縱使被當作無風險的美債,加上槓桿也會成為高波動下的另一顆同步引爆的炸彈。 截至目前,美國債務規模已攀升到史無前例的三十五兆美元,買家樣貌也悄悄改變。近年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國政府,因地緣政治因素,持續減持美債、增持黃金,避險基金反倒成為了支撐美債市場的重要買家之一。 風險屬性高的避險基金,會加入美債市場,當然不是看上它穩定與保守,這群交易者,看上的是美債現貨與期貨間的微小價差,於是舉債投入,做多現貨、做空期貨,滾出高額獲利,這樣的交易被稱作「基差交易」(basis trade)。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金融時報》指出,避險基金在這類操作中,資金的槓桿倍率可高達一百倍,一位基金操盤人甚至透露,曾有槓桿倍率可高達五百倍的部位,存在於此類交易中。 細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公布的八月第一週數據,以十年期美債的期貨空單部位來看,被列在槓桿類基金類別的數量比例,就來到了全數買家的五成。 由於美債買家變少,為了做基差交易而湧入美債市場的避險基金,反倒成為促進該市場流動性的重要參與者。 國際清算銀行、歐洲央行與英格蘭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曾發文指出,基差交易背後的高槓桿隱含高風險。就連美國聯準會(Fed)也承認,這有可能會增加美債市場的脆弱性。 宋鴻兵直言,美債市場買家減少,使得該市場流動性降低,當市場出現如此次日圓趨勢反轉等重大事件,避險基金就必須到處在海外賣出包含美債等旗下資產,解除自己在各地層層疊加的槓桿,「基本上是一切金融危機的根源」。 骨牌三》美國就業數字難看「薩姆法則」現身!曾多次預言衰退 第三道骨牌,來自經濟基本面的逆風。 緊接在日銀宣布升息後的同一週,美國發布七月的非農就業數據,月增加十一萬四千人,遠遠不及經濟學家原先預估的十七萬五千人。這令市場不得不消化另一項利空:經濟衰退。 在該項數據出爐後,「美國經濟真的要衰退了嗎?」的標題充斥各大媒體版面,原因在於,這個數字,觸發了一項自一九七○年代以來從未失靈過的經濟衰退指標——「薩姆規則(Sahm Rule)」。 這項由聯準會前經濟學家克勞蒂亞•薩姆(Claudia Sahm)所提出的法則,定義是當失業率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比過去一年的低點高出○•五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經濟衰退已經開始。 此項指標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二○年新冠疫情衝擊,皆成功反映經濟衰退。 在經濟衰退陰影之外,投資人也開始從今年初就擁抱至今的生成式AI牛市大夢中被狠狠的喚醒。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曾指出,美債市場的流動性是財政部必須關注的一大議題。來源:法新社 「儘管投入的成本十分昂貴,但這項技術(指生成式AI)還遠未達可以獲利(useful)的水準。」高盛分析師吉姆•科維洛(Jim Covello)如此點評,「過度建造世界上沒有(人)使用,或(市場)尚未準備好的東西,通常會有糟糕的結果。」 包含高盛、巴克萊等外資投資銀行及知名創投紅杉資本都對外指出,生成式AI的大夢離成真落地、實際為這些砸錢投資的企業帶來可觀獲利,還有一大段距離。 骨牌四》中東地緣政治升溫一旦衝突擴大,恐釀下一波完美風暴 總體經濟蒙上衰退陰影、生成式AI美夢成真還要再等等,而最後一張衝擊投資者信心的骨牌,就是再度升溫的中東地緣政治。 就在日銀宣布升息的同一天,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政治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在距離東京七千多公里的伊朗首都遇襲喪命,瞬間催化了該組織與以色列之間的對立情緒。 不只哈瑪斯政治領袖哈尼雅(圖中海報)遇刺,黎巴嫩親哈瑪斯的軍事領袖也在以色列的襲擊中身亡。圖為黎巴嫩民眾對此的抗議遊行,中東局勢正逐漸升溫。來源:法新社 在該事件後,伊朗威脅將對以色列實施「嚴厲譴責」,BBC分析,這次行動是以色列「巨大的豪賭」,中東地區情勢恐怕惡化。 前三道骨牌讓市場信心極其脆弱,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爆賣家踩踏,假設這第四道骨牌力道太強,恐釀成下一波的完美風暴。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七月初避險基金與其他投機投資者持有淨值超過一百四十億美元的日圓空頭部位,到了八月第一週,該數字已下降至六十億美元。 