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長輩不懂的玩意」讓他走遍世界,褚士瑩:你看見的問題,都可能成為一份工作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褚士瑩的21個人生提案》 {DS_BOX_38316... 2024.10.04
職場 你與張忠謀的距離:相差13倍的閱讀時間 身為一個台灣男性,我常常覺得有種羞恥感,因為大部分的台灣男人,都是離開學校就很少讀書的。 當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無論性別,勉強買了一本好書放在床頭,卻一年也看不到十幾頁,這樣的大人還是很多的。 最不堪的,莫過於堅持股票操盤必勝指南、汽車圖鑑、泳裝美女寫真集、如何成為網路行銷高手也是書,堅持自己是讀書人的那種。因為「資訊不等於知識」這個道理,不懂得享受讀書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我喜歡去台北市徐州路一家叫做「貓下去」的餐廳(編按:「貓下去」已遷址至敦化北路),除了因為這些廚子都是很有想法、也很能夠在理想和商業操作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年輕人之外,另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餐廳的書架上,總是有幾本魚的圖鑑,當天進貨現撈的魚,整個餐館從服務生到廚師,都會仔細地讀今天這種魚的各種特性,以及對於料理的建議,所以客人可以除了「今天的魚很新鮮」之外,得到更豐富的知識,讓吃的樂趣,跟「獲得新知」的樂趣相得益彰,時常我會一面吃,一面拿起圖鑑,津津有味對照學習。 幾年前作家龍應台去成功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致詞,她強調畢業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自主性學習的起點」。實際上,對我來說,學習最美好的滋味,確實就是在不用考試之後才開始的,一直到現在,只要在學期中我正好回到台灣時,遇到星期天,我還是會回台大去參加學弟妹舉辦的讀書會,因為那種對世界好奇,求知的美好滋味,已經變成了我的第二直覺。 我記得在報紙上看到一項調查指出,就算8成的台灣人都認為讀書很重要,卻有450萬台灣人不看書,每周讀書的時間只剩2.72小時,平均每天只花23分鐘看書。同一篇文章裡面提到,被年輕人視為偶像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每天花5小時讀書。所以「5小時」和「23分鐘」,或許就是平凡者與創業家的差別。這還是至少3年多前的數字,想必現在的人,每天讀不用考、不實用的書,恐怕比23分鐘更少了。 秋天剛開學的第一個周末,我跟一個在美國波士頓地區衛斯理大學的教授朋友Elkins吃飯,問她今年的新學生素質如何,這位已經在這間著名的女校任教20多年的教授,非常感慨地說:「我很驚訝,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有多麼少!」 現在剛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基本上從懂事開始,就過著有網路的生活,所以照理來說,她們的知識應該是比任何一代都要豐富才對,但事實是,她們比任何一代的衛斯理高材生,知道得更少。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她們對什麼都很好奇,也很有想學習的興趣,只是她們幾乎從小到大,沒有從頭到尾讀過一本書,對於各種話題,都能夠說上一兩句,再多就不知道了。」Elkins教授說,「所以當我開出書單,她們發現這個學期要讀6本書的時候,都露出非常惶恐的表情。」一兩句,剛好是推特或是臉書一則朝生暮死的訊息的長度。 「我們從小讀書都知道,書不用每一頁都花同樣的時間去閱讀,有些值得慢慢推敲,有些則可以快快掃過,但是我這些網路時代中長大的新學生們,顯然不知道如何調整閱讀的速度。」 台灣出版界的大哥郝明義,在《越讀者》中形容那些不知如何利用「網路」與「書」享用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與機會的人為「第三類文盲」,提醒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識字、上網,讀過大學就沒事了,因為當人類文明越高,更該在意自己閱讀的究竟是人類智慧的菁華,或是渣滓。但當我們習慣了拿著手機上網,花同樣的時間與專注力,看臉書上的朋友抱怨辦公室樓層的廁所馬桶內緣有疑似主管的大便痕跡,跟去了解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基因改造種子改變全世界的農業未來,重要與不重要的資訊與知識統統混雜在一起,長此以往,要再拿起一本2、300頁不算實用也不用考試的好書來完整讀一遍,就變成艱鉅的挑戰。 我從學生時代開始背著背包四處旅行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對於閱讀,我也有著同樣的好奇心,只讀有用的書,就像只去喜歡的地方旅行,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狹小,閱讀的成本相較之下比旅行低得多,所以更可以奢侈地無限擴展知識的廣度,認識各種看起來或有用,或沒用的知識。 就像我發現,很多在旅行中帶給我最大的驚喜跟觀念的衝擊的地方,竟然是原本甚至沒有想要前去旅行的地方;在閱讀的旅行中,我也越來越認識那些有趣但是無用的知識,閱讀後卻往往幫助我觸類旁通,可以從完全不同的角度,海闊天空地來看待我的專業,將我從專業領域的禁錮中釋放出來,借助知識再生的力量,讓我更接近自由思考。 畫家一年不作畫,鋼琴家一年不彈奏,老虎伍茲一年不打高爾夫球,恐怕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回復到原本的水準,一個一年忘了閱讀的人,就快速向著第三類文盲的方向奔去,不需要幾年,就會完全失去了閱讀的能力,成為那個成天坐在電視機前面,拿著遙控器不停轉台的糟老頭。 {DS_BOX_30884} 責任編輯:李頤欣 ... 2021.07.20