據摩根大通團隊的監測,在這一波的股災中,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套利交易已經被平倉。 縱使在八月第一週,套利泡沫已消去大半。然而,這並不代表接下來市場烏雲已散去。 據高盛八月初的報告顯示,該行旗下主要經濟業務客戶,也就是避險基金的借貸槓桿倍率,即使在六、七月略微下降,但整體水位仍位居近五年高點。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市場主管克里斯•特納(Chris Turner)則補充,由於過去幾年要針對套利交易做貨幣上的避險成本過高,很多日圓借款者可能沒有做此配置,不過日圓近期走強,使得他們對日圓部位避險需求升高,但這反倒又加強了日圓的買盤,創造日圓不斷走強的惡性循環。 滙豐銀行報告即指出,對於此刻的股市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負面財富效果(編按:意味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進而影響消費動能),加上資金緊縮逼出的自我拋售(編按:指資產下跌衍生的恐慌拋售潮),進而催生的經濟衰退情境。 換言之,不管是走強的日圓,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升溫等,都是接下來投資人不得不持續關注的議題,尤其是去槓桿的骨牌效應,絕對是你我都無法忽視的不定時炸彈。 曾經,資產高達上千億美元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就是靠著高槓桿的債券套利,一度躍升成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成員甚至包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前財政部副部長及聯準會前副主席。 但最終,帶著高槓桿操作的LTCM,就因為踩到俄羅斯債券違約地雷,一年內虧掉逾九成部位淨值,瀕臨破產,最終被收購接手。 去槓桿的風險,就連最頂級的避險基金都會踩雷,遑論一般大眾。當AI大浪稍微退潮,日圓反轉牽動熱錢轉向的此時,建議投資人要留意槓桿比例,建立投資安全水位,步步為營,才能保住獲利,在市場中持續航行。 ... 2024.08.15
財經 特斯拉股東為何批「可怕退步」?解讀砍充電樁團隊、中國准自駕 四月二十八日,特斯拉、SpaceX和社群平台X的另類億萬富翁老闆馬斯克(Elon Musk),突然造訪北京,會見了中國總理、政壇第二把手李強。 傳中國點頭、合作百度,股價飆 數小時後,一個中國產業團體透露,特斯拉已被列入,可進行數據安全相容性測試的汽車清單。接著,知情人士證實,地位相當於中國Google的百度,已與特斯拉協議合作,意味著它能使用相關的導航、地圖和數據。 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飆升一五%。分析師稱這是個分水嶺,因為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一度跌逾四成,跌幅為標普五百指數之最。 然而,在特斯拉美國德州奧斯汀總部,馬斯克指示重組旗下「超級充電樁」部門,包含解雇兩名高階主管,以及包括全公司的公共政策部門在內的數百位員工。幾天後,人資部門的負責人也離職了。 他發出警語稱,公司在人員和成本削減上得絕對強硬。在二○二二年收購推特(現更名為X)後,他曾強迫員工簽署承諾書,內容是:要不全心投入,要不就辭職。 然而,特斯拉最近一系列舉動,再次引發大家對馬斯克領導風格與同時監督多家公司能力的檢視。 此外,該公司也正面臨自電動車主流化以來的最大挑戰,包含中國激烈的價格戰與中美間的地緣政治角力。 四月,美國國會剛通過立法,要求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出售其美國業務的所有權給非中國業者,否則將面臨全國性禁令。馬斯克卻選擇在此刻,與習政府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包括敏感的數據傳輸。 「他的立場引發了極大的爭議,甚至使部分核心支持者,包括加州感到疏遠,」克萊斯勒(Chrysler)前中國區負責人、上海謀拓商務諮詢公司創始人羅素(Bill Russo)說。 圖表製作者:王貞懿 放緩超級充電樁,裁員逾萬人 此外,在未提前通知,且缺乏公開解釋的情況下,特斯拉突然解雇幾乎整個五百人的超級充電樁團隊,更引發投資人質疑。此充電網絡在全球擁有五萬個站點,已成為產業標準,競爭對手不得不花錢來使用它們,馬斯克卻表示將放緩其擴張。 批評者認為,收購推特使他的注意力分散。從二○二二年初開始大量收購推特股份以來,特斯拉的財務和銷售情況持續惡化,公司市值更大致減半。 二○二四年,他心力重新放回特斯拉,繼四月宣布裁員約一成員工、一萬四千人後,他還暫緩了一款二萬五千美元的平價新車計畫,轉宣布推出現有車型的低價版,並調整資源分配,將重心押注在新的無人計程車上。 但股東和特斯拉的支持者並不埋單,尤其考量到,該公司仍有八二%的收入,來自車輛銷售。長期持有特斯拉的股東、格柏川崎(Gerber Kawasaki)財富管理公司的格伯(Ross Gerber)說:「因為他(馬斯克)特斯拉的車賣不出去。他的對策是盲目削減成本,而非解決真正的問題。」超級充電樁是特斯拉成長最快且能創造獲利的業務,在充電領域的壟斷,對它來說是重要的價值引擎。格伯形容:「這是可怕的退步。」 同樣身為股東的投資管理公司Lingotto、管理合夥人安德森(James Anderson)則說,馬斯克一向特立獨行,很難期望他在決策或員工政策上突然恢復正常。他認為,若驅動成長的關鍵不是人數,而是需要員工擁有不同的願景,這執行起來是不是很難、要求很高,同時令人不適?當然如此。 馬斯克訪問北京之舉,表明他選擇在中國下注。但儘管特斯拉的股價反應積極,但特斯拉、百度或中國政府都未發表任何聲明。對於該公司在中國部署其半自動駕駛平台的詳細計畫,以及注重安全的中國監管機構有何看法,分析師們仍然一無所知。 專家也擔憂馬斯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與北京對言論自由的管制會產生更多的衝突。 中國數據安全規範,將成挑戰 中國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對其電動車供應鏈至關重要。二○一八年,馬斯克與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達成協議,在上海蓋一座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電動車工廠。此投資被譽為推動中國電動車產業快速成長的重要動力。 不過,北京政府推動的數據治理和《反間諜法》,這給特斯拉等公司如何將汽車數據從中國傳到美國,以及從美國傳回中國帶來了不確定性。 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稱,他們的「最佳猜測」是,百度將成為數據的「守門員」,處理包括數據備份和監督。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則認為,這意味著核心的AI訓練過程將在美國進行。特斯拉的中國團隊會利用當地用戶的數據對系統進行「微調」,不必將數據從中國傳至美國。 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全球網路政策專家薩克斯(Samm Sacks)說,「習近平政府絕對把安全放在首位,」但經濟和國家安全的目標間仍然存在衝突,每間公司都必須自行應對此問題。 從長期來看,專家們也擔憂馬斯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與北京對言論自由的管制會產生更多的衝突。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中國研究主任王亞秋(Yaqiu Wang)表示,馬斯克與中國高層領導的「親密關係」,與他所宣稱要捍衛言論自由相違背,因為在中國,人們曾因使用X而被拘留。 「中國共產黨非常在意X上的言論,並且有利用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以推動自己的政治議程的紀錄。我們都應該非常警惕。」王亞秋說。 ... 2024.05.16
財經 蘋果奪回市值王!深度解讀:看懂Apple龍頭之戰3大策略 我覺得今年的WWDC 2024非常好看。以下是一些非技術層面的心得,著重於理解在這一切的背後Apple的想法為何。 WWDC 2024展示了蘋果3個用來鞏固生態系與市場定位的關鍵:連貫(Continuity)、智慧(Intelligence),以及隱私(Privacy)。 連貫:蘋果產品大艦隊 首先是連貫,這是一切的基礎,指的是近年來蘋果在軟體更新上的一個核心訴求:打通蘋果產品生態,例如通用剪貼簿、通用控制中心,以及蘋果Vision Pro中的Mac投影。 今年我認為同等重磅的更新,是macOS Sequoia 新推出的「iPhone鏡像」(iPhone mirroring)。這不是傳統的畫面投影,而是讓人在 Mac 上直接操控自己的 iPhone。這個功能甚至整合了iPhone的通知。我立即能想到的是,再也不用額外登入Mac版的LINE了。 另一個強調的連貫是遊戲(Gaming),發表會上甚至用了「一個擁有1億台裝置的大遊戲平台」這樣的說法,背後有賴架構趨於一致的蘋果晶片家族,以及Metal 3與Game Porting Toolkit 2等開發工具上的進化。 當人們提到蘋果生態系,心中想的是「許多使用場景中都有蘋果裝置」。桌上擺的是Mac,口袋裡的是iPhone,沙發上的是iPad,手上戴的是Apple Watch。