職場 客人茶杯空了,不能「急著斟滿」?50歲後,從一杯熱茶,學管理人生 前面提到我在高老師的野放茶園茶房喝茶的時候,注意到他泡茶的節奏很慢,因為要從溪裡去提水,水煮開了要降溫,降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泡茶,倒進茶杯裡面,還要進一步再降溫才喝,茶杯空了,也不會馬上續上下一杯。所以每兩個動作發生之間,都出現了很多空隙。 一開始,我注意自己身為客人,對這個空隙有些不安,還會找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來聊,但是幾回之後,這些無關緊要的話也說完了,就又看到更多的空隙。 高老師這時候,打起哈欠來了。我應該不斷地去填補這些空隙,沒話找話,顯得自己很蠢嗎?還是我應該沉靜下來,享受這個空隙?就在我決定接受這些斷裂的空隙時,高老師好像看進了我的心一樣,他說:「我泡茶喜歡慢。為的是讓茶與人彼此留白、對話。」 「只要留白,茶就會跟你說話。」高老師為我斟了另一杯茶。「野放的茶很耐泡。我們會從低溫開始,慢慢泡到高溫,即使冷了也很好喝。唯有慢下來,願意花足夠的時間,細膩的質感才會呈現。」 高老師打開骨瓷的茶壺,讓我看我們喝了兩輪的茶葉:「你看,我們喝了兩輪,茶葉都還沒有完全舒展開呢!」 確實,一般市面上的茶葉,用高溫的熱水一沖,葉片很快就會膨脹打開,泡了兩次,茶葉細嫩的部分就會被煮爛了般,進入茶湯當中,進到嘴裡,變成讓人覺得不快的茶渣,過濃的茶湯也會開始出現澀味。然後我們就會換茶葉。 低溫泡茶,這個問題就消失了,但是要有耐心。高老師說,為了求快,用高熱的水泡茶,茶就只是一個生活飲品;但是為了想喝乾淨的茶,用低溫的水去泡,茶就成了奢侈品。 我用熟悉的咖啡去聯想,這也是三合一即溶咖啡,和手沖咖啡的巨大區別。當我不懂咖啡的時候,咖啡不但要加糖加奶,最好調入榛果糖漿、香草糖漿,複雜的味道才會讓我感受到咖啡的豐富。但隨著進入咖啡的世界愈深,我喜歡的咖啡就變得愈簡單、愈純粹,我變得只想喝乾淨的咖啡。 也難怪高老師說人在「衣食無憂之後,才會想喝乾淨的茶」,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對於有興趣的人事物,我們似乎也時常犯同樣的錯誤,熱水快沖,大火快炒,很快就熟了,熟到爛了,覺得沒滋味了,轉移換下一個目標,但是同樣的問題,只會一再發生。然後我們告訴自己:「世界就是這樣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我意識到高老師說的,已經不只是願意花時間,願意慢下來,他已經更進一步在說「留白」的重要。填滿很容易,但是留白很難。填滿只需要直覺,但是留白卻需要學習。用滾燙的熱水填滿茶壺很容易,用低溫的水留白很難。一天把時間填滿很容易,但留白很難。填滿話語的空隙很容易,用沉默留白很難。填滿兩個人之間的空隙很容易,用距離留白很難。 我突然覺得安心,一直到茶席結束,我幾乎就不再找話說了,只是專心地感受偶爾出現在面前的茶如此乾淨。茶在舌尖跳舞,香氣一直在變化,剛入口的時候,有一股蜜香,蜜香的背後是花香,花香的背後是果香,果香的背後是焦糖香,焦糖的背後是相思木的焙火香。我慢慢忘記了我在喝「很貴的茶」,只注意到我在喝「很乾淨的茶」「很用心做出來的茶」。因為不再去想野放茶的價值、價格,心就自然而然靜下來,變得很舒服,念頭慢慢止息,令人不由自主閉上眼睛,不想說話,到後來彷彿在靜心,而不是在喝茶。 然後,那個讓人安適的空白出現了。我好像回到埃及西奈半島一望無際的沙漠中,靜靜在紅海邊躺著,我的四肢無限伸展,溫暖卻不濕熱,乾燥卻不口渴。我的這一杯茶,跟下一杯茶之間,沒有插科打諢、吃餅乾嗑瓜子的干擾。我的前一個想法跟下一個想法之間,和兩個一起排隊的芬蘭人一樣,保持著190公分的距離。 留白是一件糟糕的事? 我能夠留白,是刻意拋棄所知所學,「反向學習」(unlearn)的結果。 始作俑者,應該是小時候台灣曾經流行過一首很熱鬧的歌,城市少女二人組唱紅的,歌名叫做〈年輕不要留白〉。當時小小的腦袋裡,因此灌輸了一個深刻的觀念:「留白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於是我每天努力要讓自己過著「充實」的生活。「零碎之光陰,足以成大事」成了我那段時間的座右銘,一天當三天用,一個月要做別人一年的事情,忙著上學、忙著旅行、忙著打工、忙著交很多朋友、忙著寫很多小說、忙著讀很多書、忙著玩很多電玩、忙著長高,忙著做一些很帥的事。 那種「年輕不要留白」的偏執,終於在有一天,就像倉鼠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用跑滾輪一樣,停了下來。我停下來,等了一會兒,發現陽光沒有催我趕快,年輕歲月也沒有無奈。然後我又看了看,才發現以為關著的籠子,其實門原來一直是開的,然後我就收了一個小背包,拿著護照走出去了。 接下來,我成為旅行者。有些人叫我地球人,有些人開始稱呼我為世界公民。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是,我其實並不是為了要做得更多。走下滾輪,走出籠子,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愈來愈少了。 到了現在,我告訴我的經紀人,我的行程表只有一個要求:每天只能安排兩件事,可以更少,但是不能更多。特意為每一個行動,跟下一個行動之間留下足夠的空隙,教會我覺察每一個當下,而不是想著下一步我要去哪裡、做什麼。 倉鼠走出籠子以後,發現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我必須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且每個思索過的答案,都可以是對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像Google的平台,搜尋的結果,正因為答案與答案之間有足夠的差異性,我才能真正了解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而且都可以是對的。 {DS_BOX_28762} 責任編輯:李頤欣 ... 2020.10.08