這些裝置在問世時都相對獨立,如今透過軟、硬體構築的連貫性,已逐漸形成一股真實的拉力:吸引人們加入,也防止人們離開。 智慧:進可攻退可守 在此之上,「智慧」這個蘋果的第二個關鍵、也是今年發表會的焦點,才能發揮莫大影響力。 Apple Intelligence的看點很多,發表會中展示的應用也五花八門(包括看起來大幅升級的Siri),我覺得有3個切入點。 第一,蘋果強調「應用」。OpenAI、微軟、Google 的發表會總有「AI為主,應用為輔」的味道,在他們的敘事中,AI的目標是全能助手,將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只是在還沒成為完人前,需要其他應用的支援。 蘋果不是,它把焦點擺在應用本身,尤其是基於使用者資料而能給出的「個人化」互動體驗。同時,蘋果本次也很強調新的開發工具,不論是Sirikit或Apple Intents,目標都是要讓開發者的應用與蘋果生態系結合得更緊密。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我想還是跟商業模式比較有關。 第二,蘋果強調「終端運算」。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一個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的公司,我想在內部,許多(不敢說所有)創新與策略可能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如何回饋本業」。 因此,在系統架構上,蘋果強調它的AI根基是跑在終端裝置上的小模型,以及在終端設備上建立的語意索引(Semantic index)。只有在判斷任務需要的算力超過本機能力時,才會去請求蘋果的私有雲協助運算。 第三,蘋果強調「可擴展」。與早年iPhone的策略一致。在蘋果沒有地圖服務前,他們樂於讓Google Map成為預設應用;在蘋果沒有搜尋引擎的時候,他們樂於讓出價最高者成為預設選項。 因此,蘋果不僅公布OpenAI為第一個合作夥伴,將呼叫GPT-4o模型的功能內建到Apple Intelligence架構,還公告未來將會增加各種新的模型。當大型語言模型(LLM)彼此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小時,從商業角度而言,時間似乎站在掌握使用者的場景與流程這一方。 隱私:持續擴大與其他科技巨頭的定位差異 最後,來到蘋果的第三個關鍵:「隱私」。這是蘋果近年來持續實踐的市場定位策略,本次發表會甚至直接點名其他雲服務在隱私安全上並不可靠。 蘋果終端設備(尤其是iPhone)在隱私安全上的著墨已廣為人知,因此今年發表會都在強調其Apple Intelligence私有雲架構,如何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因為這是蘋果少見必須大規模的透過雲服務來協助使用者執行任務。 蘋果官方的安全研究blog,最近發表一篇關於其私有雲運算架構的簡介,相當值得一讀。該篇文章提到,要打造一個注重使用者隱私的劃時代私有雲運算服務,必須具備以下5個要件: 在使用者資料上進行無狀態運算(Stateless computation),也就是資料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 確保私有雲運算的節點是安全的,包括使用代碼簽名、獨立位址,將初始請求隔離開來等技術。 禁止任何訪問特權,包括沒有遠端shell、沒有開發者模式,甚至沒有通用的日誌紀錄。 杜絕成為攻擊目標的可能性,包括從硬體製造的上游就開始防護。 可驗證的透明度,允許資安研究人員去驗證每個私有雲運算節點上跑的軟體。 其中第五點非常的激進,也是其他擁有公有雲事業的科技巨頭不容易跟進的設計。 總結 如一開始所說,我認為WWDC 2024相當精彩,也認為接下來將是「成為蘋果使用者」最具吸引力的開端,甚至也會是蘋果生態系進一步升級、強固的開端。 我特別有感的是AI的價值決勝點逐漸從「模型強不強」走向「具備哪些獨特資料」。身為一個消費性電子公司,蘋果深知這裡說的獨特資料,就是使用者的資料。 當使用者在越多場景使用蘋果裝置,且因為跨裝置的連貫性,而更加離不開蘋果生態系時,使用者就會留下越多資料。 當蘋果裝置上有越多資料、能建立更完整的語意索引、執行更複雜的跨應用行為時,蘋果帶來的智慧就越強。 當使用者越深度黏著蘋果生態系時,對隱私與安全的意識就會越高,從而使蘋果的市場定位(及產生的價值)更顯著。 *本文獲「Manny YH Li」同意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DS_BOX_35751}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陳柏燕 ... 2024.06.12