職場 真正的休息,不是睡覺、也不是什麼都不做!4步驟找到身體安定感 我身體裡面,住了很多陌生人。其中一個,叫做「勤奮」。 老實說,我實在非常厭倦勤奮。從小看名人的自傳,發現成功人士總是出奇地睡得少。他們不斷地強調自己每天只睡4小時,這對於從小就貪睡又懶惰的我來說,實在是個壞消息。從小懶散的我被師長洗腦,開始把懶散當成敵人,而「休息」根本就是懶散的同義詞。「想要成功,就不能休息!」似乎成了人生的潛規則。 這可能是為什麼我特別欣賞一行禪師,他是我們這個時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作家、詩人、學者暨和平主義者,也是入世佛教的主要提倡者。曾經有佛教僧侶在他參訪以後,問一行禪師對於寺院管理有什麼建議,原本大家等著大師說出智慧箴言或是讚美的話,結果他卻一開口讓所有人跌破眼鏡:「你們為什麼都天還沒亮就起來念經,睡飽起來再念不是比較好嗎?」 一行禪師倡導的中心思想,就是「靜觀」(mindfulness),表面上什麼都沒做,但是靜觀作為一種休息,既不是等待,也不是安靜不動,而是積極地觀察事物的根本。也只有回到事物的根本去觀察時,才能掌握生命細微而持續的變化,在這過程中,身心得到了真正的休息。 「靜觀」正是科普作家、英國BBC廣播公司主持人克勞蒂亞.哈蒙德,在《休息的藝術》(The Art of Rest)這本書裡描述的第一種休息。這本書列舉的十種休息,來自於一項有史以來針對休息所進行的規模最大之全球性調查,對象包括了來自一個35個城市的1萬8千人所做的「休息測試」(The Rest Test)結果,定義出真正的「休息」,並非「睡覺」或「什麼都不做」,而是讓我們能夠帶領自己進入一個舒適的放鬆狀態,讓身體可以得到真正的安靜閒適。 「思考」與「解決問題」 我曾經問一位來參加思考課的老師,她心目中的「思考」是什麼?因為我注意到,她上課時總是一心多用,一下子接電話,一下子回覆email,非常忙碌。但是當我問她:「妳這樣能思考嗎?」她卻信心滿滿地說:「當然可以。」 「思考就是解決一個問題,問題是可以控制的。」她回答說。「我們什麼時候會用『解決』來形容一件事?通常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問。「通常是壞事。」「我們什麼時候會用『問題』來形容一件事?通常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又問。「問題?當然是壞事。」「所以妳有沒有發現,妳把『思考』當作面對『壞事』的武器?」我說,「遇到好事不需要思考,遇到壞事才需要思考。」 這位強調「務實」的老師犯了一個大人常見的錯誤,就是將「思考」跟「解決問題」混為一談。 「那思考是什麼呢?」這位老師疑惑地問我。「今天下課以後,妳回去問妳的孩子,說不定他能夠告訴妳。」 當天晚上,這位老師傳來信息,她說她真的回家問了兒子,她年幼的兒子回答:「思考就是腦子裡在想一個問題,而不想別的。」我們都很喜歡他的答案。實際上,這個孩子指出了「靜觀」4個核心裡的第一個核心:專注。 專注(concentration) 靜觀是把專注力放在當下的訓練,在靜觀的過程中,我們會留意當下的感覺,包括觸感、聲音、思想或情感等等。例如COVID-19疫情緊張的時候,我們出門都會戴著口罩,戴口罩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我們留意到自己原本沒有注意過的呼吸。 靜觀的第一個方向,確實就是專注呼吸。有一位瑜伽老師跟我分享他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專注的方法,就是深呼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分成30口氣吐出來,當數到30,等這口氣完全吐出來的時候,也為自己調整到專注的狀態。 讓自己進入專注的方法很多,不管你使用什麼方法,最重要的是,我們透過呼吸達到的專注狀態,會讓我們不加批判(non-judgmentally)地留意當下的狀況,也就是不試圖改變現狀,只是單純地觀察,訓練自己一次專心地觀察一件事物。 專注,是幫助我們進入思考的門,外面的世界是否吵雜,在我們專注後,就關上了門,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覺察(awareness) 你有沒有發現自從COVID-19之後,我們對於自己的狀態跟外面的世界,變得特別有覺察力?我是不是快要感冒了?原來每天下午,我的體溫都會有點發燒啊?我能夠聞到這朵花的味道嗎?糟糕,我的味覺有沒有消失?我們搭捷運,或到商店去購物,口罩後面的那張臉,是在微笑吧?那個老伯伯看到我迎面而來,身體微微地閃避,透露著恐懼…… 當我們習慣仔細地觀察外在的事物時,就可以運用這項能力,觀察自己內部的思考跟情緒變化的過程。口罩後面的我們,感受到自己受到保護,覺得安心,覺得自己某種程度上,像是擁有一種隱形的超能力,在靜觀過程中,我們會專注留意自己各種感覺的特質,像是範圍、像是韻律。 我們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如何伴隨著身體反應,比如我們開始注意到憤怒的時候,太陽穴會感受到脈搏的跳動。如果我們慣於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態,就漸漸能透過身體的信號,注意到情緒生成和消失的過程。 靜觀之所以能促進自我理解,是因為當我們把專注力集中去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態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inner workings)以及情緒的本質,會有更透澈的了解,就像注視著虹吸式咖啡壺如何烹煮咖啡的過程一樣透明。我們甚至能夠開始仔細而精確地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還有自己感受的轉變,這可能是我們過去做不到的。 轉變觀點(perspective shift) 當理解到心理現象的本質時,自由就隨之而生。例如原本將「思考」跟「解決問題」混為一談的老師,就會開始問自己,「思考」跟「解決問題」到底有什麼不同?很快地,她就會發現,解決問題,表示我需要用行動去「做」(doing)一些什麼;但是如果我透過思考,只需要去覺察自己的「存有」(being),即使什麼都不做,問題也會變小,甚至不見。 比如說,一個父母面對著因為得不到芒果冰沙而哭鬧不休的孩子,如果要「解決問題」,那就必須去做點什麼,比如買給他(但是心痛)、道德勸說(「寶貝啊,一杯160元真的很貴哪!」)、斥喝(「混蛋!你以為我是印鈔機嗎?等你自己會賺錢再買!」),甚至一拳揍下去,都必須行動。而行動,無論有沒有效,都意味著「衝突」。 但是我們也能選擇把專注力放在事件的不同面向。例如可以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哭鬧只是在發洩情緒而已,發洩完就沒事了。既然知道孩子在發洩,我什麼都不用做,也沒有令人困擾的地方,因為我「接受」了另一個觀點,哭鬧就不用去解決了,看不下的人自己去買160元的芒果冰沙給他喝吧!總之這事跟我無關了。 「靜觀」能幫助我們看到本質,給予這種轉變觀點的能力,也輕易看到「思考」跟「解決問題」的本質區別。 中性(neutralization) 靜觀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對當下全然覺察的心理狀態。