焦點 電動車狂歡止步、未來看AI!特斯拉股價估值差19倍解讀 純電動車是未來唯一選擇的共識被打破,也讓指標企業、美國最大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股價迎來激烈的「上沖下洗」,今年以來,最高價是最低價近兩倍。 同時,既有放空投資名人雷坎德(Per Lekander)看衰,認為特斯拉會是世界史上最大的股市泡沫,股價將很快跌到只剩十五美元;但也有美國投資銀行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看好,認為它仍大有可為,將其未來十二個月目標價調升至三百美元,估值相差十九倍之大。 為何對特斯拉的未來看法,會如此天差地別? 關鍵在於,你是看它的過去,還是看它的未來?「特斯拉股價好,反映的是AI、人型機器人,而不是它的電動車賣得好。」一位本土券商法人研究員說。 看過去》營收主力電動車銷量難止跌比亞迪、賓士夾擊,冠軍車款也遭殃 所謂的過去,指的是製造與販售電動車的本業,這仍是該公司營收占比超過八成的核心生意。根據彭博資訊數據,該公司繼第一季交車量創下年衰退約八.五%後,第二季交車量又繳出年衰退約四.八%的慘澹成績。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這數字雖然優於華爾街預估,卻也不難看出這家電動車巨頭,如今在低價市場,有中國車廠大軍快速擴張;中高端市場又有豐田、現代、賓士、BMW等傳統車廠固守下,即使頻繁降價,仍沒能有效刺激買氣,讓電動車銷量止跌回升,生存空間正越變越小。 攤開數字,特斯拉中國市場在仇美的民族主義衝擊下,今年六月,它的銷售量年衰退達二四%;在歐洲市場,因中國車熱賣擠壓,該公司去年榮登銷售冠軍的明星車款Model Y,在今年五月的銷售排行榜中,銷量年跌幅達四九%之多,只能退居第十八名。 回到美國,在這個沒有中國車競爭的自家市場,它依舊不敵現代等各國傳統車廠的進逼,今年第二季在電動車總銷量市占率年減近十個百分點,寫下跌破五成的難堪成績。 看未來》自駕、機器人、數據全領先下個十年,仍是AI市場最強競爭者 因此,電動車已不是特斯拉股價上漲的主因,這也是前述雷坎德看衰它的一大關鍵。「以純賣車來講,特斯拉的機會之窗快要關了。」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邱奕嘉說。 但往未來看,這家車廠卻因為自動駕駛系統(FSD)、無人計程車、人型機器人等多元AI科技,讓它被外媒形容成一家「偽裝」成汽車製造商的科技公司,未來充滿無限想像空間。 「我們相信,在未來幾年,僅人工智慧的價值就可能使特斯拉達到一兆美元。」艾夫斯分析。 原來,展望下一個十年,車輛競爭的關鍵議題將不再只有能源,而是要進入AI市場。決定企業勝敗的關鍵,就看誰擁有最大的數據量,誰就有機會勝出。 特斯拉不只賣出的電動車累計數量最龐大,還有最先進的車控系統平台長期蒐集數據。不只讓傳統車廠跟不上,就連新電動車霸主比亞迪,也因早期輕忽自動駕駛等系統重要性,短期間內還無法追上。 所以,它仍會是汽車AI新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領先者,再加上預計二○二五年底前開賣的人型機器人等新AI產品線的未來期待,將是它能獲得廣大投資人青睞、讓股價近期止跌回升到約二百五十美元水位的主因。 瑞銀:股價與基本面脫節成隱憂遠水難救近火,短期獲利缺口仍難補 但瑞銀(UBS)近期研究報告明白指出,由於對未來成長的希望與人工智慧的熱情,導致該公司股價與當前業務基本面出現脫節現象,這正是最大隱憂所在。 遠水救不了近火,雖然未來願景美好,但當下現實是,特斯拉超過八成的營收仍靠製造與販售電動車支撐,而且降價求售的促銷策略,導致其獲利大減。 雖然歐盟對中國車廠祭出高關稅制裁,可望舒緩市場競爭壓力,但從它已經上線販售的自駕系統、儲能設備,到未來即將開賣的平價新車款、人型機器人等產品線,都還看不到它在兩年到三年內,就能快速補上營收獲利缺口的可能性。 所以,特斯拉不僅企業短線營運轉型難度很高,股價下跌的風險也仍高,因此,投資人想進場,仍是謹慎為妙。 ... 2024.07.18
焦點 拆解黃仁勳受人喜愛的真原因,知名口譯老師解讀:他用了3個技巧 ▌作者簡介:浩爾為台灣知名口譯員、雙語主持人、英文老師、台灣浩語文中心創辦人。曾任英語新聞主播,現有Podcast《全球串連早安新聞》、粉專「浩爾譯世界」。 週日晚間,Jensen(黃仁勳)在台大體育館約3000位現場觀眾及線上全球數萬眼球注目下,完成了2小時的專題演講。彷彿一堂「近代電腦科學商業發展史與未來」課程,絕對是AI領域在台灣的重大盛事。 全場用英語演講,一起合作的Dino老師身為英語母語者更擁有商學背景,而我身為專業英語工作者創業者,我們很快就在會後找到彼此感受的交集:It’s beautiful and scary at the same time!(真是場美好又嚇人的專題演說啊!) 演講不乏幽默與在地親切,買越多省越多的「CEO數學」,些許台語點綴,以及童年台灣夜市回憶,還有通化街水果攤(Fruit lady,不過整體描繪的是「AI已經帶到我們眼前的新產業革命」,英文原文跟工業革命用的是同樣的字:Industrial Revolution,不免讓人想起,每次環境變革都會有的洗牌、汰換。 加上Jensen舉例的電腦應用,包括客戶服務類型的專業工作(演講中的示範是護理師)能夠由電腦達成隨時線上諮詢、甚至人際之間直接跨語言溝通;而略去中間的翻譯者,的確是能夠以目前的生成式AI「聰明度」去預見,儘管不完美,但在不遠的未來,就能達成了。 身為語言教師和翻譯者,希望跟上時代浪潮、但同時也有點擔憂「自己的專業會不會被拋在後頭,變成AI列車的邊緣人?」 聽起來只有嚇人,美好在哪裡?有的,Jensen呈現了「輝達透過電腦科技可以帶來的安穩與便利」,透過效能越來越強大快速、成本越來越低的算力,電腦能夠做到幾乎即時的模擬(Simulation),Earth-2模擬出全球天氣當下的狀態以及未來預測;Omniverse大平台則預期成為AI的練功場,AI互練,打造更聰明的AI;延伸應用到製造業,有更高效能的AI工廠,懂物理法則的實體AI(Physical AI);他並預言,電腦科技重鎮台灣將會打造各樣「會走路的電腦」(機器人),可以提供即時、便利的服務。 演講內容實在豐富,有科技未來大描繪、預言,也有許多商用英文值得學習,技術內容佔比也很大,例如生成式AI(Generative AI)這8年來的突破,與GPU算力的飛速成長已然超越傳統常講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等。 Jensen到底怎麼讓一場演講如此好看?這就要介紹3大商務英文重點:適度幽默、選字精準、重視關係。 1.適度幽默 商業,是跟人做生意,如果全用電腦與技術來談話,人不太有感覺,所以Jensen在闡述電腦運算效能越來越好、成本越降越低之後,像個超強銷售員般,算給大家看為什麼「The more you buy, the more you save.」(買越多省越多)。算一算還突然自嘲,說他的算式是「CEO math, which is not accurate, but it is correct.」(執行長的數學,不準但就是正確),令觀眾莞爾。切換了一下觀眾大腦接收資訊的節奏,又可以重新聚焦,繼續看下去輝達的商業提案。 第二個完美運用幽默的例子,則是他在講台上不小心走錯邊。他用幽默化解:This is why we practice.(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彩排) 第三次,講到生成式AI的例子,他則說自己有多愛夜市。對我們觀眾來說,應該已經覺得這是他的招牌哏了,看得出來他真心喜愛夜市,更向現場所有人推薦通化街水果攤的水果女士(The fruit lady),讓在地的互動故事拉近觀眾與人工智慧之間的距離。 2.選字精準 我特別欣賞這位科技人的地方,是他往往在講述理性事實之間兼有感性表達,而且選字精準。 例如講述輝達公司的3大重點時,他用了Soul of NVIDIA,表示電腦繪圖、模擬、人工智慧(Computer Graphics, Simulation, AI)是輝達的靈魂。他不是用生物學的DNA講基因(Gene),而是用了精神層次的「靈魂」。 他在談論技術事務時,大多都是精準、中性,實事求是的語言和選字,不花俏、形容詞不多,但說到重點時,又很會選字。他說,Accelerated computing is very sensible.(加速運算是很合情合理(的選擇))。 而在我認為最敏感的一段,就是由AI提供客戶服務的段落,觀眾心裡當然會想到全球極大量服務業人口是否會被AI「取代」,但Jensen選了Augmented(擴增)這個字,而不是Provide(提供)、 Supply(供應),更不是Replace(取代)。 他是這麼說的: Essentially customer service, customer service for retail, for quick service foods, financial services, insurance…just tens and tens of millions of customer service can now be augmented by language models and augmented by AI. (各類客服,例如零售、快餐、金融、保險等成千上億的客服,現在可以由語言模型和人工智慧所擴增) 3.重視關係 言談、選詞與演講編排中,在在可以看出,生於台灣的他,對於這裡的人和關係,真的特別用心。 在這次演講在開頭和結尾中最重要的版面,他都讓焦點大大打在台灣上,不僅是土地,更是強調台灣是他的Treasured partners(珍貴的夥伴)。 