在靜觀的狀態中,我們學會接納當下,無論心中的念頭或情緒的悲喜、正面或負面的想法,我們都能以平常心待之。對很多都市人而言,這種狀態相當陌生,例如在社會盲目鼓吹「正面思考」時,每當感到傷心、悔疚便會如臨大敵,恨不得將這些情緒通通即刻槍決埋葬。 對於生活在鄉村的人,卻不會有這種問題。一個靠天吃飯的農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大自然是慷慨的,卻也是極為殘忍的,沒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種天真的因果關係,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的,也肯定沒種過地。這種「正面思考」的話一定是都市人說出來的,不懂得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 認識了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的,往往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對情緒的反應,那麼情緒就能夠被「中性」地理解。 {DS_BOX_28762} 責任編輯:李頤欣 ... 2020.10.23
職場 老闆對基層員工特別好,對中階主管就不太客氣...一個故事看懂:這其實很科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公司老闆對基層員工的態度總是特別好,就算員工犯了錯,老闆也是和風細雨。但是老闆對自己的副手和中層主管就沒那麼客氣了,有時候還會隨時提防著。這是為什麼呢? 一、三姬分金 為了能夠簡單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一部動畫片《天行九歌》中的橋段<三姬分金>說起。 在這個橋段中,韓非子去找大將軍姬無夜籌措軍餉,發現大帳之中除了將軍外,還有三名美女在玩搶金幣的遊戲。韓非子對三位美女說,我們不妨玩得更有趣一些。新的遊戲規則是: 1.抽籤決定三個人的順序A、B、C,按照順序進行分金幣的提議。 2.如果提議未能獲得全體人員半數以上(不包括半數)通過,提議人被處死, 由下一個人提議。 3.如果提議獲得全體人員半數以上通過,按該提議分金幣,遊戲結束。 在這個遊戲規則下,抽到第一名提議的美女非常恐慌,因為她覺得後面兩個人為了拿更多的金幣,必然會否定自己的提議,然後殺死自己。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二、博弈策略 為了使用賽局理論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做出幾點假設: 1.美女都是聰明的,知道自己的決策會導致什麼結果。 2.美女都是理性的,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3.美女都是邪惡的,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盡量多殺人。在這樣的假設下,我們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1.首先假設A已經被殺了,只剩下B和C兩個人,此時無論B提出什麼建議,C都可以反對,這樣提議沒有獲得半數以上支持,B被殺死。C不但可以拿到全部金幣,還殺掉了兩個人,C獲得利益最大。 2.B知道以上結果,所以B的策略是絕對不能讓A死掉,轉而支持A 的一切提議。 3.A知道以上結果,有B的支持,A自己也支持自己,所以A的任何提議都會通過,因此A的提議是A100,B0,C0。此時C反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最終A拿到了全部的金幣,B和C什麼都拿不到。我們可以使用框圖來表示這個過程。 若只剩下B和C,C會否定B的任何提議,B死,C100。 B知道以上結果,從而不能讓A死,支持A的任何提議。 A知道以上結果,從而提議A100,B0,C0。來源:時報出版 提供 三、四個人玩,結果如何?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四個人玩這個遊戲,結果又是如何呢?如果大將軍姬無夜M,也要玩這個遊戲,並且M第一個提議,他會知道以上結果。他知道如果自己死掉,A會分走全部的金幣,而B和C什麼都拿不到。而且,四個人要有超過半數同意自己,至少需要三個人支援,除了自己之外,他還需要拉攏兩個人。 顯然拉攏B和C更好,因為如果自己死掉,B和C什麼都拿不到,於是只要M給B和C每人一枚金幣,自己拿98個,B和C就一定支持自己,此時A反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M的提議會是M98,A0,B1,C1。用框圖表示如下: 若只剩下B和C,C會否定B的任何提議,B死,C100。 B知道以上結果,從而不能讓A死,支持A的任何提議。 A知道以上結果,從而提議A100,B0,C0。 M知道以上結果,要拉攏B和C,從而提議M98,A0,B1,C1。來源:時報出版 提供 有人可能會想,A、B、C為什麼不聯合起來把M殺掉,約定殺掉之後,她們每人拿33枚金幣?的確,她們可以這樣做,但是當M被殺掉後就面臨一個問題:A會不會反悔呢?假如M死了,A反悔,提議自己拿100枚,B和C還是什麼也拿不到。 當然,B和C此時也可以聯合起來把反悔的A殺掉,約定每人拿 50枚金幣。但是如果A死了,C又會不會反悔呢?如果C反悔了,B一定會死。 因為每個人都是理性的,又是邪惡的,不會相信其他人的承諾,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M的分配關係還是會通過。 四、現實生活中的博弈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M就像是一個大公司的老闆,具有先手優勢,因此可以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B和C屬於基層員工,他們比較安全,但是收益很少。不過M特別喜歡拉攏B和C,就好像很多公司老闆都對基層員工特別照顧,總是施以小恩小惠一樣,因為他們是最好拉攏的。 但是A的位置很尷尬,既沒有先手優勢,也不屬於大老闆拉攏的物件,要獲得最大利益,就必須殺掉M,自己成為先手,所以歷史上臣弑君、君殺臣的現象屢見不鮮。 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例如美國做為世界老大,總是聯合一些三四流國家整老二。當年的蘇聯是老二,美國透過意識形態把蘇聯搞垮了;後來日本是老二,廣場協議把日本搞殘了;再來俄羅斯愈來愈厲害,透過石油就把俄羅斯搞廢了;現在中國是老二,美國又透過貿易戰開始搞中國。因為他擔心老二總想取代自己的位置。 賽局理論是一種數學結論,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成立。現實生活遠遠比模型要複雜,所以請不要把數學結論死套在生活中,也不要用生活中的個別案例來否定數學。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葛林 {DS_BOX_24451} ... 2019.05.18