大螢幕上還直接呈現數十家合作廠商與大專院校,這對於「上榜」的單位是多大的喜悅! Taiwan is the home of our treasured partners. This is in fact where everything NVIDIA does begins. Our partners and ourselves take it to the world. Taiwan and our partnership has created the world's AI infrastructure. (台灣是我們珍視的夥伴們的基地。這裡就是輝達所做一切的起點。我們和夥伴(把成果)帶向世界。台灣和我們的夥伴一同打造了世界的人工智慧基礎建設。) 這開頭,已經讓人感受到他對台灣和夥伴關係的重視,啟動台灣觀眾的熱血。 中間2個小時上天下地的精彩內容之後,竟然又出現AI生成的「Jensen AI」講著中文,感性向台灣道謝(又是一個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啊)!說台灣幫助他們實現了願景,無數夥伴支持著他們(Countless partners lifted us higher),「每一個晶片,每一台電腦,都描寫著你們辛勤工作和追求完美的故事」(Every chip, every computer you craft and build, tells the story of your hard work and pursuit of perfection.)⋯⋯有沒有發現,突然超級感性?包括我,應該有不少人猝不及防,直接想到這土地上眾多前輩們努力工作的身影。 再來,「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一起,我們推動了產業的復興」(Taiwan is the unsung hero, a steadfast pillar of the world. Together, we ignited a renaissance for our industry.)此時畫面上,是Jensen和張忠謀多年前並肩談話的照片。 想到台灣在國際上受到的諸多打壓,仍有堅毅創業家帶領產業撐出一片天,真的是看到熱血沸騰,內心激動不已。 外媒怎麼報導這場演說? 包括Bloomberg(彭博社)、Fox Business(福斯財經)以及Business Insider(商業內幕)等財經外媒都有版面,各家標題跟內文走向相當一致,這次都很符合各家的特色與風格。 Bloomberg:NVIDIA Reveals New AI Software and Services《輝達介紹新AI軟體與服務》,很事實,偏專業財經 Business Insider:Nvidia's Jensen Huang breaks down 'CEO math'《輝達黃仁勳解析執行長數學》,切在財經與大眾之間,是這家的風格 Fox Business:NVIDIA’s Jensen Huang promises new computing age led by Taiwanese tech《輝達黃仁勳應允由台灣科技公司引領的新運算世紀》,最大眾,但我最喜歡,因為大打台灣品牌,就是讚! *本文獲「浩爾譯世界」授權轉載,原文:跟上大輝達時代的商用英文、CEO數學、外媒,還有一些理性與感性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6.05
焦點 解讀賴清德新內閣,為何在美中台大框架下,這是最理想配置? 4月10日,三件發生在台灣、中國、美國的政治動態,看似巧合,但都透露清楚訊息:台海間暗潮洶湧。 這天,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公布首波內閣名單,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擬再次「斜槓」擔任國防部長,引起熱議。同一天,中國人民大會堂二度馬習會,美國華府則上演美、日、菲三方峰會。 新內閣會如何組成雖然是台灣自己的事,但台灣身居美中兩大強權競合中心,美中台大框架的互動,無可避免會反映在國防、外交、國安方面的人事。在台灣籌組新政府之際,中美兩大強權沒有停下,也在近期頻頻出招。 此刻,中國想要的,是藉由對的傳聲筒向新政府喊話,再次畫下紅線在哪。這帶來了第一個場景——馬習二次會面。 關鍵場景一:二度馬習會北京要強調它的「紅蘿蔔」值得信任 馬習二會的資訊一路保密到家,最終恰巧就決定在台灣首波內閣公布後舉行。雙方發表的談話內容沒有太多意外,主軸都是恪守一中反對台獨,倒是有兩個畫面耐人尋思。 其一是中方以高規格禮遇卸任的馬英九,會面選在人民大會堂的「東大廳」舉辦,這是歷來中國國家主席會晤其他國家元首常用的場地,並非外界先前預測可能有矮化之嫌的福建廳或台灣廳。 其二是當馬英九談及「九二共識」並疑似脫稿開講一中各表時,現場記者突然被請離場。顯然習近平雖然禮遇馬,但話語權仍牢牢掌握在中國一方。 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對CNN表示,「北京是藉馬習二會強調它的『紅蘿蔔』值得信任」,但也藉此對台灣的新政府施壓——和平交流依舊是選項,前提是至少要有「馬英九等級」的承認一中(但沒有各表),而如果越線,只會有和平交流相反的結果。