生活 她聽不懂中文台語,布袋戲卻一學6年!這是一個法國女孩,把布袋戲帶回家鄉的「掌中夢」 13世紀中期,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和叔叔輾轉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帝國,甚至謁見了元世祖忽必烈,據說還做了幾年官。這不免讓人好奇,究竟一個人身上要具備怎樣的特質,才算擁有冒險家的膽魄,敢獨自前往語言不通的遙遠國度生活?13年前,也有一個法國女孩單槍匹馬來到台灣,根本聽不懂中文和台語,卻睜著一雙大眼睛說她要學布袋戲! 女孩不玩洋娃娃 法國女孩叫做Lucie。她長得很甜,個性卻很男孩子氣,「我的童年非常快樂,和4個兄弟姊妹一起長大。我父母都教文學,常常帶我們上電影院、圖書館和劇院,所以我從小就浸淫在藝術氛圍裡。我其實沒有特別喜歡木偶,也不玩洋娃娃。我喜歡畫畫和蓋東西,因為我上面有2個年齡相近的哥哥,所以小時候多半跟男生一起玩。我喜歡爬樹,用木箱跟樹枝蓋小屋,也很愛遙控車。也喜歡音樂,我9歲開始學小提琴。」 大學時期她搬到倫敦念劇場設計,畢業後當了3年劇場設計師。2004年,她因緣際會第一次接觸了偶戲,「有一位德國朋友要我陪她去The Little Angel Theater幫忙,那是倫敦很知名的偶戲劇場。我本來不是很想去,但她說劇團急需人手,反正我喜歡畫畫跟手作,就隨她去了。當時劇團在做《愛麗絲夢遊仙境》作者Lewis Carroll的戲,我待在那裡幫忙製作舞台和戲偶,看見一個嶄新的舞台世界。我發現原來一個操偶師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我對偶戲一見鍾情,我想學!」 不玩洋娃娃的女孩開始研究偶戲,「我想學真正的偶戲,不只是戲偶製作或表演方式,而是木偶背後的傳統文化底蘊。」約莫1年後,她遇到一名認識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家族友人的女士,願意居中牽線,讓她來台灣學藝。就這樣,2006年,26歲的Lucie飄洋過海來到亞洲。 露西東遊記 女兒要去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小島,學聽都沒聽過的布袋戲,家人難道沒有反對嗎? Lucie笑說她自己不怕離鄉背井,反而對未知的一切充滿疑惑和好奇,「起初我爸媽有一點吃驚,而且不太能理解。畢竟我當時畢業沒多久,劇場設計學費不貲,我好不容易可以開始工作賺錢自力更生。我跟他們說,這是一生一次的機會!還跟他們保證只會去半年,如果發生什麼事或結果不如預期,就會回家面對現實。哪曉得,我在台灣待了將近6年,最後還嫁了一個美國人,後來又去德州待了4年才回到法國。」 介紹她來台灣的女士,因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結識資深電影人褚明仁。抵台後,Lucie在褚明仁引介下,結識了李天祿老師的次子李傳燦一家人,搬到三芝住了10個月。「我剛到台灣的時候完全不會說中文,但有去淡江大學上了幾個月的課。每次得花2個小時通勤,下課趕回三芝,做完作業晚上再學布袋戲。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但布袋戲真的好迷人,我對什麼都感興趣!」 儘管語言不通,Lucie卻很快適應台灣的生活,「在這裡一切都跟我熟悉的環境不一樣,但每個人都好慷慨,竭誠歡迎我,把我當作家人,我很快就融入大家了。而且,在三芝的生活真美好,離海好近,偶爾還可以落跑躲進陽明山美麗的山林中。我還學會騎摩托車,常常跑到海邊吃好料。」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10個月的「體驗營」過後,Lucie 決定留在台灣更深入地學習布袋戲。她搬到台北,被引介到李天祿長子陳錫煌門下。當時她一邊到大稻埕跟陳錫煌學布袋戲,一邊到羅斌(Robin Ruizendaal)的「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打工,協助英語導覽、縫紉、彩繪跟演出;同時一邊在天母的台北歐洲學校兼課,也當小提琴家教。 陳錫煌觀察了一陣子,確認她真的有心想學,才首肯願意收這個金髮碧眼的法國女生為徒。Lucie和其他操偶師進行了傳統的拜師儀式:先焚香禮拜戲園之神「田都元帥」,向神明和師父行三跪九叩大禮,最後還要燒金紙。從此,她有了正式的「師父」(Saihu)。「我們西方人對『師父』都有一種特別的想像。所謂拜師,其實也有點被領養的意味,當師父決定收你為徒,等於把你視如己出;我就像師父的女兒,其他門徒就像兄弟姊妹。」 「師父從不藏私,總是不厭其煩地為我示範。」學藝過程中,她也深刻體認到東西文化的不同,「在西方總是有許多競爭,你必須放大自我,幹掉別人才能獲得工作。但在這裡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彼此學習,別人幫我刻木偶,我就幫他縫戲服,即使我們來自不同劇團。這跟我在西方劇場工作的經驗非常不同,我覺得很快樂。」 八紘寰宇,匯集一藝 對 Lucie 來說,布袋戲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匯集各種藝術於一身。戲台和戲偶處處體現出雕刻、刺繡和彩繪等細膩繁複的手工之美;後場音樂和表演者唸詞說書的功力則得相輔相成;劇目信手拈來便是歷史典故,經常能一探文學之美。「布袋戲真的是一種多工的綜合藝術,這一點和西方也很不一樣,在西方你很難想像要練到樣樣精通。但藝師真的相信你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也是為什麼大師通常都有點年紀。」 語言,是她最難克服的一環,「我已經非常認真學中文跟台語了,但是好像沒有足夠的腦容量裝得進兩種新語言。我覺得最簡單的是縫紉跟刺繡,因為我在英國有製作戲服的經驗,彩繪臉譜也很好上手。至於雕刻,必須要很精準,我割到手好幾次。我最喜歡刻小物件,像扇子、兵器跟樂器。」 學操偶的時候,師徒兩人也培養出不用翻譯的默契。做對了,師父就用台語讚聲「對對對」;做錯了,就會叫停再次示範,指導她手指細部動作。「對我來說,學操偶跟學小提琴很像,業精於勤荒於嬉,我需要的是耐心,恆心跟練習。如果我練得夠勤,就會感覺偶的動作自然許多。不過,有些動作還是蠻難掌握,我的手指、手臂跟背都會痠痛。不過,師父對我一直很有耐心,所以我從未感到挫折。我還有好多招沒來得及學!要我花一輩子去學都可以。」 當法蘭西遇見布袋戲 Lucie還記得師父第一次讓她登台演小旦時,那種被認可的感動。「以前在台灣,觀眾看見一個阿兜仔女生演出都很驚訝,很好奇我為什麼會想學布袋戲,他們不太懂我覺得布袋戲很美很有趣的點在哪。」 2011年,Lucie在台北邂逅先生結了婚,之後搬去德州,結束在台灣將近6年的學藝生涯。她說離開台灣讓她心都碎了,「我知道我沒有很厲害,但我很感激師父賦予我布袋戲這份禮物,讓我能有布袋戲相伴過著愉快的生活。我之前曾在德州跟朋友分享我對布袋戲的熱愛,3年前我搬回法國,創立了自己的劇團。」 劇團名為「HOLD UP!」,就像舉手投降的動作,因為演出布袋戲時雙手必須保持高舉,學徒甚至要在能碰到真正的戲偶前,就先開始練習舉高手臂、伸直食指,這是布袋戲的預備位置,也是操偶的精髓。 「我的主要觀眾從幼稚園小朋友到療養院的老人都有,我會去校園、博物館、圖書館,還有劇院跟偶戲節演出,非常多元。」Lucie說,雖然法國觀眾對布袋戲很陌生,但表演的時候,人們總會被戲偶精緻的外觀和華麗的舞台吸引,對台灣也充滿好奇。「我跟著師父學布袋戲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跟我收過學費。而我報答師恩的方式,就是只要他需要我,無論是做戲服、戲偶或是演出、受訪,或是教小朋友布袋戲藉此傳承,我都非常樂意去做,我不能讓這麼美麗的藝術消失。」 還有一口氣,戲就演下去 布袋戲自19世紀中期傳入台灣,當時漳、泉、潮州以南的掌中戲藝師渡海來台演出,定居在此開班授徒,以府城、鹿港和艋舺為主要傳播地。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布袋戲也落地生根,從後場音樂到劇本都逐漸本土化。南北藝師紛紛開山立派:虎尾「五洲園」的黃海岱、大稻埕「亦宛然」的李天祿、新莊「小西園」的許天扶、西螺「新興閣」的鍾任祥、關廟「玉泉閣」的黃添泉,都是「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的一時俊彥。 2百年來,布袋戲在台灣歷經更迭,有時成為政治工具,演起武士道或反共抗俄劇;有時又大膽開創新局,好比60年代轟動全台的「劍俠戲」、70年代黃俊雄以《雲州大儒俠》帶起的全民電視布袋戲風潮。1974年,布袋戲迎來最嚴重的衰退,新聞局以「妨害農工商作息及兒童教育」與推行「國語化運動」為由,全面禁播。直到90年代,沉寂的布袋戲圈才又出現黃文擇、黃強華創造的霹靂布袋戲王國。 只是,2019年的現在,還有多少台灣人看布袋戲呢?Lucie很明白布袋戲的困境,「我想李天祿老師和師父都很清楚,布袋戲已經逐漸式微,流失了許多觀眾。早年演出布袋戲主要是為了酬神,但這種民間信仰的需求也面臨轉變。如今在台灣,多半是為了遊客或藝文活動才會搭台演出,好像布袋戲還沒真正斷氣,就已經被送進博物館等死了。在這個虛擬藝術和快速消費當道的時代,似乎已經沒有空間讓古老的傳統精神存活下去。我懂為什麼師父會感到絕望。」 「但同時,我也看到一群年輕的操偶師,蓄勢待發想用自己的方式讓布袋戲轉變,可能不是師父向來捍衛的傳統布袋戲,但或許是一條新路。某種層面上,這也是我在嘗試的,將師父傳授給我的布袋戲轉變為法國人更容易親近的形式。也許,就像毛毛蟲必須破繭才能成蝶,布袋戲也必須進化才能逃過消失的命運。只是,到時我們還能稱之為布袋戲嗎?好比霹靂布袋戲,既不需要操偶,也不再是掌中大小,也失去了原本宗教上的意涵,那還剩下什麼呢?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答案。」 但,戲總要演下去。 Lucie 掌上的戲偶可能長得金髮碧眼,說著《奧德賽》這樣的西方故事,但內裡的技藝和想傳遞的記憶,依舊根源於台灣布袋戲。人在,戲在,Lucie知道,她高舉的手不會輕易放下來。 【本文獲「美麗佳人」授權轉載,原文:法國女孩的掌中夢!露西,「我不能讓布袋戲這麼美麗的藝術消失。」,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美麗佳人》官方網站;《美麗佳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呂宇真 ... 2019.04.11
職場 台下的人其實不在意「你是誰」!千萬講師的職業級Know-How:如何用10分鐘自介抓住人心 開場技巧一:自我介紹 一天7小時的課程即將展開,上午9點整你踏上講台,然後呢?你會怎麼開場?以下有3個選項: 一、直接開始,例如:「大家好,今天教的是講師技巧培訓,因為時間非常緊湊,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段:成人學習理論……」 二、先拉關係,展現親和力,然後才開始,例如:「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老師Jeff。這門課我在貴公司已經開了3年,跟重要主管和總經理都很熟,許多同仁都上過我這門課……。今天課程的重點是:如何成為好講師……」 三、自我介紹與課程簡介,例如:「大家好,我是Jeff。我是一位職業講師,講課是我的工作,當講師超過10年的時間。除了貴公司,之前我曾經在A、B、C公司都教過課。今天的課程包含以下4個重點……」 不知道你會選哪一個?哪一個又是你經常這麼做的? 好的開場,對企業內訓極為重要,不只是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是職業講師與企業訓練課程的特殊性。 學員心中的3個問題 大部分的企業內訓課程都只有一天,也就是說,講師沒有多少跟學員建立關係的時間,必須很快就抓住學員的注意力(想想看,開始上課前,很多學員還在處理公事、回email,或吞下最後一口早餐)。而且接下來,不管學員是自願還是被指派來的、有沒有上課的動機,講師還得要求學員積極投入與配合。 有時候,台下盡是滑著手機、看著電腦的低頭族,甚至有學員很抗拒地雙手抱胸,坐在那裡對台上的老師看都不看一眼。在這種情況下,台上的你要如何破冰?怎麼快速建立信任,並與學員產生連結、順利啟動課程?別忘了,你只有10到20分鐘的時間可以做這件事,因此要極有效率又不露痕跡。 