這代表新內閣的對中團隊,只能謹慎不宜強碰。 第二個場景,是美國搭建的。美國時間10日上午,美、日、菲三方首次峰會在華府舉行。日本和菲律賓是美國在亞太最重要,且具有正式軍事同盟條約的夥伴。 關鍵場景二:拜登和岸田文雄會面美日結盟護台? 菲律賓總統馬可仕上任以來,中菲雙方在南海的衝突加劇。就在本月初,中國海警再度進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南海鱟藤礁(Rozul Reef),阻礙菲律賓漁船。該片海域富藏油田,且水深淺適合開採,使雙方都不願退讓。 日本為了應對中國和北韓的威脅,則是想積極強化國防力量,並貫徹2015年的安保法案精神(註:允許自衛隊支援盟國)。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望月(Mike Mochizuki)指出,日本的軍事能力正經歷二戰後最顯著的提升,「這是巨大的飛躍,而這場峰會某種程度上是在慶祝這個轉變」。 美國很清楚它的盟友需要什麼,它積極拉攏這兩個第一島鏈上最重要的前二國家,也是為了對中國釋放訊號:美國在亞太的威懾力依舊穩健,不要在台灣政府換屆之際大動干戈。美、日元首也在峰會上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在上述背景下,台灣未來國安的掌舵者們,必須格外謹慎,並熟稔美中的算盤,賴清德政府恐沒有走錯一步的餘地。 關鍵場景三:賴清德公布新內閣對美關係仍是重中之重 在這樣的框架下,回頭看台灣的新內閣人事,來看顧立雄以黑馬之姿接任國防部長,顯得不那麼意外。 顧立雄以雷厲風行的風格聞名,過去在沒有金融、國安背景下,接連擔任金管會主委及國安會秘書長,大刀推動改革,兩份要職都做得有聲有色。 尤其是他過去幾年曾主導義務役恢復一年制、兵役訓練實戰化、成立無人機國家隊等重大國防改革,而且關鍵在於,這些改革都是美國樂見的方向,過去卻因國軍守舊思維而難以推動。所以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拜會民進黨人士,談及國防外交時,直接點名顧立雄是國防部長的好人選。 另一塊重要拼圖,是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回鍋國安會秘書長。吳在2018年美中競爭大戲開幕時接任外長,一做就是六年,歷經三位閣揆仍然坐穩大位相當罕見,帶領台美關係走向史上最緊密。 去年2月,顧立雄與吳釗燮赴美國華府會見時任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等重量級官員,打破1979年以來台灣外長禁止進入華府區域的慣例,可見美方也對顧、吳高度肯定。 吳釗燮作為民進黨最信任的外交一把手,此時接任國安會秘書長這個總統最重要的國安智囊,意味台美關係上升到國安層次,必須由最懂美國胃口的人出馬。 而外交部長一職,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接任。林並非外交背景出身,與顧立雄類似,也是民進黨的「斜槓工具人」,曾歷任交通部長和台中市長,現在也兼任無任所大使,負責新南向產業政策。他的角色,將更傾向於連結國內人脈以及協調府院。 而前駐美代表、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預料會是外交政策的核心決策者,以及對美溝通的關鍵人物。蕭美琴擔任駐美代表期間表現深受肯定,曾被紐約時報評為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一對內、一對外的安排,可以保護蕭美琴免受國內政治紛擾,林佳龍也可補足外交部門過往欠缺對內溝通的問題,也凸顯台美關係的重要性,足以動用兩大戰將應戰。 上述的安排,可看出對美關係仍是重中之重,有利於調和台灣的國防外交政策與國際趨勢以及美國主導的框架一致,以最大化台灣自保能力。 對中國方面,陸委會主委將由海基會秘書長邱垂正接任。邱垂正出身學界,曾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長達七年,被認為是溫和的「知中派」,反應賴政府想要走穩健、務實路線,減少觸怒中國的可能性。 加上留任的國安局長蔡明諺,新內閣的國防外交國安人馬看似「蔡規賴隨」,但若從美中台大框架的角度看,這可能是因應這個敏感時刻的理想配置。 新內閣國防外交國安人事,對美對中都小心布局 職位 人選 角色 目的 國防部長 顧立雄 加速國防改革。 因應美國加強亞太佈局及對中防線。 國安會秘書長 吳釗燮 總統智囊,強化台美關係。 外交部長 林佳龍 搭配副總統蕭美琴,處理對美關係也強化對國內溝通。 因應中國強勢及敏感美中台關係謹慎應對。 陸委會 邱垂正 溫和穩健路線。 核稿人:劉佩修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