在學習開場的技巧之前,身為講師的你不妨先站在學員的立場想像一下:當企業內訓課程開始之前,學員的心裡會想什麼呢?想想看:這應該是學員們第一次看到這位講師,也可能是第一次上這門課(一般來說,企業不會重複排訓)。如果你是學員,心中想的可能是: 「這個講師是誰啊?」 「今天的課要教些什麼?」 「學這些東西對我有用嗎?」 當這些問題沒有解決時,學員在一開始時會表現得比較冰冷,現場也會沉悶而缺少動力。如果老師什麼都不做,只是自顧自地開始上課,那麼就會忽略掉這段寶貴的開場時間!開場時的每個細節動作,是職業高手與一般老師第一個重大的差別!如何在一開始就與學員建立信任、調整溫度,並為接下來的上課做好準備,對整個教學效果會有很大的影響,絕對值得有意改善教學的你好好學習!相信我,接下來的技術非常的珍貴,是所謂「職業級的Know-How」! 職業講師在開場時,通常會完成以下5件事: ●自我介紹:建立信任,說明Why me─為什麼這門課是由我來上? ●簡單破冰:互動,舉手,故事。 ●課程簡介:課程架構,時間安排,預期效益。 ●團隊動力:小組編組,團隊建立,挑選組長,遊戲規則。 ●要求承諾:課程規範,請學員承諾配合。 開場技巧一:自我介紹 學員第一次看到講師時,心裡都難免會想:「這個講師是誰啊?」「為什麼是由他來教?」「他真的有料嗎?」因此,一個簡單並能快速建立信任感的自我介紹,就是重要關鍵。一個最佳的自我介紹,並不是說明「我是誰」(這對學員而言不重要),而是要說明「我做過什麼」。 先來舉一個自我介紹的「錯誤」範例,就像這樣: 「我是憲福育創的共同創辦人,是一個講師,家住台中,有1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學歷是EMBA與資管博士班。」 上述這些「我是誰」的介紹,學員其實並不在乎,大家也不會因此而集中注意力或抬起頭。如果調整一下,以「我做過什麼」的形式開場,也許效果就會好一點: 「大家好,在開始上課前,我想請大家看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群大學教授,他們平常的工作就是教學。大家有注意到我站在台前,向他們分享教學及上台的技巧嗎?而下一張照片是在醫院,我正在指導著台上的醫師們。沒錯!教專業的人怎麼把課教好,就是我的核心工作!我曾協助上市公司的主管,指導他們學習教學的技術,讓他們可以帶好新人,做好教育訓練,也曾協助學校的教授跟醫院的醫師,幫助他們完成效果更好的課程。我是福哥,今天會是您的教學教練,將跟大家相處一整天……」 有注意到在上面這段案例中,我是如何與台下的學員建立信任、產生連結的嗎? 一個簡短有力、吸引人的自我介紹,可說是職業講師的基本配備。 我的合夥人、憲福育創共同創辦人憲哥,就有一段極為精彩、行雲流水般的自我介紹,在課程一開始就讓學生感到驚喜有趣,印象深刻。而在另外一位TEDx講者火星爺爺(許榮宏)的課堂上,我看到他問了台下幾個問題,高明地運用了舉手法,在自身經歷與學員之間建立起連結,非常有創意,效果也很好。 當然,在我看過的知名講師裡,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例如像國內最知名的財務講師——「超級數字力」課程創辦人林明樟(MJ老師),他一開始的自我介紹就只有短短20秒,也未多加著墨自己的經歷。由於公開班的學員都已認識他,即使還不認識也沒關係,因為他刻意保留了些許時間,要給學員一場大震撼,開場不久後,學員馬上就會知道MJ老師的能耐了。 上課該不該準時? 當起職業講師的這10年來,教的時間夠久,遇到的問題也夠多。我真的認為:教學過程裡的一切技巧,都是可以事先安排、刻意練習的。當然,我也同意教學可以仰賴一些天賦,但是好的教學更講究技術。這裡想先考驗一下大家1、2個在開場時很常見的問題,看看你會怎麼因應,藉此思考一些更好的可能性。 第一個問題就是,上課該不該準時? 預定09:00開始的課程,準備開始時學生卻來不到3成。這時要準時開始嗎? 就「準時開始」而言,你有2個考量的角度——從老師而言與從教學而言。 老師的角度 教學要準時開始,代表在開課前20分鐘老師就要抵達現場。提早到達現場,是職業講師的必要條件,因為有時場地或設備不見得設置完善,需要提早抵達現場,才有機會調整得更好。除了投影機與電腦的連接有時還要一些設定時間,其他像講義、教具、現場的一些條件,甚至提早與HR溝通當天的上課要求,在在都需要老師提早到現場。 09:00開始的課,表示09:00就要能夠開始上課,而不是09:00進入教室。這是從老師角度來看的「準時」開始。 回顧過去當講師的10年近千場課程,我遲到的次數是:一場!那天在新竹教課,我準時搭上高鐵,沒想到眼見快到新竹站時,高鐵竟然沒有減速停站!原來我坐上的是往台北的直達車,新竹是不停的(慘!)。到板橋後,南下的高鐵在我眼前開走,下一班要等半小時(更慘!),因此而遲到了半小時。然後最慘的是:這是我跟台積電第一次的合作!還好最後我用精彩與破紀錄的滿意度,讓台積電與我開啟了一段長期的合作;但是,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驚險啊! 一千場遲到一場,這個比率雖不夠好(最好是絕不遲到),但還可以接受。 但這並不表示,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準時開始。因為從教學的角度而言,我們期望的目標是「成效」。 教學的角度 你可以想像,如果現場學員才報到了一半,但你還是堅持09:00準時開始,然後有些學生在你開始上課後,才一個一個陸續走進教室,那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你一邊進行整天課程最重要的開場,學員卻有的已經落座、有的正在找位子、有的還在門外……;你的開場不僅一再被打斷,有時還要暫停下來安排學員的座位。更重要的是:企業內訓課程的開場是建立信任度、甚至說明課程進行方式及規則的重要時間,要是現場有超過一半的學員都沒聽到,可以預期的是:你接下來的課程,一定充滿艱難挑戰了! 所以,我總是提醒職業講師們,一定要準時(提早)到現場,但不一定要準時開場! 我的建議是:學員到場超過80%以後才正式開始你的課程。我知道,HR一定會說:「時間到了,老師,我們就不再等其他人,可以先開始了。」這時,請你溫柔而堅定地跟HR說:「因為待會開始會有很重要的說明,我建議人數到達80%才開始,這樣效果會更好,也不會因為人來人往而打斷課程的進行。」 過去的經驗,大約在10~15分鐘內,已進教室的人數就會到達80%。也就是說,開始的時間一般介於09:10~09:15。除非極少數的例外(這個後面談),否則大部分的課都只需要稍等一下,學生便大多進入教室了。這個時候才開始上課,效果絕對比準時開始更好! 但是,還是有幾個小秘訣要提醒大家: Tips 1:請HR預告開始時間 要讓教室裡的其他人知道,這個課程預定什麼時候會開始。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站起來走一走,甚至去倒杯茶,才不會枯坐在那裡。 Tips 2:不要懲罰準時到的人 老師不要碎碎唸,比如「為什麼大家都還沒到」,也不要拿還沒到的人當成議題或開玩笑,因為在現場聽到的人,都是準時到的學員!只要設定一個開始時間,一上台就跟每次開場一樣,不要談起遲到這個議題。 前面有提到,80%以上的學員都會在10~15分鐘進入教室,那……有沒有例外呢?當然凡事必有例外,我遇過颱風天,預定10:00開始的課,10:35才總算開始正式上課不說,還只到場50%。重點是:開始教課半小時後,就聽到廣播說下午停班停課。這個是很少數的例外,但總還是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責任編輯:歐陽蓉 核稿編輯:呂宇真 {DS_BOX_23883} ... 2019.02.22
焦點 廢鹽田蓋太陽光電廠惹議...台灣首度!濕地跟光電能共存?業者攜手反對學者用21年找答案 秋冬季節的嘉義布袋,是候鳥重要棲息地,廢鹽田供牠們休養生息,但也是政府積極布局的鹽田光電預定地。能源局打算利用102公頃的廢鹽田作為太陽光電廠,引來各種質疑。 光電與濕地能共存嗎?信心滿滿、相信可以藉由友善環境的工法、或是不同季節的施工、社區合作一起找到答案的天泰能源,找上不認同濕地光電,但希望用研究找到真相的林惠真團隊進行生態調查。這份研究將持續21年,將會是台灣首度系統性、全面性的鹽田光電全紀錄,見證台灣鹽田光電的環境變化。 野鳥生態豐富 反對聲中尋找共存機會 能源局盤點4314公頃國有廢棄的鹽田,扣除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與野鳥密集區後,選出102公頃光電區。在招標程序後,天泰能源拿下9區鹽田南側22公頃的範圍。除了承諾進行開工前、施工階段、到營運期至少21年的生態調查外,天泰能源更加碼包下全部9區共243公頃的生態調查,等於案場的11倍大。 這22公頃雖然不在國家重要濕地的範圍內,卻地處國際鳥盟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IBA)範圍。在鹽田光電的消息曝光後,反對聲浪不曾少過。 對此,在2017年開發面積都還未定案時,天泰董事長陳坤宏就到地方座談會上提出濕地、光電、與地方社區共存的想法。他表示,太陽能廠都設有監控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守護地方、減少被偷倒廢棄物的情況;或結合錄影、土壤和水質等環境監測,去做鳥類生態觀察,突破以往人力不足的限制。當時的說法後來也成為天泰的承諾事項。 陳坤宏以屏東光彩濕地的案例指出,當地光電板已蓋7年,下方維持魚類生態,並吸引紅冠水雉、小鷿鷉、小白鷺等留鳥類棲息,未如外界猜想因光電而毀生態。 此外,他相信不同的工法可以改善對環境的影響,曾主動提出要以澆灌取代打樁,以減少噪音;不過,這涉及已經通過的審查,無法由廠商自行決定。 對於各種質疑,他認為,多半的問題是來自不了解。天泰並沒有特別想說服誰,就是一貫的透過實際的計畫、執行、會議、與毫不逃避的態度,讓土地的關係人共同來參與。 鹽田光電真的能走出一條路嗎?這件事還沒有答案。但天泰找來強力為桃園藻礁發聲、反對鹽田光電的東海大學生科系教授林惠真,國家地理學會Global Grants得主、成功大學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以及長期研究濕地生態的成大水科技中心副主任邱郁文,3位受到各方信賴、且長期在第一線現場的研究團隊,來進行9區的生態環境監測。這個做法某種程度應證了陳坤宏這句話:「大家可以來公審、我們不迴避。」 天泰的案場為9區南側22公頃,曾因電塔興建而填土,不像鄰近鹽灘地吸引水鳥棲息。天泰能源提供。 用21年環境調查 為鹽田光電找答案 「為什麼一定要建在濕地?更何況是在鳥況還不錯的地方?」跟天泰的想法不同,林惠真一開始就直言,她不贊同鹽田光電,也曾猶豫過是否要接下天泰的生態環境調查案。「不去關心、不去參與、那麼,我就不會再更深入地了解,這無助於現況──我所不滿的現況。」 尤其在查過國際研究後,林惠真團隊發現國際間雖有濕地光電案例,但研究報告非常少,正式發表的學術文獻更是匱乏。無論是認定鳥類會害怕光電,或是相信鳥類會喜歡在光電板下生活的觀察,都缺乏長期且量化的研究基礎。5年或10年、20年,多久能回復生態功能?諸多問題都沒有答案。幾番思慮,加上天泰展現的誠意,林惠真團隊接下這項任務,至今已累積超過1年的背景資訊。 用數據取代想像 靜待時間證明 環境調查項目包括生態、水文、土壤和水質。生態部分則包括鳥類、魚蝦蟹、螺貝、浮游動物與維管束植物等。林惠真指出幾個觀察重點,特別是鳥,因為鳥的出現代表這地區生物的豐富度及食物。此外,布袋地區早期就因井水砷含量過高而引發烏腳病流行。從背景值的監測值也發現這裡砷、鎘含量偏高。 林惠真說,調查結果跟初步分析會隨著每季的報告公開,從另一個觀點看,無論有無光電,這些都是在地居民應該關心的事情。 光電板的金屬立柱會不會有重金屬溶出也是另一個重點。不過,調查團隊意外發現,天泰的光電還未架設,土壤重金屬含量就已經超標,推測早期曾被非法棄置爐碴或底渣。這案例也顯示出研究調查對釐清責任的重要性。 其它可能的影響還包括施工中的噪音、光電板遮光後藻類減少,下方水溫的變化、或是光電干擾鳥類降落的意願等等。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基礎調查共同主持人蔡鵑如解釋,這項監測調查並沒有預設濕地與光電能共生的立場,而是要清楚呈現光電帶來的影響,讓大家重新思考,是不是非要利用濕地不可。 雖然廠商承諾調查會持續21年,但林惠真坦言,20年後的狀況實在太難預料。她的期望是新能源、新技術的產生,讓光電板提早被拆下,將濕地還給自然。 天泰能源案場位置(右圖橘框區)與環境生態調查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簡報 得標後至今一年所得的鳥類調查資料。(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的部分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 布袋鹽田九區的黑面琵鷺調查情形。(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的部分範圍)圖表提供:天泰能源 ※本文獲《環境資源中心》授權轉載,原文:光電與鹽田生態共存? 擁護與反對者 共同用21年環境監測找答案 責任編輯:林舫如核稿編輯:呂宇真 ... 2019.01.12